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甩这么远,竟是因不懂这阅读秘诀

最近参加了一门写作课,就是跟着书评大V学习写书评和说书稿。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冲着每篇数千甚至万元的稿费,参加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但交稿件作业的人寥寥无几,就算样稿过关,推荐签约成功,也不时有人因书稿质量和数量不达标,造成违约,反倒而要交罚金。

老师几乎每天都在要群里重复(咆哮):

输出必须先有效输入,要把阅读课作为重头戏,阅读速度必需过关!提升阅读能力是写作课最首要的目标!

一向自以为是的我,写起听书稿来落笔维艰,只好老老实实地准备了6本有关阅读的书。

没想到,阅读的水这么深。

没想到,一蹚水就停不下来。


壹 没有阅读速度,写作者拿什么月过N万

《沟通圣经》:快速读书

现代人的时间被分割得很细,工作、生活、健身、娱乐、亲子......能用于读书的时间非常有限。按每天一本、每周一本、每月一本这样划分,天长日久累积下去,认知差距是相当巨大的。

硅谷传奇埃隆马斯克,在商业王国的不同领域闲庭信步,光电动汽车特斯拉公司市值超200亿美元,从有关访谈传记资料中可知,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每天要读2本不同领域的书,如果普通人一月读1本,他却能读60本!

不举那么高大上的例子,仅想在各听书平台签约,就得满足一条硬规:每月供稿2篇或以上。但若是样书都读不完,拿什么写稿、月过N万?

英.尼基 .斯坦顿所著的《沟通圣经》是一本经典的工具书,内容包括了听、说、读、写全方位的沟通技巧,其中在实用性阅读那章,侧重阐述了提升阅读速度的技巧。如果你有志于“一天读一本书”,这本《沟通圣经》能提供入门指导。

一、提高阅读速度

1、提升读书的辨识广度。通俗地说,就是如何一目十行。

辨识广度即看书时,每次注视对焦或辨认的字数,它大大影响一个人的阅读速度。如果注视一次只吸收一个字,读起来肯定慢,同时容易分神;如果注视一次就可以看一行以上字,那他的辨识广度就很大,理解起来也更轻松。

提升辨识广度的自我训练方法:指字。

即用手指或笔以稳定的速度,随着页面上的每行字一路指下来。多练之后,渐渐把速度加快,再增加到每两行指一行,每三、四行指一行。

2、不要默读。在口里或心里默读的习惯非常影响阅读速度,这需要有意识地刻意警觉,如果有默读的现象,那代表阅读速度一定不快。(此刻可以检查下自己,是否在喃喃自语.)

3、让自己舒适。无论是姿势、光线,还是眼睛视力都会影响到阅读的顺畅度。还有,一口气连续读好几个小时,并不如多次短暂的休息后的阅读效果。

4、积累词汇量。如果总碰到不熟悉或不理解的字,阅读速度必定会受影响。想增进词汇量,除了广泛阅读,还可以用“一周一词”的方法,就是每周选一个不太懂的字词,有意识地多用或分享它,时间久了就能积少成多,除了能有效减少阅读障碍,也为写作储备了更多词汇。

二、提高阅读效率

一)确定阅读的优先级:通过看目录、介绍和评论等,先了解整体内容和结构,将内容分类:

必要的,先读。

有用的,找时间看

放弃的,不再关注

比如近期我读本书《沟通圣经》时,先浏览了目录,确定第12、13章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是要先读的,其他的章节暂时放弃。

二)确定阅读的优先级方法:

1、浏览:浏览目录或小标题找出与阅读目标有关的关键词,确定要读的章节。

2、略读

A、掌握在读章节的段落主旨。通常段落的第一二句或最后一句是该段的观点。如果把各段主旨句联结在一起,基本能体现作者的核心思想。把段落主旨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就可以写出原创书评了。

B、重视标记。一些明显标记,如同交通标志,提醒你应把速度慢下来留心读,跟随这样的文字路标,能快速GET作者在书中力图要传递的信息,更有阅读效率。

视觉标记:粗体字、编号、斜体、划线等。

语言标记:第一、首先、例如、另一方面、但是、因此、最后、所以等等。

三)遵守略读规则:

