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就等于结怨?

鸡汤看多了,都说借钱给人就等于和人交仇。很多数据显示,受助者对资助人多含排斥之情,甚或直接远离。最为人知的例子就是丛飞资助三百多个学生却无一人感念好处。三百多人共同排斥同一个人,谁对谁错可见一斑。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美国人人平等的自由气息隔着荧屏扑面而来。

汤唯饰演的文佳佳带领frank的女儿julie,前去帝国大厦玩耍。中途julie提议先去大都会博物馆游览,理由是去晚了博物馆会关门,而帝国大厦夜晚也能观赏。文佳佳的中国观念是我出钱出来玩就得听我的。julie无奈以手中所写的help字迹示意警察身处险境,二人因此被双双带回警局。在美国,个人的人格自由和尊严腾空于金钱之上,个人需求排在首位。尽管文佳佳出钱供人游玩,但也必须照顾小julie的个人感受,否则会被警察问责。有钱就是爷的思想已经过时,金钱在人格自由面前不值一提。

金钱不是万能的,买不来人情,买不来感激,只有人格上的平等才能换来互相尊重。但很多事情事与愿违。很多施助人成了做错事的大头鬼,有其很深的人性根源。

从客观角度来讲,施助人对受助者的帮助的确可以暂时缓解受助人在经济上的窘境,但在情感上却是失衡的,而且很不利于受助者的心理成长,某种程度上为二者后期的关系恶化埋下隐患,不能很好继续长期相处下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单个个体来说,施助者在帮助他人时,几乎没有不要求回报的,可以说,在付出的同时就在内心掂量若干年后的实际回报了,只是当时暂时沉醉于众人拥戴的慈善光环下,一时麻痹了私心,不表现出来而已。一旦受助者没有在感情上或行为上给予回应,就被扣上不知感恩的帽子。

受助者在接受资助时迫于经济上的压力,暂且低头接受了自己的窘迫,向外界承认自己的弱势。但人人均有尊严,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如他人,愿意向他人示弱。现在被迫低头,强制自己心怀感恩,实则加重了以后的反弹。

从内心来看,受助者并不想感恩。对于年幼的受助者而言,他们没有能力选择、逃离无能的家庭,只能选择屈服现实,但这并不是自身的过错,等到成年后有能力脱离原生家庭后,并 不想承认自己曾经的弱势,甚至倍感冤屈。

受助人因为物质上的贫乏,导致内心自卑,脸皮薄,自尊缺失。很多施助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即拿着受助人本就脆弱的自尊,到处炫耀自己的慈善面目,将自我神圣化,而这完全建立在践踏受助人的尊严之上。实际上有过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人人均有七情六欲,很少能达到圣人的高度。一味地宣扬,最终快意了自己,却打脸了受助者,让受助之人在宣扬之下颜面尽失,尊严全无。不仅没达到资助的目的,反而多加了一个敌人。

仇恨都是因道德绑架,人情勒索而来。贫困生也好,陷于巨债之下的跑路人也好,这些人本身陷于困境已经倍感痛苦,接受他人带有施舍性的帮助,更加剧心理负担。

前期迫于舆论压力可能还能表示出一些感激之情和动作行为,但等到恩惠累积到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之时,就是双方关系分崩离析破裂决断的时候。

有人会说,帮你就结怨了,不帮你又苦哈哈地四处求助,到底怎么搞?这就涉及到政府和人性平等两个层面。一方面由于政府的失职,对弱势群体的无视,任意将弱者交给群众处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另一方面,施助人和受助人应提前达成协议,若干年后按利息还清欠款,双方在人格上的平等可能更有助于换来对方的感激。

现实中,施助人总以压人一头的姿势出现,借助舆论的力量,对受助者进行道德绑架,人情勒索,使受助人陷入人情债的漩涡中,心生负担,最终助人不成反被怨恨。这也是双方从一开始的不平等,结下的梁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助人就等于结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