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阅读课14:《十万个为什么》

默默阅读课14:《十万个为什么》_第1张图片


最先知道《十万个为什么》,是在初中时代,看着书店里一排上十本红色的封面,翻看了一下,都是些枯燥乏味的生活科学,便丢在一边。

后来在花鸟市场再次遇到这套丛书,我也没太在意。

这套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青少年科普读物,50年来,这套书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


昨晚,在电脑上看到苏联作家米·伊林《书的故事》,读来非常有趣,才知道他才是《十万个为什么》的老祖宗。

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十万个为什么”这个现在已经被国内广为采用的书名,最初是由伊林取自英国作家卢.吉卜林的一句话:“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当时的《十万个为什么》仅5万字,那是一本“在屋子里边走边写的书”。他会把简单的问题想得津津有味,讲得津津有味。

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在《人民日报》上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这样16个字来概括伊林作品的写作特点。

刚好我带的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快乐阅读吧’挑选了一节,里面有“可是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哔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而不向屋里冒?……’“或者问你:水为什么能灭火?我的一位熟人回答说:‘水能灭火,因为它有湿又冷。’可是煤油也又湿又冷,你倒是试试用煤油来灭火吧!不,你还是不试为好,一试就得报火警了。”

你看,很有趣是不是?!


不得不说,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把科学和文艺结合的很巧妙,而且继承了俄罗斯栔科夫等的幽默风趣。


【附】第一章自来水龙头

大约在三百年前,即便是国王也不认为每天都应该洗一洗。在法国国王无比奢华的寝宫中,你可以找到一张大床,这张床如此之大,如果没有一种特别的工具——“铺床棍”来帮忙的话,简直就没法铺;你可以找到一顶华丽的帐幔,挂在四根镀金的柱子上,就如同一座小型的神殿一样;你还可以找到价格昂贵的地毯,威尼斯产的镜子以及做工精良的时钟。然而,不管你在这里怎么找,你都无法找到一只洗脸盆。

……

床上挂着的华丽帐幔其实并不只是为了美观,更多的是为了挡住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的虫子。在某些古代的王宫里,至今还保留着那种防臭虫的伞。即便是在王宫里,臭虫也多得是。

帐幔对防臭虫起不到什么作用,在它的褶皱里,臭虫过得还是很舒服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默默阅读课14:《十万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