1.以最快的速度读

2.遇到有趣的地方,不要停下来。

3.先读标题,目录和总结。

4.重视文章的第一段,

5.读每段的第一句,了解段落主旨,之后的解释等细节等有需要再回读。

6.尝试把每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按照逻辑顺序连贯起来。

7.结尾的部分是总结,应放慢速度完整读。

三、 SQ3R阅读法

SQ3R由5个步骤的第一个英语单词组成。

1纵览(Survey) 即浏览目录或索引部分,找到要阅读的部分。

2问题(Question) 让自己专心阅读的方法,要带着问题去读,比如主题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论据是什么?

3阅读(Read)  先略读确认每个段落的主题,再回读原来略过的支持主旨的例子或细节。快速读两遍,比慢慢读一次更有效果。

4回忆(Recall) 试着回忆书中的论点和主旨,写下来。如果想不起来,那代表还得再读一遍了。

5检查(Review) 最后快速检查前面四个步骤,把遗漏的内容补充到笔记中。


贰 读书无需强迫坚持,只求爱在当下

《高效能阅读》:专注是王道


花一点点钱买书,就可能得到别人数十年呕心沥血得来的经验,读书真的是“便宜得不可理喻”的投资。但很多人拿起书就打瞌睡,书成了万灵的安眠药。

你睡不着,只因为读书少?

---书表示:这个锅我不背

因为小时候有过被强迫读书的经历,再加上读一本书所花时间不扉,甚至有人见书皱眉,敬而远之。

被甩这么远,竟是因不懂这阅读秘诀_第1张图片

怎么破?

那就先读读日本学者原尻淳一所著的《高效能阅读》吧,为给落后生增加勇气,作者第一章就慈祥地公告了“读者权利十条”:

不读、跳读、不读完、重读、不择书、

可以哭、不择地、选读、朗读、默读

一、改善与书的关系

我读书我做主。读书是自由恋爱,绝不是包办婚姻。其实,世上不存在现在必须要读的书。我们读一本书,不必拘于书的名气,作者是谁;可以仅读想读的那部分,不用每个字都要从头读到尾;读不下去的,没有意思的时候,就立刻马上停下来。就像恋爱一样,不要强迫,也不要忍耐,要等到真正的缘分来了,再高兴地亲密接触。

所谓缘分到了,就是一个人已经有了内在动机的求知欲望。热情,是读书的主引擎。无论是出于兴趣爱好或好奇心,还是工作中需要某技能,读着自己主动想读的书,心中会充满认知的喜悦。

如果一开始对书,不是特别有亲切感,可以绕下道,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以及趣闻轶事等等。对于作者有着深入的解读之后,对他的作品也容易产生浓厚兴趣。

二、培养读书专注力

有意识的选择特定的环境,设定特定的读书时间,自我暗示将读书仪式化,才有良好的效率。比如说,在咖啡厅坐40分钟,读一本某某书;在地铁上15分钟,读某本书。

专注力非常集中,就能沉浸在伊恩时间点内。(伊恩时间是指精神集中、某种创新或灵感出现,仿佛停止了的时间,而另一种能用钟表客观测量的柯罗诺斯时间,就是我们每天奋战的24小时。)

高注意力情况下读书不但速度快,记忆力也会加强。现在很多著名的大咖都会在早上固定一个时间读书和写作。这是因为早晨醒来,大脑开始高速运转,精力非常的饱满,非常适合用来完成充满创造性的工作。

充分用好这种时间,是天才学者的习惯性技巧,所以,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已成为一个阅读者或者写作者的灵魂标签了。

三、增进阅读体验

读书人不是苦行僧。为保持持续的阅读动力,得打造一个方便舒适的阅读环境。无论在哪里----餐厅,书桌,厨房,客厅,甚至卫生间,都可以备置好书架。图书角升级为图书室,为久坐者设计的科技感腰垫、坐垫、和座椅,都能够让身体更舒服,帮助加长番茄钟时间。

