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观后

《大象席地而坐》观后_第1张图片

我尽量在不剧透的前提下写就这篇观后感。为行文简洁,后用《大象》来指代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的感受是内心无比的压抑。很想哭,但是又哭不出来。导演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他不像《无名之辈》那样张弛有度,把黑色幽默加入到每个角色的故事当中去,情绪积淀到一定程度就会给你一个爆发口。但《大象》不是,你完全想象不出场景里面任何一个人下一步会做什么。我甚至在整个观影过程中都害怕着看到某一个角色突然坚持不住就选择了轻生。

每一个人都过于的真实,真实到我能够想象到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个角落。甚至有的时候我看着我班上的孩子,以及他们和家里人通话的语气也能够感受到那种处境中的无力感。

影片描述的是几个迷失的人,在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最后寄托于自己残存的好奇去看这样一场马戏表演。而生活中的每个主角,内心原本都憧憬着对这个世界的美好的渴望。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是能够被改善的,相信自己是有未来的,也是可以被拯救的。他们带着善意,带着单纯的心去面对这个破败不堪的世界,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而这不是他们的错。

有个朋友跟我说他理解不了导演胡迁的离世,说他选择了最懦弱的方式去面对这个世界。我说我懂你的意思,但你不能这么说,我们不了解他的人生经历,没有办法评价,甚至我们都算我昨天分享知乎日报一篇文章中描述的“社会发展的既得利益者”。相比于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我们都太幸运……幸运到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去理解影片中的每个角色的内心感受。就好像我们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阳光、空气、水,但在我们习惯了之后,当被问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三样东西又有谁会提到它们呢?

那是因为我们的习以为常,在别人看来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这些东西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受人尊重的环境,一个自己在意,又同样被ta在意的另一个人,还有道德、友善和理解。这些东西在他们那个世界就像独角兽那样虚无。

每一次观影的过程中我都会设想自己就是主人公,或者生活在主人公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员,我会想象自己在当中会不会活成电影里面的角色。我想过,在《无名之辈》我会是那个抢匪头头,在《你的名字》里我会是泷,在《千与千寻》里我是那个琥珀川·白龙……在这部电影里,我觉得我可能是里面的每一个主角。如果是我,在他们那个情境下,也一样会变得举足无措,奋不顾身,却又总是被事实嘲弄。

看完电影之后我在想,如果这个世界带给你的全是黑暗的,你还会向往光明吗?如果是,那得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图片来源于豆瓣词条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象席地而坐》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