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银行

周末花了点时间看银行年报,以工商银行为例做个汇总。

1. 银行行业的特点是风险后置,因此防患于未然是银行管理的核心。

2. 监管机构对银行各项指标有着非常详细的考核。银行也不得不通过各种“调整”满足这些指标。因此银行的利润很有大“调节”空间。

3. 其中,坏账是最主要的风险控制部分。银行会每年计提贷款金额的一部分放到一个名为“贷款减值准备”的池子里。每年也会通过评估确定从这个池子里确认一部分无法收回的坏账,作为资产减值损失从当年的利润中扣除。

4. 因此聪明的银行一定会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多计提一些,好在未来风险来临时有备无患。表现在财报上,就是每年的净利润变化显得更加平滑。

5. 以工商银行为例,2009-2014年工行的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一直保持在200%以上。2015年银行坏账大幅增加,工行虽然同时增加了贷款减值的计提,但为了确保净利润不产生较大下滑,不得不使拨备覆盖率下滑至150%左右。这相当于在危机时用掉了过去的“存货”。这才勉强使当年归母净利润增速维持在0.5%。

6. 那么如果工行不做这些调节,工行的真实情况会是怎样呢?我调取了2008年至今的财务数据,并假设不良贷款=逾期3个月以上贷款+重组贷款;拨备覆盖率始终维持在150%。结果是这样的:

聊聊银行_第1张图片

图中橙色的线条是我们现在看到工行每年的净利润增速,而蓝色是假设不经调节下的净利润增速。明显可疑看到蓝色的波动更大,橙色更加稳妥。如今工行已经度过2015-2016的困难时期,又开始新的一轮“储粮”周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