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读书会第06期《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共读第5天收获

第四章人际心理: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类是社会动物。生活在群体中,我们有很强的归属需求——一种与他人形成持久亲密关系的愿望。 人们常说,被沉默对待是一种“情绪的虐待”。反过来,人际关系的和谐则是我们快乐、幸福的重要源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与熟人相处,还是与陌生人相识,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绊绊——有时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防范意识,有时是心不在焉的无心之失。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先看看心理学家怎样理解“关系”一词。

(一)关系的力量:史上最长的追踪访谈

    2013年,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精神病学教授罗伯特·瓦尔丁塔从他主持开展的史上最长的“幸福感”研究中发现,人际关系是预测一人是否会生活得幸福的特别重要的因素。这历经70多年,厚达几十成页的访谈资料和医疗记录中瓦尔丁格教授表示,关于“关系”有三个重点: 1.孤单有害,社交活跃有益健康。 2.朋友不在于数量多寡,而在于关系深浅。 3.良好的关系不只保护身体,还保护大脑。

(二)圈里圈外:人际交往也有“楚河汉界”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人的烦恼都是从人际关系而来的”。我们追求社会认同,渴望获得归属感,“认同”在我们的意识中清晰地划出了“我们”与“他们”的分界。 澳大利亚社会心理学家约翰·特纳与英国社会心理学家亨利·泰吉弗尔一起提供了社会认同理论,其中包括如下几个重要观点: 1.我们有分类的需求。 2.我们倾向于认同自己所归属的团体。 3.我们有将自己所在的团体与其他团体进行比较的冲动。 4.我们有自我评价的需求。

(三)破冰的三个关键词

    我们来看看,如何实破内心的屏障,用爱、善与温暖攻克他人的心理防线,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1.微笑:释放真诚的信号。 2.分享:你的快乐超乎想象。 3.付出:别让理性压倒了天性。

二、成为“万人迷”

      可以通过这五个因素的实践拉近与他人的距离,或者增加自己讨人喜欢的程度。

第一个因素:临近性

    1.首先多去接触别人,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

      2.其次把自己变成大家都离不开的、经济要和你打交道的人。

      3.最后拓宽社交范围。

第二个因素:熟悉程度

    中国有句俗语:“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想讨人喜欢,那你一定要经常出现在你想要与之交往的对象面前,哪怕你难以交流,你也至少要“混个脸熟”。所有能增进彼了解的事,都值得尝试。

第三个因素:相似性

      这相似性包括三个方面:

      1.人口学意义上的相似性。

      2.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相似性。

      3.态度的一致性。

第四个因素:外貌

      心理学家伊莱恩·哈特菲尔德发现,不论男女,长得漂亮都更讨人喜欢,让周围的人更愿意与之交往。 如果你外貌出众,那么你在利用好这一先天优势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其他方面的技能,这会给你的人际关系加分。如果你长相一般,那么你更要注重仪容仪表,以整洁、得体的形象出现在社交场合,在内在方面则要提升气质涵养。正如曾国藩所强调的: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品位、有风度的人,谁不喜欢与之交往?

第五个因素:互惠性

      人有互惠互利的天性,因为在进化史上,那些形单影只的原始人很容易被其他动物吃掉,而那些帮助过别人的人则更容易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别人的照顾。 要让别人喜欢你,首先学会赞美。其次让别人感到快乐。

三、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为表达者,我们应该如何用非言语信息强调、补充或修正我们的观点?作为聆听者,我们又该如何捕捉别人释放的非言语信号,更好地领会对方的意图呢?

(一)非言语沟通的五种方式

      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发现,非言语沟通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种:演示。 第二种:适应性行为。 第三种:姿势和手势。 第四种:面部表情。 第五种:控制型动作。

(二)四招提升沟通技巧

      第一,在夸奖别人的时候,不妨拍拍他们的肩膀和后背。

      第二,在合作前轻轻接触对方。

      第三,增加握手的时长。

      第四,特别亲近的人之间互相按摩。

四、召唤人心,动之以情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际交往的核心是真诚,发自内心地渴望交流、分享,相信让自己受益的东西也能帮助别人,这种推己及人的“动之以情”其实比依葫芦画瓢的“晓之以理”更有说服力。那么,什么是沟通的“道”呢?我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任:维护我们的社会资本