四、掌握速读技巧

现代人的时间都很金贵,有些阅读是功利性的,人们希望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涉猎大量资料,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带着目的速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原尻淳一教授给我们介绍的速读四流程,是他通过大量阅读,吸取“影像阅读法(PhotoReading)”、”三段火箭读书法“等总结出来的毕生绝学,自成一家,简单易行:

1、检索:浏览目录,把握结构,找出要跳读的部分索引。

2、标记关键词:在要跳读的章节,关注标题、黑体字,挖掘出关键词,并且作好标记。

3、仔细阅读:快速、多次、精读关键词附件内容。

4、做笔记:分析自己与作者的想法是否一致,有什么创意,记在书上。

五、结合垂直阅读与水平阅读

垂直阅读,即在擅长的领域,系统深入打造职业专业技能,然后用主场的思维看待一切情况。不同领域的探索阅读,称为水平类比阅读。

如何看待现有专业和想要新了解的领域,可以参照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公开的谷歌公司投资基比:70现有服务:20周边服务:10未知新领域。

我们知道,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是小提琴爱好者,朱道庸是漫画家也懂得儒释道的精髓,学科之间的渗透,使得他们的思维更发散和丰盈有趣。

先沉下心来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垂直阅读,再转辗不同领域,就能洞彻相关知识的本质,使知识结构立体化。

六、信息的取舍和积蓄技术

不能为产出服务的阅读,都是肤浅的阅读。写作者的素材与灵感的来源,大多已存在于阅读数据库中。很多人光是对数据库进行重新编辑,就能完成其著作里约八成的内容。孜孜不倦地创建数据库,就好比燕子垒巢,过程中就看得到幸福的结果。

任何人都可以用智能手机迅速构建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可将读书所得的名言、杂志信息等,所有碎片信息建成数据库,通过标签时间轴进行管理,现在的印象笔记和有道云笔记等,储存功能都很方便。当然,也可用纸质笔记本将信息结构分组记录,比如:A读书日记、B考察日记、C照片等。

数据来源举例

1、读书时养成标记关键词句的习惯;看到有趣的句子,就在边上写下觉得有趣的理由,备作读书笔记。

2、过期杂志报纸扔掉前,剪下与输出有关的资料,包括结构范本、论据材料、设计范例等等。

3、关注特定的个人社交媒体,观察其行为规范围绕的轴、兴趣天线的新指向,第一时间获得最新信息。

为搜集资料,在写《高效能读书》之前,原尻淳一先生读了100多本有关阅读的书籍,当然,这100多本还是他通过速读检索出来的一部分。

毫无疑问,真正地带着目的与兴趣读书,学以致用在一个领域深耕,必然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读完能分享,才算真懂得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笔记读书法

很多人喜欢标榜自己一个小时读一本书,这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能记住和理解书中的知识的,恐怕就很少了。大多数人读完不久,就又还给作者了,不,应该算还给虚空了,因为,他大概也记不起作者的名字。

就好像一夜情,一分开,便相忘于江湖。

达.芬奇说过:“开始做事前先考虑最后。”

只有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的人,才会抱着认真的态度,从点滴中了解和感受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这需要保持一定的觉知。

以能分享和活用为目标去读一本书,才会带着清醒的头脑,去看清书的架构、特点;确认主旨是什么、怎么做才能为已所用。

那么,如何才能让书“融入你的身心,变成你无形的财富”?让我们来学一学日本学者奥野宣之超实用的“笔记读书法”。

他的著作《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分享了如何用一本笔记本,一条龙全部搞定选书、买书、读书、写笔记、活用。从2016年月第一版起,到2017年9月,短短时间,这本书己经11次重印了,其实用和有效性可见一斑。

一、笔记本一元化

即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和笔,把读书的相关信息,选书、读书笔记、日常随想、灵感等等全部记在其中,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本笔记不是"读书专用",而是写什么都可以,平时的想法、各种信息记录等,每天都写点。

这好比做一大桌菜,平时呢,将所有的菜料碗勺等,归放一个大收纳箱里,等做菜时,就不用进进出出里屋外房地找东西了。

一元化笔记本要素:

