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哲学——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你会不会在某个时刻,会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人生有何意义?世界从何而来?”这便是哲学的问题。2019年本着不能只读容易的书的原则,我读了罗素的《幸福之路》,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两本哲学大作硬是让我读成了心灵鸡汤。今年兴致所至突然想学一点儿哲学了。于是听了樊登读书里面所有讲哲学的书,有了一点点粗浅的认识。这个月读完了这本《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西方哲学史题材的长篇小说,这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启蒙读物,在书中讲述了一位哲学导师与14岁少女苏菲的故事,借两个人之间的接触对话以及一些奇妙的遭遇来向读者阐述一部厚重的哲学史,借由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从泰利斯(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到21世纪,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人类究竟迸发了多少奇怪却又巧妙地猜想。

一、神话世界观。

因为人们总是想为大自然的变迁寻求解释,所以在科学没有产生之前便有了神话故事来解释生命。

二、自然派哲学家

早期的希腊哲学家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变化,因此也称为自然派哲学家。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学家(泰利斯-水、安纳克西曼德、安那西梅尼斯)都相信,宇宙间有一种基本物质是所有事物的源头。

帕梅尼德斯:万物是亘古长存的,世上并没有真正的变化,感官不能使我们正确认识世界,要相信理性的思考。

赫拉克里特斯: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世上一定有一种“普遍的理性”指导大自然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我们的感官认知是可靠的。

恩培窦可里斯:大自然由四种元素——土、气、火、水组成。我们可以相信感官体验到的变化,但万事万物都是上述四个“根”分合聚散的结果,并没有真正发生改变。

安纳萨哥拉斯: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组成,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而整体存在于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中。

德谟克利特斯:原子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最小的“积木”组成,而每一块积木都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不可能被无限分割,一定有一个组成大自然的“最小单位”。

三、雅典的哲学

苏格拉底——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别人的传授。,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明辨是非者必能进退合宜。

柏拉图——回归灵魂世界的渴望

柏拉图关心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试图掌握有关个人永恒不变的“真理”。他认为感官世界只是流动的表象,只有通过理智才能领会不朽的真实。

柏拉图的理型论:在物质世界背后,必定有一个“理型的世界”,包含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完美模式。感官世界就像理型世界投出的一个影子,比如他认为世间先有了“马”的理型,才有了感官世界的马,而我们也是“人”的理型模具做出的不完美的人。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个虚构的理想国度,每一个国民,都要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各司其职以满足社会整体的需求。他把国民分为“统治者、战士、工匠”三级,但只有工匠能享受家庭生活、拥有私产,同时提出了成立公立育儿所、推展全时教育等。

亚里士多德——严谨的逻辑学家

亚里士多德在欧洲文化中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创造了很多现代科学家使用的词汇,还发明了很多科学并加以分类。

自然哲学:实在界=质料(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自然界的每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实现”的过程。

目的因: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其目的,如天空下雨是因为动物植物的需要。

人没有天生的概念:人们通过特征给事物加以分类,而人的最大特征是具有理性。

自然的层级:无生物—生物(植物—动物(禽兽—人类))—上帝。

逻辑: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推理是建立在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的。

伦理学:人的幸福源于充分发挥才能,幸福的三种途径是“黄金中庸、平衡与节制”。

政治学: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有三种政治制度是比较好的,分别是君主制、贵族政治、民主政治。

四、希腊文化

犬儒学派(安提赛尼斯、戴奥基尼斯):真正的幸福不存在于外界,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一旦得到就不会再失去,无需为生老病死和别人的痛苦担忧。

斯多葛学派(季诺):每个人都是宇宙常识的一部分,像是大宇宙的缩影。否认个人与宇宙、精神与物质之别(一元论)。

伊比鸠鲁学派(花园哲学家):人生至善之事乃是享乐。人只有自我规范、节制、平和,才能快乐;克制欲望、平和心境,方能忍受痛苦。倡导“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劝人要“离群索居”。

新柏拉图派(普罗汀):世界横跨两极,一端是“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端是光到不了的黑暗。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物质位于没有光的黑暗世界,而自然界的形式微微能受到照射。

