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教育叙事系列之十三——《与虫共“舞”》教学始末】

【“我思故我在”教育叙事系列之十三——《与虫共“舞”》教学始末】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9.12.24  星期二  天气多云

        不知不觉中今天已经是第十三篇叙事文稿了,尽管自己的水平一般,但是当阅读着自己指尖流淌出来的一篇篇文字,品味着一个个细致的小故事,内心还是有些小小的激动的。不为别的,只因自己喜欢。         

        记得在一位友友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水平高才写,而是写着写着水平才能提高。自己没有这么高大上的宏伟目标,只是想做就去做了,如此,便没有了负担和顾忌。当一切成为顺其自然的事情的时候,反而一切事情更能够顺其自然了。

        上周四是我的组内交流课,尽管只是教研组内的常态课,可是大家在专门的时间、专门的地点来听课,自己还是做了一定的思考,做了一定的准备,力求以“抛砖引玉”的态度,和大家一起搞教研,共同学习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临近期末,老师们很疲惫,孩子们也很疲惫,在这样的师情和学情面前,我打算让这堂公开课变得“轻松愉悦”,而不是循规蹈矩的“正规正式”。

        上什么好呢?我思索着。

          打开课本,我看到了名著阅读的章节。好吧,那就来个“整本书”的阅读吧。曾经记得自己在上半年五月份的时候,就上过一节“群文阅读”的尝试教学公开课,现在再升升级,上一次“整本书阅读”尝试教学吧。恰好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下学期阅读精读书目是《昆虫记》,这也是一本孩子们很喜欢的书。

图片发自App


        首先,在决定了内容后,率先要做的就是阅读《昆虫记》,了解相关的信息。

        之前也间或地翻阅过,可是要想真正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开展整本书的教学活动,还是应该认真通读一遍。于是,我去了教室内的书架上寻书。结果,一下子翻出了四本不同版本的《昆虫记》。看着这些书籍,再看看书籍上的署名,内心瞬间感动了起来。因为这些书籍都是上届毕业的孩子留给我和学弟学妹们的礼物呢。看着不同颜色封面的书籍,心里更加坚定了尝试整本书阅读的信心。我将这四本书一股脑儿地都搬到了办公室里,决定自己先开始“与虫共舞”起来。

        翻看几本书籍,版本最早的应该属那本绿色封面的“六角丛书”(这是自己上中学时很有名的丛书呢),这是2007版的,接着还有黄色封面、红黄相间的版本以及浅黄色封面的版本,分别是2009版(两本,一本拼音版本,一本非拼音版本),2012版,如果再加上孩子们手中最新的2017年版本,那么即相当于十年内这本书的五个版本已经在手里了,那么这五个版本的书籍有什么异同点呢?这是我最先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每个编者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故而选入书本的内容也是迥异的。

        原著《昆虫记》一共十卷(又一说是十一卷,最后一卷是作者法布尔逝世后,别人根据他的科学观察笔记、札记等编纂的),叙述了一百多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可谓是众昆虫的“传记”,又因语言活泼诙谐,又可称之为“抒情诗”。目前,孩子们手中最新版本只有二十九章,是选取了《昆虫记》十卷文本中最有意思、最有趣的昆虫章节编纂而成的。

      于是,在对比阅读了多个版本的《昆虫记》后,我决定就将自己的课题定为《与虫共舞——<昆虫记>整本书阅读尝试教学》。虽然不同的版本因为编者不同,选入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多少不一,且每篇文本的长短也不同,但是各个版本当中昆虫的习性还依然是依照原文,因为这是科学嘛,科学怎能随便杜撰?

        这五个版本中,2007版和2017版适合初中生阅读,而2009版(两本)、2012版更适合小学的孩子阅读。2007版的六角丛书内容是最 “直接”的,开篇就讲述了“蝉和蚂蚁”的故事,而其他各个版本都是从“论祖传”的分析再到不同昆虫的介绍。

        无论哪一个版本,其主要译者就是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的陈筱卿老师。

        陈老师名声不大,但是他翻译的法国十六、十七、十八、二十世纪的名家名著却有多部——

          例如: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伊丝》;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4部;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纪德的《梵蒂冈地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6部;法布尔的《昆虫记》;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第三部;雅克•洛朗的《蠢事》;莫迪亚诺的《往事如烟》等。

        说起这些书名,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

图片发自App

        其次,在了解了关于《昆虫记》的相关信息后,正式开始准备课程,其实这就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阶段了。

