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视界129|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

论语新视界129|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伯夷、叔齐是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但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未继位,两人先后出国前往周国并相遇。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子贡曾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论语·述而》7·15)

这是卫国发生内乱时,冉求问子贡的话。子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伯夷、叔齐之事问孔子。卫君是卫出公姬辄,卫灵公的孙子,他的父亲因谋杀灵公夫人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姬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

纣王是当时的殷朝国王,而周只是一个邦国,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是以下犯上的行为,因此扣马谏阻。后来未能劝止,于是在首阳山以野菜为生,但他们认为这是求仁而得仁的行为,没有什么可怨恨的。

“求仁而得仁”表现在哪里呢?孔子认为,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论语·微子》18·8)

这里的逸,不是散失、遗弃的意思,而是“隐逸”的意思。“逸民”与“隐者”不同。“逸民”,是指出身贵族而又避世的人,而“隐者”一般是指出身平民但不尽仁义,自立于人群之外的人。

孔子认为,伯夷、叔齐是被隐逸的人,是贤者。这两个人,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论语·宪问》14·37)

因此,孔子说,贤者逃避乱世,次一等的躲避乱地,再次一等的看到别人的脸色不对就避开,再次一等听人家说话不对劲就避开。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哪七个人呢?就是《论语·微子》第8章说的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既然“求仁而得仁”,那他们心里还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5·23)

因此,孔子认为,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计较过去的事情,心里也就没有什么怨恨。

《季氏》篇第12章记载说,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论语·季氏》16·12)

根据“其斯之谓与”的句式,本章的内容应该有缺失。至于缺失了什么,我们可以不去管他,但这一章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伯夷、叔齐的行为是受到了人民的称道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新视界129|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