谈谈#原生家庭#之“夫妻关系”

最近看了奇葩大会的一期节目,讲到了原生家庭问题,于是好奇,就想刨根问底看看到底是怎么一个原理。于是就读了几本关于原生家庭和家庭心理学的书。结果一看,还真是大开眼界,让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缘由和因果关系。

每个婚姻表面上是两个人的结合,但实际上却是这两位背后的两个原生家庭的结合。如此看来“门当户对”在爱情无阶级的现代则有了新的含义,就是心理层面的match,才能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包括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你在同胞手足中第几个出生,祖父祖母辈的性格等等一系列状况,都对于你的个性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你却意识不到。总的来说,你在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就渴望在婚姻生活里得到,在婚姻生活里又会重蹈自己在原生家庭的覆辙,或者完全走和当初相反的路,矫枉过正。

家庭中存在两个重要的议题,其一是成员间的疏密情况,其二是成员间对于彼此的不同点的处理方式。这两个要素对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有很大影响。下面分别介绍两者的影响。双边关系中两者中存在亲近对方和疏远对方的两个角色,一个人去追,一个人去逃,而且角色彼此有“你弱它就强”的彼此转化现象。与此同时,夫妻间的差异是另一个重要议题,有分歧存在,就要面对如何保持真我。处理分歧时,双方会采取四种态度:顺从、反叛、攻击、断绝关系。鉴于两个问题,我们就会在亲密和保持自我中徘徊。于是心理产生了“融合”和“分化”两种机制。其中融合指的是双边不敢面对彼此的不同,对双方的分歧讳莫如深,而产生表面上的其乐融融,这种状态是一种逃避。而分化则是彼此可以跳出来,用更加宏观的,更加自我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家庭分化成功的人,会重塑自己的性格,将自己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并发展个人的性格,从而达到自我和独立。

然而我们是很难维持“现在!只有!我和你!”这种专注的双边关系的,于是就发展出来最常见的三角关系。夫妻与孩子就形成了最常见的三角关系。我们不敢去赤裸裸的面对对方,就渴望有个帮手,来站在自己的阵营,这也就是为啥夫妻吵架,总拿孩子说事。而这种三角关系一点都不好,越早抽离出来越好。因为这是一种逃避的方式,和刚才讲的“融合”是一回事。大家逃避和对方敞开心灵,直面彼此心底的勇气和力量。所以很多时候,离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也许只要一次无懈可击的内心交流,你就会决定与对方结束关系了。

因为是总结性的文章,没有案例,会有不真实感存在。其实案例分析起来才是令人震撼的地方。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相关书籍。本篇来源《超越原生家庭》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原生家庭#之“夫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