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等待

我拿出包装盒里的雨伞,随手把包装盒放在了一边。它是三棱形的,哥哥拿过来,把胳膊插在了里面,跳来跳去,哈哈地耍着。妹妹看见了,也闹着要。哥哥不给,她就夺。

“那是哥哥先拿到的。你要等着哥哥不玩了,你再去玩。你要等待。”

妹妹不乐意。听我这么说,嘟着嘴跑走了。

我这样说,是在孙瑞雪的《爱和自由》里学到的。如果我没有看到这本书,我也许会说:“你是哥哥,你要让着妹妹。”

哥哥凭什么一定要让着妹妹呢?如果有一天,妹妹先拿到了一样东西,哥哥也想玩,是不是哥哥也可以去夺过来呢?哥哥肯定能夺过来,哥哥力气大嘛。

我印象里,在小时候就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我是家里老大哥,和弟弟发生争执的时候,妈妈偶尔会说:“你要让着弟弟。”当妈妈这样说时,我是很羞愧的。爸爸外出做工,妈妈除了照顾我们三兄弟,还要应付繁重的劳动。我是家里的老大,她自然想要我承担些照顾弟弟的任务。在我和弟弟起争执时,妈妈那样说,是理所当然的了。有时,妈妈说的重了,我也感动委屈。

当时也怪妈妈,现在想来,我如果还能认些字,去书中寻找内心疑惑的答案,那也是母亲没有熄灭我求知的欲望。为此,我要感谢我的母亲。

“有时有的儿童会去抢另一个儿童的教具,这时应给他建立的概念是谁先拿到归谁,其余的人必须等待。把‘等待’的概念给儿童,因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发现等待带给孩子的益处是惊人的,孩子因为学会等待变得能够处理许多问题并从而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习惯。”(P104)

“如何对待别人的东西呢?老师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儿童自己的东西也必须受到尊重,包括分享。儿童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的话,任何人都没有暗示、强迫孩子把东西给别人的权力。也不能用夸奖和赞赏来刺激孩子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因为儿童此时正是感觉自己私有财产的敏感期,强制儿童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就意味着孩子去强行拿别人的东西。”

“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不松手,老师应当告诉他‘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如果他不听,老师就要强行取回并还给别的小朋友。不必讲大道理,可以允许孩子哭一会儿或生气。但经过几次这样的事情后,儿童自己就会总结出别人的东西是不可以拿的。成人用语言来教育儿童没有太大用处,但在动作的过程中儿童会自己形成自己的经验。”(P105)

第二天,哥哥和妹妹趴在桌子上玩。哥哥看见了妹妹的量角器,那是她的老师奖励给她的。哥哥想拿走量角器,他努力说服妹妹:“你现在还用不着,你要到三年级的时候才用得上。”妹妹对哥哥的话不太确定,但是她不想给哥哥。哥哥生气了,想去夺。妹妹把身子压在桌子上,护着他的奖品。

“那是妹妹的东西,她可以给你,也可以不给你。如果她不给,你不能抢。”

“这样太麻烦了。”哥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儿子体会到这样做的麻烦,是因为他在以前没有形成私有财产的概念。依靠强力解决问题是很简单的,但留下的隐患也是最大的。

我问他你去大街上买东西能不能抢,他不说话。

“有警察的。”妹妹在旁边搭话。

哥哥不说话了,他在思量着下一步的行动。他慢慢地回到了自己的书桌前,拨弄起自己的小玩意。

孙瑞雪说:“成人用语言来教育儿童没有太大用处,但在动作的过程中儿童会自己形成自己的经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