五、两种文化——基督教逐渐渗透希腊罗马地区

欧洲文化曾同时受到两种文化的孕育,一种是印欧文化(如希腊人与罗马人),一种是闪族文化(如犹太人)。

六、中世纪——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

中世纪持续了1000年左右,这个时期也被称为“黑暗时代”,认为中世纪是一股以基督教文化来统一欧洲的力量。文化瓦解,经济倒推,“以物易物”,以封建制度为特色。人口欧洲人口大量减少,从100w减少到4w。中世纪的哲学家几乎认定基督教义就是真理,他们讨论的问题是理性和信仰是否相容。

七、文艺复兴——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大家对人类的看法,也被称为“人道主义的复兴”。这种人文主义精神使人们对自身的价值重拾信心,与中世纪时强调人性本恶的观点截然不同,这个时期的哲学家认为人是极其崇高可贵的。 在这一时期,艺术、建筑、文学、音乐、哲学、科学等各领域,都在以空前的速度蓬勃发展。人们逐渐孕育出了新的科学方法、新的世界观,宗教情感也发生了改变。伽利略、牛顿都是这一时期的人物。

八、巴洛克时期——不要忘记你将会死亡

理想主义与唯物主义并存。理想主义者认为,生命基本上具有一种崇高的特质;而唯物主义者相信,生命中所有自然现象都是从肉体感官而来的。

九、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相信,宇宙中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或实体),一种实体称为“思想”或“灵魂”,另一种称为“扩延”或“物质”。

灵魂纯粹是属于意识的,不占空间,因此也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物质则纯粹是扩延,会占空间,因此可以一再被分解为更小的单位。笛卡尔认为这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因为唯有上帝本身是独立存在的,不隶属任何事物。不过,“思想”与“扩延”虽然都来自上帝,但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接触。思想不受物质的影响,反之,物质的变化也不受思想的影响。

十、斯宾诺沙——上帝不是一切,一切都在上帝之中

斯宾诺莎相信,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他有时称之为“上帝”或“大自然”。可是他口中的“自然”,是既存的每一件事物,包括所有精神上的东西。但“思想”和“扩延”仅是上帝“属性”中人类所知的部分,上帝的属性远不止于此。上帝(或自然法则)是每一件事的内在因,上帝通过自然法则发言,而且只透过这种方式发言。

我们内心的野心、欲望等冲动,使我们无法获得幸福与和谐。如果人们能体会到,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就能以一种全然接纳的、永恒的观点来理解世间。

十一、洛克(1632--1704)——心灵中的事物从感官而来

洛克试图澄清两个问题:我们的观念从何而来,我们是否可以信赖感官的经验?

洛克宣称,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反映我们曾看到过、听到过的事物。但我们的心灵除了被动地接收外界的印象之外,同时也积极地进行某种活动,它以思考、推理、相信、怀疑等方式来处理它所得到的各种单一感官概念,由此产生了洛克所谓的“思维”。

十二、休姆(1711--1776)——剪断信仰与知识的纽带

休姆认为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他只接受通过感官所认知到的事物,除此之外一切都有待证实。但他并不排斥基督教或奇迹,认为这两者都属于信仰的范踌,与知识或理性无关。

印象与观念

休姆认为人有两种知觉:一种是“印象”,一种是“观念”。“印象”指的是人对于外界实在的直接感受,“观念”指的是对印象的回忆,“印象”是形成“观念”的直接原因。

不可知论者

休姆认为,人并没有一定的自我同一性,有的只是感觉和知觉。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证明灵魂不朽或上帝是否存在,因为用人类的理性来证明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

习惯性期待

自然法则之中,没有所谓的合理不合理,它们只是存在罢了。

十三、柏克莱(1685--1753)——我们只存在于他的心中

他相信人有灵魂,认为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成因,而这个成因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性的。

我们的灵魂可能是我们本身各种概念的成因,但世间只有一个意志或灵可能造就这个“形体”世界的诸般概念,那就是天主。

柏克莱不只质疑物质的真实性,他也提出了时间和空间是否绝对存在或独立存在的问题。

十四、启蒙——从制针的技术到铸造大炮的方法

人物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18世纪的前半叶,欧洲的哲学中心在英国,18世纪的中期,是在法国,18世纪末,则是在德国。

