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灵山因韩愈撰《徐偃王庙碑》而著,之后几乎所有的徐氏族谱上都会提及此文或过录之,由此也引发许多争论。当然,争论最多的是,徐偃王究竟有没有到过龙游?
要回答这个问题的确很难。雁过留声,水过留痕,若到过龙游,需要足够的证据;若没有,也得有相应的说法。
徐偃王是何时期人物?
研究徐偃王其人其事,在没有确切的考古发现前提下,史籍是极为重要的途径。但史籍中关于徐偃王的记载也是若明若暗,甚至在时间上都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楚文王时人,一说是楚庄王时人,还有说是周穆王时人。
徐偃王最早见于《尸子》和《荀子》,二书为战国后期作品,但《尸子)一书已亡逸。
《史记·秦本记·集解》引《尸子》曰:“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裴因认为此是徐偃王称“偃”之由来。
《山海经・南山一经》引《尸子》曰:“徐偃王好怪:没深水而得怪鱼,入深山而得怪兽者多列於庭。”
《荀子・非相篇》说:“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马或作焉)。”稍后,《韩非子·五蠹》说:“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又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楚文王是春秋早期人物。
《淮南子・人间训》说:“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书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楚庄王是春秋中期人物。
若将淮文和韩文比较,略有差异。但这二种说法与《史记・秦本记》记载差得更远。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是采用了当时流传的说法,以徐偃王为周穆王时人。如《秦本纪》中说:“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西巡守,乐而忘归。徐偃王作扰,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相对而言,这个观点最具有信史价值。韩愈《徐偃王庙碑》中也是按周穆王之说。周穆王约前1054年—前949年。若以《史记》为据,徐偃王属西周中后期人物。
徐国灭亡与迁徙时间?
从嬴若木受封于“徐”建立徐国,徐国的国祚长达1649年,共有44代君王。
至周穆王时,偃王嬴诞在位。他行仁义,结众心,疆域扩大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彭城因徐国而改名,成为九州之一的徐州,四周36个国家向徐国朝贡。偃王败后,周穆王封他的子孙为徐子,当时徐国并未灭亡。
关于偃王败后的行踪,韩愈《徐偃王庙碑》认为是“徐不忍斗其民,北之彭城武原山,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曰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当然除了隐于彭城,也有流散逃亡等说。但无论是何种形式,在世人眼里,偃王已经不在人世,不然,周穆王不可能将徐国的政权移交下一任徐子。而周穆王封偃王的子孙为徐子,正是考虑徐偃王仁义的影响。
此后,徐国一直延续数百年。直到公元前512年,吴王借二公子事件派孙武、伍子胥讨伐,引水灌徐国都城而灭了徐国。徐国灭亡后,其遗族便四处流散,播迁地域相当广远,皖南、赣北、浙江、福建以及粤东都有其足迹。
又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徐氏为颛顼,皋陶之后。夏禹时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从若木至偃王共三十二世。偃王攻周,被周穆王及造父击败。后又封偃王子宗为徐子。春秋时,徐国被吴灭后,徐子遗族以原国名“徐”为氏。
可见,徐国灭亡前,包括偃王等并不姓徐,而姓嬴。“徐”氏之称,始于徐国灭后的春秋晚期,徐子遗族迁徙时间也在春秋晚期公元前512年之后。与徐偃王时期相差400余年,那么徐偃王怎么可能到龙游?