      积极心理学认为,信任他人是一种理性、善良、有效的选择。我也一直觉得,相信人性的光明,怀抱善意与人交往,试着多给他人一些理解、体谅,我们自己也能从这段关系中得到正面的回馈与成长。 要想影响别人,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如此才能连接更多资源,对他人施以积极、正面的影响。你可以这么做:

    尊重事实;

    保持行为前后一致;

    行事可靠;

    理性地做出选择和决定;

    多为他人着想;

    对他人敞开心扉。

(二)感恩:回馈比回报更重要

      感恩之心最大的心理效果是比起关注自己缺什么,更关注自己有什么,同时让人们更加关注别人而不是自己。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把感恩之心称作人类的道德巅峰,因为它是人类所有其他美德产生的根源。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认可、尊重和敬佩会让他的言行极具感染力,反过来也会让对方更愿意敞开心扉,聆听这个人的心声。可以说,感恩之心能引发真情的互动传递,让一个人的影响力得以温柔地持续下去。 那么,如何培养我们的感恩之心呢?

      第一,经常记录值得感恩的事情。

      第二,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

      第三,回忆。感恩是人类的道德回忆。

      第四,写一封感谢信,或者是打一通表达感恩的电话。

      第五,和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待在一起。

      第六,养成回馈社会的习惯。

(三)仁爱:从“适者生存”到“仁者生存”

      在自然法则下,“适者生存”;在异性选择中,“美者生存”;真正能长远留存的则应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仁者生存”。仁者无疆,在社会交往中能展现爱和义的人,也一定具备影响他人的实力和魅力。

(四)宽恕:抱持“如他人之心”

      面对伤害,是否有比报复更好的方式?面对伤害,我们是否可以选择宽恕? 仇恨是生活中最主要的毒化剂之一,而宽恕则是能让这种毒化剂逐渐稀释的因素。传统观念认为,宽恕就是遗忘过去的事实。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发现,真正的宽恕是记得。宽恕并不是姑息错误或者是弱者的被迫反应,而是一种智慧的方法,它提醒我们避免下一次痛苦和不公正的类似行为。宽恕的真正受益者是我们自己,宽恕展示的是爱心和坚强,它代表着积极、主动、善良和伟大。

      对于宽恕,日野原重明先生有段绝妙的解释:“恕”字从字面上看,下面是“心”,“心”上面是一个“如”字。“恕”并非宽容或者谅解犯错的人,而是说要有“如他人之心”,即应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为对方考虑。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就能实现宽恕。

      当然,我们提倡宽恕之心,并不是说所有的过错都是可以被宽恕的,更不是否认法律、公正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而是在承认发生的事情不对,并且不应再犯的基础上,尽可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选择理解、原谅。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宽恕是一种积极正面的心理能量。 宽恕那些伤害我们的人,这样能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快乐、更加幸福,也能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正能量,让我们的爱超越阶级的仇恨、意识形态的分歧、种族之间的猜疑和人与人之间的伤害。

五、人性的邪恶

(一)“非人化”加工与情绪耗竭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感受:当工作压力大,精神特别紧张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烦躁,进而情绪失控,甚至会为一件很小的事拍案而起。这就是情绪耗竭的表现。还有人对他人的悲惨遭遇冷眼旁观,躲得远远的,这有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在了解他人遭遇后产生的心理压力,所以这样做以避免情绪耗竭。

(二)是什么让旁观者变得冷漠?

      有他人在场目击同样的紧急事件,这一社会场景本身会从多个方面阻碍人们的帮助行为,而非激励他们伸出援手。阻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从众心理的影响。其次,“集体性无感”的困惑。最后,责任扩散的干扰。

(三)“心有灵犀”是怎么发生的?

      大量积极心理学研究证明,同理心对我们的社会行为、利他的倾向、人际关系的建设、感情的建立,以及整体的幸福感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帮助。有人甚至说同理心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是最重要的文明特征,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四)“将心比心”的局限性

      欣赏他人的成就可以让自己开心,看到别人的奋斗可以让我们激动,我们没有必要亲自去尝试各种生活方式,但也能从中感受到当事人情感的变化、波折和升华,这样一种心理能力当然会带来快乐、积极的效果。这也许就是同理心对我们的幸福体验的启示。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德读书会第06期《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共读第5天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