        在这个阶段中,我先从名目繁多的知识内提取应该给孩子们讲清晰的内容,并且要求这些内容在内在的逻辑关系上得有一定的层次递进性,不但要各自完整,更要让这些知识彼此相关,从而形成完整的课堂结构。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确定了“虫父知多少”、“虫事知多少”“虫之方法知多少”以及“虫之情感知多少”四个板块,在这四个板块中,按照由浅入深地、由文本到方法再到情感的逻辑顺序,分别设计了关于“作者的了解、文本中昆虫习性的理解、作者写作方法的应用,以及作者在这部书中所要折射出的人生感悟”等等内容,形式分别附以“竞猜、抢答、阐述、讨论、练习、提取” 等多种不同的形式,以达到既能让课堂形式活泼,知识涵盖全面,又能联系语文教学的初衷、孩子们的学习实际,且能涉及到目前教改中一直提倡的“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目标”。如此一堂课的设计,看起来“乱七八杂”,但是无论那一个环节,哪一种形式,无一例外地都指向了《昆虫记》这本书里有趣的内容和名著中由“虫性走向人性”的作者的价值理念。更有甚者可以让孩子们在有趣地故事里,透过虫的生命,领悟到人的生命的可贵和短暂,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进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因为,一直以来,自己都坚信着“语文,是生活的语文,生活既是语文”的教学理念。低头思忖,人类和虫类又是何等的相像。

图片发自App


        再次,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力求做到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的阐述贯穿整个课堂,而自己则充当一个“穿针引线”的引导者角色,力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每一个课堂生成的精彩瞬间。

        尽管自己从课前的准备,再到课程的设计,然后才带着孩子们走进了课堂,可是那天上课前还出了一个小小的“插曲”。下午第一节课上课,早上利用课余时间在录播教室拷贝、试好了课件,一再向管理员确认无误,但是下午打开电脑后,课件消失了,当拿出备用课件的时候,电脑却不认账,于是在离上课三分钟的时候,又回办公室拷贝了一次课件,这才顺利开始了授课过程。呵呵,幸亏办公室在二楼,录播教室在四楼呀。下课后自己仔细想了想,应该还是自己的准备不够充分吧,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多动动脑子,考虑的周全一些。

          课堂按照自己的设计一步步顺利地运行着,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对于这部既是科学普作品的经典,又是文学作品的经典著作,学生也倍感兴趣。

        说到 “虫父”孩子们各抒己见,而且回答问题条理清晰;说到“虫事”孩子们更是你争我抢,偶尔还会发生争论;说到“虫之写法”孩子们口径一致,异口同声;说到“虫之情感”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联系到了自己的生活实际,由虫联系到了人类……很多的回答真的都是出乎我的意料的,而且完全都不是照本宣科的款款而谈,从答语中可以听得出都是孩子们对于这本书的真实感受和理解,聆听着课堂上孩子们的句句回答,我的内心很欣慰,这远远超出了我预期的目的,尽管开课就有小插曲,可是那又算得了什么呢?瑕不掩瑜呢。

        短短四十分钟里,我们真的“读”完了一本书,而且还是在孩子们各抒己见的氛围里完成的,自己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在偶尔的引导过程中问上几个孩子们不知道的问题,例如“蝎子毒对于昆虫的幼虫有用吗?”“萤火虫的发光的原理是什么呢?”等等,时不时地将孩子们引入到思考的空间,拉动他们的思维,敦促他们的思维细胞活跃起来。

        在课堂上,有一个问题的回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我透过这个问题不同的答案,洞悉到了孩子们的不同的性格特征。

        课堂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为什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孩子们各有各的答法。

        小鹏说:我喜欢螳螂,因为他的动作很敏捷……

        小双说:我喜欢蝉,因为她为了繁衍后代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且在蚂蚁抢夺她的食物的时候,她很无私……

        小菲说:我喜欢隧蜂,因为老年的隧蜂都在为家而奉献……

          小玲说:我喜欢粪甲虫,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世界的整洁……

          ……

        其实,这些孩子喜欢的昆虫身上,都有他们的影子。小鹏酷爱篮球,可不就是喜欢身手敏捷的螳螂吗?小双很善良,乐于助人,她就喜欢不争不抢有奉献精神的蝉。小菲是个雷厉风行的孩子,做事果断能够顾全大局,她喜欢着家族的缔造者隧蜂。小玲个性鲜明,敢为人先,她就喜欢能在一定“高度”上展示自己的粪甲虫……

        写到这里,我再次想到了那句话——言为心声。

        谁说课堂上孩子们的表达诉说的不是他们的心声呢?

        一节课结束了,从始到终,耗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翻阅书本,到查阅资料,再到设计程序,乃至最后的完成教学活动,我的感触很多,认识也很多。有对作品的慨叹,有对知识的渴望,有对孩子的新认识,更有对整本书教学模式的摸索和尝试。

        一节课结束了,可是不断探究学习尝试的愿望远没停止,也许在这其中我们才能真体会到教学工作辛苦后的“幸福”吧!

          与虫共舞,舞动人生……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思故我在”教育叙事系列之十三——《与虫共“舞”》教学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