徐子遗族与龙游
徐偃王是否到过龙游,目前尚未发现史籍中有确凿的记载。但徐子遗族与龙游的交集却有实证。徐亡后其部分遗族迁至姑蔑一带,世为当地著姓,并立偃王庙以崇德报功,现龙游灵山古为徐山。
我们不妨从《灵山徐氏谱》及《徐偃王庙碑》中的几篇文章来探讨一下徐氏与龙游千丝万缕的关系。
《灵山徐氏谱》中有二篇是南北朝时期的文章,其一是徐琪的《应诏上谱状表》,徐琪为刘宋时人。文中开篇:“徐氏,承偃王之后。汉末,英雄大扰,君子不处乱世。臣祖元洎,于成帝时渡江而南,至东阳太末,因以居焉。”从这段表述中至少可获以下信息:灵山徐氏源于偃王,灵山徐氏以徐元洎为始迁祖,元洎迁太末时间为汉成帝时。但其中“东阳太末”,汉时并无东阳之名,余绍宋按:“此云尔者,盖用当时之称,非必伪托。”
而后,文中介绍灵山始迁祖元洎后裔:“洎生寿,汉封平阳侯。寿生悌,始兴侯。悌生弘,扶风太守。弘生昇,镇北大将军,成阳侯。昇生饶,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丹阳侯。饶生本,庐陵太守,金紫光禄大夫,封太末侯。本生琪五兄弟五人。”
元洎后裔中,徐弘更为本地人熟知。龙游县东有扶风太守祠遗址,即遗爱庙,是纪念扶风太守徐弘的地方,始建甚古。东阳剌史徐峤之曾在祠中祷雨,很灵验。宋政和间朝庭赐“扶风太守祠”额。民间也有关于徐弘马报桥的传说等。而徐本,曾封太末侯,说明其久居太末。“本生琪”,应诏修表者即徐琪。
另一篇是王僧孺的《奉诏改定〈徐氏谱〉》。《南史·王僧孺传》记载:“北中郎、咨议参军,入直西省,知撰谱事。武帝留意谱籍,因诏僧孺改琮《百家谱集》《十八州谱》七百十卷,《百家谱集抄》十五卷,《东南谱集抄十卷》。”
王僧孺是南朝梁时著名的诗人、骈文家。王僧孺在《奉诏改定〈徐氏谱〉》中,将徐氏之先追溯至黄帝之孙颛顼。“徐氏之先,颛顼之苗裔,曰女修乌陨卵吞之生大业。”自黄帝至偃王,已四十二世。然后,从偃王始,历举各代谱系,传至徐霸,“封车骑将军,生抱,汉成帝建昭二年迁赵国相。抱生二子,曰元洎,元泊。元泊居江北,元洎,汉秘书监、江夏太守,光禄大夫。阳朔二年五月十八,避王氏祸过江,居东阳郡太末县姑蔑城南泊里村。”
此文中,从偃王至徐元洎,世系图是完整的,也明确了徐元洎为龙游始迁祖。元洎后裔的世系图与徐琪的《应诏上谱状表》基本一致,但增加了“本生五子:承,南郡太守,迁会稽;盛,洪州太守,迁江西;攀,苏州太守,迁吴郡;琪,吴郡太守,居东阳;洪,衢州太守,居信安灵山。嗣后,各支分散而居州郡,皆元洎后也。”
看来,徐琪曾为吴郡太守,而徐洪为衢州太守。但南北朝时期,衢州尚未名州,不知为何称太守?
《灵山徐氏谱》还有一篇唐初徐常晔的《奉诏修定谱牒表》。文前有序云:“大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二年二月十一日,奉诏差中书舍人韩约论定,大会群臣,有谱状者改为官……押署如左:……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治谱官居供奉使臣徐常晔。”《奉诏修定谱牒表》记载:“臣十一代祖元洎,字文副,汉元帝建昭年,为江夏太守,成帝阳朔元年,迁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汉大臣王莽欲窥汉室,大将军王凤、王振、王辽总擅威权,专制自出,轻陵方正,嫉忌贤才。洎乃虑思陷溺,阳朔二年五月十八日,渡江而南,以避凤祸,居于东阳郡太末且之泊里村。”
王与徐文中,清晰的记载了元洎迁龙游是因避王氏之乱,时间是阳朔二年五月十八日。此三篇文章均为奉诏所修,核心内容也基本一致,可信度高。
韩愈在《徐偃王庙碑》中对徐元洎并无叙述,而对龙游徐氏,只是说“衢州,故会稽太末也。民多姓徐氏,支县龙邱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而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或曰徐子章禹执于吴,徐之公。族之弟散于徐、杨二州间,即其居先王庙云。”
徐子后世“有为”者众。其中龙游名贤南齐徐伯珍、唐徐安贞皆为元洎后裔,分别为元洎十五代、二十一代孙。唐时,先后有四位徐氏后人任衢州刺史,即唐玄宗开元初徐坚、徐峤父子,唐大历八年徐向,唐宪宗元和九年徐放,而徐向为徐放祖父。正是徐放重修徐偃王庙并邀翰愈撰《徐偃王庙碑》,而让灵山徐偃王庙闻名于世。
综上,讨论徐偃王是否到过龙游意义不大。因为无论徐偃王有没有到过龙游,徐偃王仁义安民之举已在南孔圣地扎根发芽,祀奉徐偃王之风也成世俗民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