反抗权威:那时候法国哲学家的想法是每个人都必须自行找寻问题的答案。后来在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理性主义:法国的哲学家非常熟悉洛克的哲学。他们相信上帝的信仰和若干道德规范是人的理性中所有固有的,这个想法也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核心。

启蒙运动:哲学家认为他们有责任依据人不变的理性为道德,宗教,伦理奠定基础。他们想要“启”发群众的“蒙”昧,以建立更好的社会,所以教育学这门学科创立于启蒙时代。

文化上的乐观态度: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认为,一旦人的理性发达、知识普及之后,人性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所有非理性的行为与无知的做法迟早都会被“文明”的人性取代。

回归自然:“自然”几乎代表着“理性”,因为人的理性乃是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宗教或者“文明”的产物。认为应该让小孩尽量处于天真无邪的“自然”状态。体认童年的价值观念。

自然宗教:认为宗教也必须跟“自然”的理性和谐共存。虽然存在很多为主主义者,但是很多哲学家都是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因为这个世界太有条理了。“自然神论”是指相信上帝在万古之前创建了世界,但从此以后就没有在现身。上帝是目的因和最初的推动者。

人权:积极争取“自然权利”。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人权与民权宣言”,确立了“个人权利不可侵犯”的原则。女权运动也在法国革命中萌芽。(直到19世纪女权运动才真正在法国和欧洲各地展开,并且逐渐开花结果。)

十五、康德(1724--1804)——头顶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

康德认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是同时通过感官和理性获得的,但理性中有若干倾向会左右我们获得的经验。

时空观

康德将“时间”与“空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他强调,我们心灵中的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因果律

因果律的存在正是人类理性的特色,正因为人类的理性可以感知事物的因果,所以因果律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

康德对哲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认为“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每一次经验之前,都可以预知我们的心灵将如何认知事物。

知识的原料与形式

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念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是我们必须透过感官才能知道的外在情况,也就是“知识的原料”;另一个是人类的内在情况,也就是“知识的形式”。

实践的设准

康德相信我们的心灵所能感知的事物,很明显有其限制。在一些大问题上(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上帝是否存在等),我们的本性中有提出问题的欲望,但却没有感官的材料可以加工,也没有任何相关的经验可资利用,所以理性能够运作的范围超过了我们人类所能理解的程度。

信仰

他开创了一个宗教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理性和经验都派不上用场,因此形成了一种真空的状况,这种真空只能用信仰来填补。康德认为大问题应该交由信仰来决定,且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应该假定人有不朽的灵魂、上帝确实存在以及人有自由意志。

道德观

他认为辨别是非的能力天生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每个人都有“实践理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辨别是非的智慧。它虽然不会告诉你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事,但能告诉你在所有情况下你应该有的行为。

这套道德法则乃是“无上命令”(无条件的、强迫性的),意义在于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而不要将他当成达到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

只有那些你纯粹是基于责任所做的事才算是道德行为,取决于你是否出自善意而为之,而不取决于你行为的后果。

自由意志

只有确知我们纯粹是为了遵守道德法则而行动时,我们的行为才是自由的。

作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只有在我们追随我们的实践理性,并因此得以做出道德上的抉择时,我们才有自由意志可言。因为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也正是制定这项法则的人。独立与自由正是超脱自我欲望与恶念的方法。

十六、浪漫主义——神秘之路通向内心

有人说浪漫主义是欧洲人士最后一次对生命的“共同进路”。这个运动从德国开始,最初是为了反对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过于强调理性的做法。当时的新口号是:感情、想象、经验和渴望。

它与文艺复兴时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两者都强调艺术对人类认知的重要性。根据康德的说法,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他的认知能力。浪漫主义者相信,唯有艺术才能使我们更接近那“无以言喻”的经验,这种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的心态,正是浪漫主义者的特色。

拜伦和雪莱都是所谓的“恶魔派”浪漫主义诗人,其中“拜伦式的英雄”就是指那些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艺术上都特立独行、多愁善感、叛逆成性的人。

浪漫主义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向往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神秘。他们将大自然看成一个不断发展其内在潜能的有机体,一个大“自我”,有时也使用“世界灵魂”与“世界精神”等名称。

