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歧途》第二章读书笔记

一、社会阶层壁垒的打破

第一章讲礼崩乐坏,只有跟天子同姓的家人才能做诸侯的礼法失效,国君发现,原来分封到诸侯国的自己的兄弟才是最危险的。分封的诸侯们也发现了这一点,之前按照礼法封的割据管理诸侯国的大夫很危险。诸侯和大夫这两个层级,都是有土地、有人口、有军队的实力派,动辄就能不听上峰指挥,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这相当于枕头旁边安了一枚定时炸弹,国君诸侯夜夜不能安眠。

怎么办?

这个局面如同几位老铁一起创业,同甘苦共患难,公司逐步壮大前景可期,这时候有一个人想坐头把交椅,但另外几位合伙人是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在公司有人脉有威望,又碍于兄弟情,不好撕破脸。于是,从外面找个职业经理人,以“为了公司更好地发展”的名义一点点归拢权力,职业经理人是空降,在公司既没有人脉也没有威望,必须依靠拉他入伙那位元老。

这个办法战国时候的诸侯们也想到了。

从底层或者国外提拔人来治理封地,新提上来的人没兵没地,给工资就行,比大夫阶层好对付多了。

说起来容易,但那是战国,没有九年制义务教育,底层百姓都是文盲,治理国家行军打仗起码要识字会算数,这样的人上哪儿找去?

这个时候就显出孔老夫子的可贵了。他老人家广收门徒,所谓孔子有弟子三千,他的学生出身多数都不高,但学习的却是贵族的本领,即“六艺”。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能,为什么说“六艺”是贵族技能呢?

先看礼。虽说礼崩乐坏,但基本的祭祀等制度还是要维持,礼主要指祭祀礼仪;乐不用说了,配合着礼;射,指射箭;御,指驾车,在当时应该是驾驶马车;书,无论祭祀还是打仗,都需要能读能写相关文件,这是书;数,会算账,相当于懂点儿数学知识。

这样,孔老夫子相当于培养了上千名能直接做公务员的人,再加上当时百家争鸣,都努力培养自己学术派别的人才,国君和诸侯寻找职业经理人的愿望一下子实现了。

东周以来,天子地位逐渐下降,对诸侯国的控制力越来越弱,诸侯和大夫阶层的斗争越来越严重,在斗争中失势的贵族逐渐没落,诸侯沦落为大夫甚至更低一级的“士”(相当于底层公务员),大夫也沦为“士”,因此才出现了“士大夫”阶层,之前“大夫”和“士”之间是有严格界限的。

有人下来就有人上去,贵族的没落给了平民机会,这些受过“六艺”教育的平民开始成为公务员。他们多数来自社会底层,能跨越阶层就已经很满足,对土地、人口、军队没有太多追求,拿着薪水做公务员就行——这点契合了国君和诸侯找职业经理人的需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国歧途》第二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