1、按时间顺序记,每次笔记加上时间

2、一本笔记本可以记任何内容

3、可以用各种方法记:速记、略记、粘贴、划线

4、坚持写笔记,养成习惯

二、笔记读书的结构

一)利用笔记选购书

1、将平时所思所想记在读书笔记中。平时对一件事很关注、感兴趣,就马上记下关键字主题。比如哪位名人的发言引起你探索的冲动、工作中要学什么、还有友人或媒体推荐、新电影中的某个镜头线索等,有什么疑问、小灵感都记下,哪怕只记“我想读关于***的书”,只要我们的愿望天线触碰到了什么,就不要放过,及时收到笔记本中来。

这样,我们买来阅读的书,都是自己平时就很渴望看的,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热情主动读书,边读边体验着”竟然如此“的收获感,也根本上消除了”不愿意读书“的症状。

2、制作购书清单。根据笔记本所记的信息,整理出购书清单,书少可记在本子的最后一页,书多则可用A4纸制作打印出来,另贴上去。指着书名购买,直奔目标,效率不要太高哦。

比如,我们想读有关“时间管理”系列的书,那么平时就会搜集罗列购买清单:《番茄工作法图解》《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高效的秘密》《尽管去做:无压力工作的艺术》《思维导图》等。

想养成好习惯,会列出《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微习惯》《习惯的力量》等,它们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比单独读一本书的收获大很多。

二)利用笔记读书。

为了能分享而去读书,专注认真的态度是自然的,为了记住和理解书的宗旨,读书方法更重要。奥野宣之重点推荐了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用笔摘抄让自己心动和有共鸣的语句,然后写下自己当下的想法,让读书笔记,成为写书评的重要素材。

葱鲔火锅是以葱和金枪鱼为材料的料理,其中的葱不是调料,而是菜料。以此来比喻摘抄与评论并存的关系,既恰当又有趣。

读书笔记内容:

1、三要素 首先,写下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三要素。

2、摘抄  对,把对自己特别重要的内容,用笔抄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写就是再次记忆,这与在网上复制储存效果绝对不一样。因为是抄写,旨时费力,所以读书时会认真思考、严格筛选内容,无形当中重读了好几遍重点。

摘抄流程:

1)通读 把认为有价值的页折角。

2)重读 把折角页重读,如果认为好,把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3)标记 再重读折了两角的几页,把值得摘抄的内容作上记号。

4)抄写 把记号内容抄到读书笔记本。

3、评论  在摘抄下写出自己的心声、感受、想法。如果当时不方便,也可以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划重点关键词的边上。

当然,我们是书的主人,而不是仆人,不要被书牵着鼻子走。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写下自己深有感触或全新认知的句子,那才是对自己有用的部分。

三)活用读书笔记

做笔记是吸收积蓄的过程,为的是产出新的食粮。活用读书笔记,甚至可以撬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的手稿《大西洋古抄本》包罗万象,有素描笔记,还有数学、天文、动植物、建筑、军事、物理、光 学、马的研究等等。

在6000页手稿中,尽数保存着他全部的科研成果,爱因斯坦认为,这些留给后世,用来创造至宝的信息,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很多人会说,我不是天才伟人,不知道怎么写,写不出什么灵感来。其实,天才也是在99%的坚持之后才有1%的灵感的,我们应该接纳自己当下的不成熟和贫乏,哪怕简单的写下“真棒啊"、"虽然说不清楚,但心情很激动",关键要坚持写下去,一次笔记,没有什么,但若是长年累月坚持练习,从量变到质变,威力不要太大啊。

将信息重组,就可成为创新,现在简单摘抄和评论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今后产出的源泉。

读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只叹相见恨晚,笔者立马就备好了一本“一元化读书笔记本”。



肆 真读书:学以致用,马上行动

《实用性阅读指南》

查理·芒格曾经这样评价过巴菲特:

“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房间,扑面而来的是满屋子的书,办公桌上、沙发前面的小桌上、卫生间的椅子上,所到之处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最突出的是,他简朴的睡床上,竟然一大半堆满了书。

纵观天下,人中龙凤,几乎都是读书大王,但是,并不是每个读书多的人,都有所成就,要不何来“两脚书橱”和“书呆子”的说法呢?

