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闹海

五月读书小记

已读: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茶花女》

《哈姆莱特》

《春风沉醉的晚上》

《生死场》

《呼兰河传》

《台北人》

《温莎墓园日记》

《朱生豪情书全集》

《云雀叫了一整天》

其他:

《色戒》;

《唐顿庄园》第1~3季+圣诞特辑1、2;

《摩登家庭》第8、9季;

《东之尹甸》;

《中邪》;

《昆池岩》。

《我的英雄学院》漫画184话、第三季。


完全读不走的原因,大概是补剧占太多时间。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补课。

《茶花女》,重读。

《哈姆莱特》,“三思而行;对人和气,勿过分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用钢圈箍于灵魂之上……”对雷欧提斯这段箴言和哈姆莱特“梦想不过是影子,野心是影子的影子”,每看一次,心口念一次。

《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写得最好的还是景物。“料峭的春寒,于东方的残夜”,“并且天空的蓝色,总带着一种很淡很淡的白味”。很淡很淡的白味这七个字,从未在别处见过。5.19

《生死场》,生死交叠十年间,女人的悲惨,男人的愚昧。女性的细腻和胸臆;不成熟的,也是朴质的。5.20

《呼兰河传》,原也悠然自得其乐的人物因愚昧而自食其果。愿意忘却又不忍轻易忘却的,莫过于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

《台北人》,十四篇小故事,一切皆空的思想。不紧不慢,细细雕琢,没有振聋发聩的字眼,却总是感到无可奈何的凄艳。停留于过去不肯展望未来的人,陷入迂腐和悲哀的澡泽。假设“性欲、暴戾,逃不出这些先天性的冤孽,就无法左右命运”的文学批评存在,含沙射影。

《温莎墓园日记》,小说如散文。只是相比小说,散文更甚。我想他这个人会比他笔下的一切要有趣。5.28

《朱生豪情书全集》,真是痴情,倒不信服了。如先生说的:对于艺术的理解力的深浅,完全资于个人的素养,依浸润的程度的深浅而定,与天才无关。

《云雀叫了一整天》,《甲辑》稍逊色,《乙辑》倒是提神醒脑。而读者也无须在意诗文本意,欣赏的多是《从前慢》里往来间无需多言心口自省的默契了。6.2

======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对于艺术(有具体物象,或是概念模样)、现实世界(外化物),势必是能带给人有所感悟/感觉/感受的。

提到民族情感,能够勾起作为中国人情感共鸣的建筑,脑海里浮现的并不像紫禁城那样的horizontally impressive,但山水会。中国的山水,那些氤氲的雾霭、草木生长的灵气,总带给我微妙的感动。山麓代表了某种东方情意。

最爱的《唐顿》,是11年圣诞特辑。第三季后剧情每况愈下,更无比怀念热闹的大团圆了。唐顿里的老奶奶,巧舌如簧==惊讶于华丽的服装,看到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看评论知道是麦格教授的扮演者,愿Professor McGonagall长命百岁,毒舌又睿智的老奶奶。

打卡太麻烦,也不喜欢断断续续的写片段式的感想。读《木心谈木心》时,这种想法异常强烈,虽是“文学回忆录”,记忆的东西却不能实打实地完全记下来,我想先生也不会赞同这样做。但又十分理解,记得大一每一堂文学课都恨不得把老师说的逐字逐句写下来,大概是有种警示或点醒的感觉,那些连亘在字词中的启示、那些起承转合间的灵活妙用,每每想起总有种说不出的动力在小小的激励自己,大概是字词本身具有的魅力,所以会难以割舍。


“疑(うたが)うくせに,日々(ひび)の感動(かんどう)震(ふる)えたい。”

——尽管怀疑,

      却渴望为每天的感动所震撼。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哪吒闹海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哪吒闹海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哪吒闹海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哪吒闹海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哪吒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