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理解,走出误区——谢晟洋第六周读后感

在第六章架构理解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应对可预料误解要有提前的认知。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平时在家中父母就会灌输学科知识,所以他们带着先前知识、已有经验及潜在误解来学习。这种误解,与困惑或心不在焉不同,通常来自先前经验以及基于先前经验得出的貌似合理的推论。因为误解会妨碍理解的获得,所以学习者必须认识并根除它们。作为老师的我们,除了讲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课后的纠错任务,一些很容易被误解的题目我们要适时提醒、引导,帮助孩子走出误区。

另外,我们要认识到可能不只有一种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将孩子教死,而是灌输多角度观察的理念,帮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一个无止境追求理解的过程,而不是片面追求结果、答案。联想我自己,有时我太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做会这个题目而把解题模式框死了,但有的孩子的答案和想法总会让我眼前一亮。从今往后,我要对一些孩子与众不同的想法给予肯定,让孩子有信心去学好数学课,说不定孩子的想法可能更容易被接受呢!

最后,作者到了“最好的理解要经受考验”。我们要做的就是与学生分享专家的理解和已经被理解的东西,以及作为老师的我们已经理解的东西。但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也是我们的职责。相信只要肯钻研、肯下功夫,这批孩子我一定能教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架构理解,走出误区——谢晟洋第六周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