我们都知道,赵括从少年时代起,就熟读兵书,善谈兵法,但只能“纸上谈兵”,长平一战断送了赵国四十万大军。

著名的“读书人”孔乙己先生,会向小孩子子炫耀,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却衣衫褴,落泊得在街上讨酒行乞。

怪不得叔本华宣告反对死读书:读书不思考,只一味地记读,就像经常骑马坐车的人一样,必定会减弱本能的步行能力,最终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读书不只是为了求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启智能;读书不应只在求得学问,更要身体力行。古往今来的,贤人能臣无不重视读书之应用。

毛主席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朱熹主张读书要切已体察,“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

孔子认为:“君子学以致其道。”、“讷于言而敏于行”,“学”是为了“行”,而且“行”是首要的。

那么如何跨出“行”这关键的一步呢,日本学者大岩俊之在他的《实用性阅读指南》中,给出了自己的实战指导。

一、如何记忆书中精华

1、读书笔记取其精华。别把读书当成人生的全部,只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A记笔记 检索、找出重点关键词、作出标记(折页、画颜色、划线等等)。提炼完要点再进行记忆。

b画思维导图 仔细通读全书,掌握全书的基本层次结构,然后再对着做了很多标记的书画图。

2、反复阅读,巩固效果。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人的大脑天性喜欢遗忘,只有反复的次数越多,才能记得越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如果不主动反复记忆,只消一天,就会忘记大部分内容,只有通过重复,记忆才能慢慢牢固。

3、以教促学。以教会别人为目标而读,再将读过的内容说给别人听,或是写书评读后感,都能以教促学。

二、付诸行动的方法

文要醒人方为贵,读过的书,学到的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算真正发挥了作用。

一)确定读书的行动目标。即读完书后具体想要做些什么?何事、何时、多少?具体用数字表示出来。

以笔者读提升阅读能力方面的书为例,最主要就是为提升阅读效率,以满足以后平台签约之后的写作速度与数量。

何事?写说书稿

何时?1个月后

多少?每月2篇说书稿的速度。

二)用五感去感受想象,达成这个目标之后,会看见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

比如,我想象自己阅读速度很快,能有效提炼书中的主旨,平时也积累了很多素材,知识结构系统严谨,发表在平台的文字有思想有个性;感觉自己的认知思维得到提升,内心更强大,更自信。

三)确定现在的状况,与行动目标之间的差距。如果最好的状态是百分之百的话,现在是百分之多少?

现在与签约目标之间的距离大约80%吧。

四)为了填补差距,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怎么做?为了记住书中的要点,每本书都记笔记、画结构图、写出书评。

和谁做?自己一个人。

在哪里做?在家里窗前的书桌。

何时完成?一年内x月x号前完成。

五)目前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做完的结果是什么样?

从明天起,把细分的行动事项列出来。

大岩俊之先生读《人性的弱点》,开始主动记住别人的名字。

读《思考致富》,像写晨间日记一样,将目标写在纸上,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读一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目前最想做和在做的,就是根据读书笔记和导图,把书评写出来。


伍 向经典致敬:

《如何阅读一本书》

市场上有关提升阅读能力的书很多,但经历数十年时光洗礼多次再版的只有《如何阅读一本书》,该书初版于1940年,被誉为“”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至今历久弥新。作者之一莫提默.J艾德勒曾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以《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天下。

这本书偏于论文形式,可放在靠后读。

阅读对象:不求上进的人请绕道

我们常听见一些家长叹气:孩子只看一些口水漫画书,一点长进都没有!

