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8年教训,要成为值得被“利用”的人

前些日子亲戚家的孩子来北京找工作,跟我讲述了一通他的求职经历,说每日投递简历上百封,但是得到面试机会的却少的可怜,打来电话的不是房屋中介就是保险电销,每每看到电话有陌生来电就很纠结,接了几乎都是不靠谱的工作,不接又怕错过好的面试机会,时间久了,慢慢对手机都产生了心理恐惧。

其实他的遭遇也从侧面代表了大批大学毕业生求职的经历,马上进入大学的毕业季,又有几百万的大学生走出向阳塔,踏进社会这个大熔炉中,虽然现在找工作的方式,相比我们那个年代来说,已经太方便了,我们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投简历要跑到网吧去投,现在有一个手机,所有的事情全搞定,还有很多垂直领域的招聘网站,APP的出现,方便了求职就业市场。但是这么方便的求职环境,却依然年年求职难。就像《后会无期》里的那句话“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换到求职中就是“知道很多求职方式,依然找不到工作”。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很多学生依然在使用一把钥匙开千把锁的方式找工作,走出校门前,网上搜了几个“美丽”的简历模板,贴上标准的证件照,以为万事俱备,拿着简历就去敲企业的大门。课谁知道自己精心准备的简历,连HR的脸都没见到,见光死的机会都没有。毫无特色而言的简历就这样一封封的飞进企业招聘的邮箱,也从此就杳无音讯了。

现在我们都在讲个性化,定制化,那这些走出大学校门的小鲜肉们,你在求职的时候,有没有定制你的简历,有没有有针对性的突出你的优势。每个企业每天都会受到很多的简历,你的简历和别人的毫无区别,仿佛流水线工厂出产的一样,那怎么才能让企业发现你可以值得“利用”的独特价值呢。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不同,每个企业的用人标准也不同,那你用一把钥匙去开千把锁,当你能够打开锁才说明你这把钥匙是有用的,但是你成功开启的几率有多高呢?面试之前有没有去查查面试公司的网站,有没有了解一些公司的业务产品,公司的发展规模,有没有调查一些行业背景,以及岗位核心需求。找工作和卖东西一样,要达到一个供需平衡,你要把自己成功卖给企业那么就得了解企业的需求是什么,把你的优势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共赢。企业招聘员工为了什么?是为了给企业创造价值,提高利润。你有什么能力能够得到领导的重视,从而去“利用”你的能力产生价值呢?

有人说我脚踏实地,有人说我勤劳吃苦,有人说我少说多做这就是我的优势。那这些褒义词在谁的简历里不会出现呢,这些都是职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是很难成为核心优势的。而要被别人“利用”的价值是你基本能力之外的东西,也就是你自己的独特优势。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台湾版的《杜月笙传》。杜月笙从一个上海滩的小瘪三到叱咤上海滩的三大亨之一,他经历了儿时的苦难后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所在,知道自己要什么,凭借自己的优势胆大心细,为人真诚,头脑灵活不断出击,主动创造被身边人“利用”机会,而非等待机遇降临。在被别人“利用”时,不但达到了别人的需求,同时也是自己的价值、能力得到认可的机会,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鲜肉们,找工作不仅是投个简历就等着HR给你打电话那么简单,瞎投还不如不投,像猪八戒撞天婚一样最终自讨苦吃。问问自己有什么能力能被别人去“利用”。如何换位思考,你是一个HR的话,你会不会给自己这个工作机会。

作者 | 卷毛佟

热爱生活并努力实践的85后

阅读码字/登山徒步/画画摄影/手工匠人/生涯规划师

不专业的斜杠青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8年教训,要成为值得被“利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