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2

今天,去蹭了一场喜酒。说起这位新郎,是高中校友,有过几面之缘。

得益于今天的感冒加重,有闲暇捋一下思绪。想表达的很多,很杂乱,试着逻辑性的阐述。


我一直都坚定的认为,在校园生活结束的那一刻,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二十二三岁的时候,所谓的青春,就告一段落了。

学生时代的我们都异常孤独,虽然当时的我们并不懂得这种孤独。我所说的孤独,是初尝个体滋味的孤独。

因个体尚未成形,我们多半带着对同龄人的好奇,我们中的很多人对音乐缺乏兴趣,大学毕业后自动远离流行歌曲,然而中学时代的流行乐曲我们几乎都能哼上几句,原因或许是当时的我们尚无勇气说出自己根本对流行乐无感,于是同伴的爱好占据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自幼时便相识多年的老朋友、老同学,青春结束后会有其“性情大变”的错愕,实际上人并没有变,只是沿着各自的轨迹走得更远了一些而已。

我说这些,是因为一位多年的同学、好友、知己。

这种感觉,不知道怎么描述最贴切。就好像两个风格迥异的球员搭档,个性化越来越强烈,每次传球都捉摸不透,永远处在俯身捡球的仓皇之中。


中学时代很喜欢一部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我一直在想,如果男主角当时不做这个打架比赛的决定,是不是就会走向另一种结局?

一想起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人和事,答案多半是否定的。

在大三那年暑假,小学同学聚会,结束后我们几个“铁兄弟”挤了一张床。各自聊起这些年来的感情史,老友说道,两个人长久以后出现的问题更多是源于太过熟悉,所以厌倦,不再有新鲜感。

现在回想起来,他说出那话后,我又感到要俯身捡球的疲惫。因为我的理解刚好相反,使人厌倦的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两人之间的问题则是因为陌生,是因为走着走着,忽然两个人的距离就扯远了,忽然对方就成了话也听不懂的外星人,正因为曾经的熟悉,所以更难容忍如今的陌生。

这种陌生感在年轻的时候也很难发生,年轻时候的爱情,最后多半可以归结为一句对美好未来的展望,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想到这些就可以紧紧相拥,振作精神,然后一同做着白日梦。


回到今天的婚礼,和《那些年》这部电影。

我一直在想,我们对于感情的表达都会将其浪漫化、具体化,似乎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感情更容易上升到一个高度。在这其中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大概只能臆会了。

因为我眼见的,甚至亲历的爱情都带着浓重的被青春偶像剧浇铸的痕迹,送花送巧克力送半人高的毛绒熊,为了维护女友而跟别人干架,知道女友生病立马带着药箱出现在女友家门口,《那些年》电影中夜深了还在女生宿舍楼下吹竖笛唱歌……如今想来,这些浪漫的爱情表达方式都有一个特征——需要观众,需要有人看到自己爱着别人或者被别人爱着,需要确认旁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似乎正因如此,自己才能成为众人的焦点,才能成为特别的那一个,才能存在,而这,会不会只是用来遮盖我们的普通甚至平庸?


用最近在看的一部小说做个结尾吧。

在一个盛产手提电脑、IPod和思想就像空荡荡的房子一样的繁华社会里,我依然与我的书本迈着缓慢的脚步前行。【哈珀·李 】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