其实成年人也喜欢刷网文。为获得资讯而进行的阅读,不需要用脑子思考,看过的东西大都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之内,哪怕运用了记忆力,记住了那些资讯,也仅仅是记住那些字而已,时间白花花地流掉了,其实大脑并没有被启发。

《如何阅读一本书》一开始就指出:阅读是不一样的。

只有通过读一本书,主动的思考、主动的想象和发现,从低水准向高水准主动沟通、学习,从粗浅到深入达到提升自我,才是真正的阅读。

对个体而言,好书的标准是:能够让他的心智成长。

如果书的层次超越了个体的能力,就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否刚个体也不能够通过书成长。

心智和肌肉一样,如果不常用就会萎缩,想飞升上神,还得先练好“阅读”这把无形利剑。

本书的阅读对象,就是这类想增强理解力,增进阅读技巧,通过阅读向更高阶的写作者学习、获得新知和智慧的人。

因为真正的阅读是主动的,并且越主动效果越好,要求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读者想要接收、发现作者多少意图,就看他在阅读时有多主动和投入。

阅读的层次:

《如何阅读一本书》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

这相当于小学六年级之前的阅读水平,也就是说,阅读者至少能答出:“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第二个层次是检视阅读

这是精读前的筛查和准备,也称之为系统化的略读。

我们读书,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阅读超越我们能力的好书,我们能汲取到它的智慧,得到内在力量的支撑。而花费时间和精力阅读能力范围之内的书,的确是一种浪费。

在阅读之前,一定要把自己定义为“主动的,有阅读目标的、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即是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提问的习惯,然后训练自己知道如何精确地回答问题,这就是主动阅读的核心能力:确定阅读目标。

这个层次的阅读目标,就是从表面上去观察:“这本书在谈什么?他的架构如何,包括哪些部分?”

由上可知,检视阅读既可判断某种阅读是否到此为止,也是第三层次分析阅读中很重要的一个预备流程。

检视第一步:略读。有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对自己有价值,下一步是否要深入的分析精读。所以要通过略图或者粗读,来了解一下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主张。

略读习惯的建议有:

1、看书眼、书名页、看序,研究目录页,出版者的介绍。

2、如果目录很大、层次不清晰,那么可以挑几个跟主题看起来息息相关的篇章来初读,或者把书打开,东翻西翻,读个一两段,甚至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3、读最后的结尾。最后一章一般会是作者的总结,

检视阅读第二步:粗浅的阅读。

在读一本比较难读的书,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的高度比我们高很多的时候,从头到尾不停下来,先读完一遍。不懂的地方不要去查证,也不要去思考,不要因有些地方看不懂,而受打击,记住:只要将全书快速读完。

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

如果把一本好书当作消遣小说或者镇定剂、睡前的安眠药,那完全是极度的浪费。读好书要有所精进,就要进得分析阅读。

首先还是要确定阅读目标,在阅读时提出并尝试回答的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通过什么样的细节,说了怎样的想法、声明或者论点?

3、说的有道理吗?真实吗?

4 、和我有什么关系?或者说我看完书以后,准备怎么做?

第一阶段 检视阅读

1)在开始读之前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这需要我们用到前面提过的第二层次检视阅读的略读:书名、副标题、目录、序言、摘要介绍及索引、出版者的宣传文案。

2)用简短的一句话,叙述书中的内容。

3)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按照关系与秩序,列出一个整体的架构。可用思维导图,心智图来表达。(可画写在书的最后空白扉页)

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 分析阅读

1)找出重要的单字,确认这些单字最精确的意义。

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指的“阅读”,共通的词义可以为“启发性阅读”,也是“用心智来阅读一本书”,也是“从不理解到理解”的一个过程。

2)判断作者的主旨,用自己的语言再重复阐述一遍。联想到自己所经历的相类似的经验与共鸣。通常主旨句之后会接上各种有关的论述

3)从相关联的文句中,设法架构出书的基本论述。即找出这本书重要的段落。从段落中挑选主旨句,然后整理前后顺序,组成线索论述。

4)找出作者的解答,即回答检索阅读第4点“作者问的问题”。

第三阶段 暂缓评判

在全面了解之后,再说出自己的意见:书中的知识不足或者知识错误,或者不合逻辑,或者分析的不够完整。

第四个层次是主题阅读

文化大师李敖先生曾介绍过他读书的方式:“我不是一本一本读的,而在桌上摆一排书一起读”。

主题阅读是就一个主题阅读好几本不同的书。主题阅读是最高的阅读层次,它包括了所有的阅读层次,也超过了前三个层次的阅读。

首先,针对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书目,以检视阅读来简化挑选出对研究主题最重要最合适的几本,在每本书的分析阅读之后,再进行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1、找到各书中和主题极为相关的章节。

