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思考】《幽微的人性》(2)

今天继续读李玫瑾老师的《幽微的人性》的第四到第七章。这里主要有以下几个话题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关于生存教育。

李老师说中国不缺精英教育,太缺生存教育。

我们现在的孩子,家长重视他们的教育,从抱在怀里开始,就给他们进行早教,长大后,这些孩子能够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不在少数。可是,对于一些基本的生存之道,他们却知之甚少。他们学会了学习,却不知道烧饭洗衣,不会使用电器。这样的孩子,很难独立。我们的国家,正在培养越来越多“高智商的低能儿”。

所以,作为家长,需要教会孩子基本的生存技能。做饭洗衣搞卫生,不回避孩子,要让孩子知道生活本来的样子。要有意识地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务劳动,动手做起来。

二、关于暴力伤医。

这个话题有些大,但是李老师其中讲的一个观点我很赞同。李老师说暴力伤医很多是医疗制度造成的矛盾,医生太忙,一上午看的病人远远多于他的承受,所以,他变得机械麻木程序化。但是,到了病人这里,病人不理解。人,生了病情绪上往往很低落,特别是一些农村的病人,起个大早,坐了很长时间的车,又排了很长时间的队,结果医生3、5分钟把他打发了,他觉得医生不重视自己,他内心很多的疑问都没有得到解释,这个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有埋怨和不满的情绪,如果就医效果不理想,不善于自我调节的人,情绪就会爆发。

结合自己的就医经验,我自己碰到过很多“冷漠”的医生,特别是排了很长时间队的,你一进去,医生就问你哪不舒服,看都不看你,然后开一堆的单子让你去做检查,我曾见过一个骨科医生,对所有看病的人都开磁共振单子,这让人很不舒服,内心充满疑惑。

有时候,碰到亲和度高的医生,他会用温和的眼光看你,仔细听你的述说,虽然最后也是开了一堆的单子给检查,但是,感觉就不一样了。

虽然说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站在病人的角度,医生太忙,有那么多的病人在排队等候,他很累、压力很大;但是,看病治病不是儿戏,不说“望闻问切”面面俱到,但是最基本的对病人的尊重还是需要的,要知道,情绪对一个人的病情有着一定的影响。病人需要什么?除了帮他看病,还需要缓和他的紧张情绪,解决他内心的疑惑。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注重的应该是看病的效果,而不是看病的数量。

这一点,给我的启发是,理解医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要有自己的判断,情绪上不依赖医生,诊断用药上不盲目相信医生。

三、家庭的功能。

李老师说,家庭稳定是塑造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父母的修养水平又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格。父母要重视孩子对自己的依恋。12岁之前,特别是6岁之前,父母的陪伴、养育方式影响甚至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情绪。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功能在淡化、削弱。一方面,很多父母迫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将孩子放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身边,自己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城里的父母往往寄希望于老师、保姆,以为有人带问题就解决了。

这一点,给我的启示,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要建立“我在孩子身边的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的孩子”“教育孩子也是自己的事业”“父母给孩子的陪伴,任何人都取代不了““要重视陪伴,而且是高质量的陪伴”等等观念。不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怎么忙、怎么累,想着工作上没有做完的事,不要总觉得带孩子影响了自己的休息和自由。生,就要养。要合理分配时间,要将陪孩子的时间纳入自己的时间表中。

每个有幸福童年的人都会回忆起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和对子女的慈爱,是每个儿童幸福成长并形成良好人格的前提条件之一。

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我到底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与思考】《幽微的人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