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信任你,你就只想从我身上赚钱”

芙蓉姐姐、留几手、回忆专用小马甲、同道大叔、papi酱、张大奕,他们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

对于混迹网络的吃瓜群众,他们是网红。

不同的是出没的时间,有些属于上古时代,有些属于中古时代,有些正当红。

以前的网红追求眼球和关注度,用话题来造人气,等到潮水退去,还没变现,直接晒干在沙滩上。

而现在的网红更愿意成为一个KOL,商业价值更高,变现更快。

流量就是钱,信任就是成本

KOL是英文名词Key Opinion Leader的开头字母简称,指的是关键意见领袖,原本指的是在行业内有话语权的人。

现在也特指为在微博、公众号、视频平台等网络渠道上有话语权的人,比如科技、育儿、美妆、健身等方面,能够持续发表有见地的内容,从而在所在的领域拥有一定的号召力、影响力。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钱,信任就是成本。

以前品牌商们在报纸、电视上打广告,明知道浪费钱,但还是不得不做。“我知道广告费有一半被浪费了,但我不知道被浪费的是哪一半”。

现在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

“我这么信任你,你就只想从我身上赚钱”_第1张图片
(部分公众号报价)

有多少用户骂咪蒙三观不正,就有多少品牌商喜欢咪蒙。报价百万,也要排队上门。

为什么?转化效果好!

KOL在用户转化上有着天然优势。他们通过持续产出的内容与粉丝建立了强关联后,粉丝信任他们,愿意为他们的安利买单。

去年,黎贝卡和Mini的合作。100辆28万起的Mini定制车在4分钟内全被锁定,真地表最强带货女王!

“我这么信任你,你就只想从我身上赚钱”_第2张图片

美妆博主们天天种草推荐,用户考虑的是“买”还是“不买”。因为关注的粉丝都是精准用户。

如果放在电视上做广告,用户要做一层过滤。男的对口红、护肤品是没多大兴趣的。女性用户自己也要多一层过滤,我“需要”还是“不需要”,之后才是考虑买不买的问题。这个过程就流失了很多用户。

除了接广告商演外,更高级的打法是自产自销。有人戏称世间KOL千千万,最后都走上一条不归路:开淘宝店。雪梨的淘宝店钱夫人盈利比上市公司还要多。

或者如情感博主Ayawawa建立一套自己的理论,兜售贩卖,美曰“情感付费”、“知识付费”。


变现太快,累觉不爱

没人嫌自己钱多,当广告商们找上门,有些KOL开始“凌乱”了,什么广告都接,来者不拒。又或者自己不想,但有团队要养活,最终拜倒在金主爸爸膝下。

对于这样的KOL经济,大家是怎样看的?

@叮了个咚

刚上大学,生活费也不太多。我想学习化妆改变自己,不想再土里土气。看了博主的推荐,自己慢慢上路。室友说和刚认识的我判若两人。我觉得她们对我帮助很大。如果是他们的推荐,我还是愿意买的。

“我这么信任你,你就只想从我身上赚钱”_第3张图片

@多肉格格

我曾经疯狂迷恋过网红们的安利,集齐不同色号的口红。直到我进入了新媒体行业,接触过各类KOL,觉得有些失望。看着喊着买买买的粉丝如同当初傻傻的我。你把心掏给别人,别人只想从你身上赚到钱。

@Sue.

看多了就看透了吧。以前关注的博主不太红,那时候推荐的东西平价实用,自从粉丝多了,营销痕迹很明显。几乎每一条都是广告。

@桃花岛上游

我能理解他们赚钱的心理。拿100块找我打广告,我都会心动。打广告只要不过分,我还能接受。

@冯春夏

上个月搬家,扔了一堆东西,都是我跟风买的。囤着囤着就忘了。每次看到她们说要对自己好一点,我就手贱下单。再这样下去,我就关WiFi!

现在的网红是一种职业,是一门生意。变现没错,但还是要讲体面。

互动:你比较关注哪个领域的网红,你吃哪个人的安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这么信任你,你就只想从我身上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