2、找出关键字,了解主旨带领作者,和你达成共识。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自己建立一组词汇,确定不偏不移的主旨。

3、让各个作者针对一个主旨来提供回答。

4、界定议题:在议题旁陈列各个作者相同或不同的意见。

5、分析讨论:这和阅读分析中最后一个问题一样:这个问题是真实的吗?这与我何干?在这里分析要面面倶到,但我们并不需要预先设定立场,而是要尽量的引用原作者的原文来说明。

不同阶段的读书笔记

一、检视阅读之结构笔记

1、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2、整本书在谈什么?

3、作者是用怎样的整体架构,来陈述他的主题?

二、分析阅读之概念笔记

1、根据个人习惯,画底线、画颜色、标星号,把关键字和关键句突出来。

2、在空白处记下陈述某个论点的连读陈述的序号。

3、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将引起的想法或共鸣记下。书中的最后一页可以作为个人索引,将作者的主要观点记下来。

三、主题阅读之辨证笔记。

同时读好几本相同主题的书籍时,针对单一的主题,把所有相关的陈述和疑问列出。

阅读能力需要持续的练习

要想提升阅读能力和速度,无论是什么样的理论方法,读者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勤加实践。阅读是一连串的心智动作,就像滑雪一样,刚开始上手,笨手笨脚,又慢又容易出错。但是一个一个的单元动作练习得比较熟练以后,整体行动就能一气呵成,变得简单了。


陆《深阅读》:

    强强联手,谁与争锋

我这人一向好高鹜远,这一组阅读书单买齐了后,最先拿起是这本日本斋藤孝教授所著的《深阅读》,在睡前翻了一遍,并没什么深的感触。

但读完了几本有关阅读的书,再读《深阅读》,我竟然非常激动。经过了关于速读技术和心态的铺垫,这本书适时地激起了我的勇气与激情,去翻出尘封已久的世界名著等各类难啃的大部头。

年少时读得最多的书恐怕是琼瑶女士的爱情系列。它对我没有难度,就像是“安定剂”,令人怡悦而平静。就像现在偶像剧一样,无论中间有什么情节变化,我都能预知到结果,所以在情绪低落时,读这类书解忧,相对以醉酒的方式,要平和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快餐网络小说有一定市场也是理由充分的。(情绪控举凤爪赞同)

但悲秋伤春总要过去,人们从情绪中解脱出来,常常是通过阅读更高层的书籍。

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皆由书籍得以传递,通过阅读传承和发展。

虽然现在,网络就像信息海洋的表层,掺杂着浊水,漂流着无以计数的各类资讯,触目可见的信息,爆炸般漫延。

但水底,深藏着人类智慧的宝贵清流。我们通过深阅读,向下深潜,就能汲取到清流的无限力量。

一、想走得更远,先向经典作品奉上膝盖

如何才能在信息的迷雾中精炼出人类透彻的智慧,并为已所用?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读经典,读古典,读时间印证过的好书,达到认知能力跃升新境界的效果。

一)深阅读是与伟大的灵魂相遇

人类的基因99.5%完全相同的,但由于个体差异,基因的启动也参差不齐。接触一流的人物就是起动基因的一种手段。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科学家曾经做过一次实验,也就是把各种摆动频率不同的钟表,放在一起,渐渐地,到最后,它们形成了统一的摆频。

与一流的心灵接触,就是在交换能量。伟人的格言警句能启动我们的积极基因,弥补精神的荒芜。我们虽然真正接触一流人物的机会很少,但是一流人物的书,随时都能阅读。

读陀思妥夫斯基的《罪与罚》,相当于模拟体验另一种人生:从走投无路到重获新生。阅读,带给人们内在精神的成长。

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像在学习教养书。

读过凡高的传记,就不会再为小事而烦恼。

读过毕加索,才知道,“他只要花一个小时,凝别人的作品,就能完全抓住其中的本质,并活用你自己的画作。”