谢林——主张将心灵与物质合而为一。他认为大自然的全部——包括人的灵魂与物质世界——都是一个“绝对存在”(或精神世界)的表现。“自然”是肉眼可见的“精神”,“精神”则是肉眼看不见的“自然”。我们在大自然中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产生结构的精神”,物质乃是沉睡中的智性。

史代芬——我们厌倦了无休无止地与粗糙的物质世界奋战,因此决定选择另外一种方式,企图拥抱无限。我们进入自己的内心,在那里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赫德——历史哲学家,认为历史的特性就是连续、进化与设计。他的历史观是动态的,因为他把历史当作一个过程。每一个历史纪元都有其价值,每一个国家都有其个性或灵魂,问题在于我们能否认同其它的文化。

人们通常将浪漫主义分为两种:“普世性的浪漫主义”和“民族浪漫主义”。“普世性的浪漫主义”就是满脑子自然、世界灵魂与艺术天才的浪漫主义者;“民族浪漫主义”关注的重点是民族的历史、语言和文化。“有机体”这个概念使这两种浪漫主义相连结,无论是植物还是国家,在浪漫主义者眼中都是活生生的有机体。

十七、黑格尔——可以站得住脚的就是有道理的

黑格尔几乎统一了所有曾在浪漫主义时期出现的理念,并且加以发展。他也用“世界精神”这个词,但指的是人类的生命、思想与文化。

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主观的。他不承认在人类的理性之外有任何“真理”存在,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

黑格尔的历史观

通常所谓的“黑格尔哲学”,主要是指一种理解历史进展的方法。黑格尔相信,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和“永久的理性”。哲学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是历史。

人们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进的传统思潮与当时物质条件的影响,你不能将任何哲学家的思想抽离他们的历史背景。

黑格尔宣称,“世界精神”正朝着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方向发展,人类正迈向更多的理性与自由,尽管时有起起落落,但历史的发展仍然是不断前进的。

辩证法

知识的三个阶段——正、反、合:每一种新思想通常都以旧思想为基础,而一旦有一种新思想被提出来,马上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和它抵触的思想,于是这两种对立的思想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但这种紧张状态又会因为有人提出另外一种融合了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

黑格尔认为历史本身就展现了这种辩证模式,我们心目中很“理所当然”的看法,不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有对的才能留存下来。

自我

黑格尔还认为,个人不能发现自我,只有世界精神能够发现自我,而从世界精神回到自我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主观精神:世界精神意识到自我在个人中的存在。

客观精神:世界精神在家庭、社会和国家之中达到更高的意识。

绝对的精神:世界精神在艺术、宗教和哲学中达到最高形式的自我实现,其中又以哲学为最高形式的知识。世界精神最先在哲学中发现了它的自我,哲学是世界精神的镜子。

十八、祁克果——欧洲正迈向破产的地步

祁克果认为,我们不只是“时代的产物”,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并且只活一次。

人不应该去寻求唯一的真理,应该去寻找那些对个人生命具有意义的真理。

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存在,唯有在我们行动(尤其是做一些重要的选择)时,我们才和自我的存在有关联。

祁克果相信真理是“主观的”,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属于个人的,只有这些真理“对我而言是真的”。比如“上帝是否存在”,这不是一个理论上或学术上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必须独自给出答案,而这类根本性问题的答案只能经由信仰来找寻。

祁克果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也就是他的“人生三阶段”理论:

美感阶段:从美感的角度,来看待现实、艺术,以及他所信仰的哲学。

道德阶段:对生命抱有认真的态度,并且始终一贯地做一些符合道德的抉择。

宗教阶段:信奉基督。

十九、马克思(1818--1883)——十九世纪中期激烈的阶级斗争

通常说大哲学体系的时代到黑格尔为止,取而代之的是“存在哲学”与“行动哲学”。

马克思认为,物质的变化才是推动历史的力量,促成改变并把历史向前推进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力量。

马克思将这些物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条件称为“社会的基础”(生产条件、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并将社会思想、政治制度、法律规章、宗教、道德、艺术、哲学和科学等称为“社会的上层构造”。社会基础支撑上层结构,上层结构反映社会基础,但上层结构不能有其独立的历史。

一个社会的政治情况与意识形态,是由它的生产模式决定的,是非对错的观念乃是社会基础的产物。一个社会的是非标准,主要是由其统治阶级来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为别人工作,因此他的劳动对他而言是外在的事物,而不是属于他的。资本家将事实上是由工人创造的价值,放进了自己口袋,也就是“剥削”。