读爱因斯坦的《E=mc2_世界最著名的方程式》,才明白广岛原子弹大爆炸的前世今生。

一流的作家,无论维克多雨果、托尔斯泰或曹雪芹,都是功底深厚的文化大师。他们的作品在深度表现力,洞察力,认知力等各方面都能带给读者巨大收获,那些平庸的口水文根本不可比拟。

所有人都想成为作家的现在,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写作者漂亮的起点。

二、学贯中西:混血儿总是更聪明漂亮

不同事物的背后都有着本质的规律。深阅读不仅仅在一个专业领域深耕,而是聚焦不同领域,并且将不同领域的核心概念解构成最本质的原理,从一个领域创新应用到另一个领域。

一流的企业家,几乎全部都是书虫,他们要承担的压力,异于常人,但他们总是能从多视角出发,形成决断力和判断力。是多学科的深阅读,使他们成为专家型通才,将各学科的基本原理潜移默化,联系到工作生活中去,重新组织应用。

“日本资本之父 ”涩泽荣一将《论语》与自己的商业模式联结起来,还写出了《论语与算盘》的感想总结。

深阅读将不同领域的原则联系起来,让人们的思维于无形中进阶到多元复合的新高度,那个高度不仅仅是各种思维模型的简单相加,就像物理学中的临界质量一样,甚至可能聚变成核爆炸般的能量。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擅长不分学科,触类旁通的阅读,他以常人60倍的读书速度,涉猎科幻、哲学、宗教、编程、传记、物理、工程学、设计、商业、科技、能源等各领域,纵横科技界,互联网界、航空界、汽车界等,并颠覆了它们原有的竞争根基。

当我们以为移民火星只是科幻电影,他就已在按计划有条不絮地分步实施计划。

因为深阅读,他的目光才直抵事物的本质,更能获得精神力量,确定优先顺序,选择如何行动。

三、曲线救国,边问边读

虽然人类的思想,早已极其深澈,但有的经典作品过于厚重,晦涩难懂,很多人只是翻开一两页便从此罢手。

错过便是千年。

怎么办?千万不要“凉拌”!

1、避重就轻。就像追求心中女神会遇到冷眼一样,有些古典作品和世界名著,在某些时段看,确实很难以读下去。我们可以从周边的阅读开始,先读解读书、白话文的翻译,再不济读读漫画,也是了解的开始。

人们说读过《源氏物语》人生,和没读过的人生,在厚度上是有差别的。

林望先生翻译的《谨译源氏物语》,将古典风格和白话风格平衡的融于一体,简明易读;大和和纪女士创作的漫画《浅梦》,整体上忠实地再现了《源氏物语》原著,也是很出色的作品。有了这些阅读基础,就有勇气挑战原著。

阅读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确实很困难,但川宏先生所著的《新黑格尔艺术》,就能够从整体上轻松地把握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并且对他的原著,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引用。

2、边问边读。发现问题,是大脑主动思考的表现。如果读书时遇到作者或人物的提问,应用括号把问题括起来,然后寻找问题的解答。

Keith Holyoak是加大学心理学教授,世界类比推理顶级思想家之一,他建议人们无论是观察事物,还是在阅读中有的触动,都应问两个问题:

“我想到了什么?”

“我为什么会想到它?”

这两个问题将如同魔法般打破传统界线,锻炼大脑产生全新认知。



后记

初涉阅读,这几本书的内容各有侧重,也有重叠的地方,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专注力管理

1.拥有内在动机,即以目标导向去读书,如分享、应用、解决某问题。

2.以仪式感自我暗示。即限定好时间段,尽量沉浸于伊恩时间。

二、阅读能力练习

1.速读训练

2.记忆理解训练,如读书笔记等

3. 主题信息收集和数据库建立

4.加强学以致用的意识和练习步骤。

无论怎样,每读完一本书,都应简化到回答四个问题:

1、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书中重要的概念是什么?

3、你认为有意思有价值的金句是?

4、读完后,你想如何去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甩这么远,竟是因不懂这阅读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