资本主义是迈向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但并非一蹴而就。有一段时期会出现新的“阶级社会”,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而这段过渡时期又会被一个“不分阶段的社会”所取代,最终实现人尽其才、各取所需。

二十、达尔文(1809--1882)——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艘小船

达尔文创立了有机物进化的理论,马克思创立了人类历史进化的理论,而他们都是自然主义者,认为大自然和感官世界之外别无真实。对圣经中人在万物中地位的说法,达尔文是近代唯一一个公开提出质疑的科学家。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论》一书中提出两个理论。首先,既存的所有动植物样式都是依照生物进化的法则,从较早期、较原始的形式演变而来。其次,生物进化乃是自然淘汰的结果(物竞天择)。

新达尔文主义增加了对遗传与突变的解释,突变的结果可能会使个体拥有一些优势,使它能在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生命的起源,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促使第一个细胞形成的推动力,对如今的万物有着致命的作用。所有生命都赖以组成的复合分子的出现,依赖两个条件:一是大气层里不能有氧气;二是要受到宇宙辐射线的照射。而后含氧的大气层形成,使得那些可以用肺呼吸的动物逐渐进化,如今也保护各种生命不受宇宙辐射线的伤害。

二十一、弗洛伊德——梦与潜意识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发展了所谓的“深度心理学”或称“精神分析”,是描述一般人的内心并治疗神经和心理失调的学问。

他主张人与环境之间有一种紧张关系(冲突)存在,尤其存在于这个人的驱策力、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很多形式的精神或心理失调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冲突,他使用“灵魂溯源学”的治疗方式,在病人的心灵深处探寻,找出那些造成其心理失调的经验。

弗洛伊德将精神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用来解释“潜意识”的概念。“本我”代表本能和欲念,常常被压抑在潜意识中;“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在意识之上;“超我”代表良知和道德。

潜意识当中的内容,通常是那些我们努力想忘掉的不愉快、不恰当或丑陋的经验或想法,常常与性有关(泛性论)。弗洛伊德提出两种疗愈方法——自由联想和释梦。

二十二、我们这个时代——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

尼采——我们应该重视生命本身,而不必执着于历史和基督教的“奴隶式道德”。他希望对所有价值进行重新评价,使强者的生命力不受到弱者的拖累。

萨特——他认为存在主义就是人文主义,存在主义者乃是以人类为出发点的。他的哲学是在无神论的前提下,对人类处境做出的无情分析。

人的存在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存在”的这个事实,比“我是谁”要重要得多,也就是“存在先于本质”。

人并没有天生的“本性”,因此人必须创造自我。萨特觉得人的自由是一种诅咒,使我们注定一生中要不断地做选择。世上没有我们必须遵守的永恒价值或规范,这使得我们的选择更加有意义。我们永远不能把错误归咎于人性或人的软弱,我们要为自己所做的事负全责。

萨特认为,生命应该有意义,这是一个命令。但我们生命中的意义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创造,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生命。

萨特想要证明意识本身在感知某件事物之前是不存在的,“事物”固然是由环境提供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对自己有意义的事物来感知。

西蒙波娃——试图将存在主义应用到女性主义上,否认一般人所谓的“女人的天性”或“男人的天性”,相信女人和男人都必须挣脱这种内在偏见的束缚。

二十世纪的另一个主要哲学潮流就是“生态哲学”。许多西方的生态哲学家已经提出警告,整个西方文明的走向根本就是错误的,长此下去,势必将会超出地球所能承受的范围。他们谈的不只是环境污染与破坏,也包括西方思想形态的一些根本上的谬误。举例来说,生态哲学家对于进化观念中以人为“万物之首”的这个假设提出质疑,认为人类这种主宰自然的想法,可能会对整个地球造成致命的伤害。

最后,那轰然一响,我们也是星辰,当我们在谈哲学的时候,我们该谈些什么呢,是生命与活着,还是什么?我很难做出回答,也仅做些对书的总结。

我想说的是,哲学也许是很难学的,但我们可以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哲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看待自己,那么我们还会有那么多对现实的焦虑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点哲学——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