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孤独

小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拥有一只自己的数码宝贝,神奇宝贝,哆啦A梦,或者有四驱兄弟里,那些有灵性的四驱车?

我有想过。

我的记忆深处有无数个模糊的碎片,在那些亮着星星的夜晚,年幼清瘦的我坐在电视机前的小板凳上,一边看着动画片,一边嘴里念念有词。那时我很小,小到心里没有考试,没有工作,没有压力,甚至没有钱的概念,我脑子里只有天使兽的翅膀,喷火龙的尾巴,四驱车的轮子。

那会儿有个很火的小玩具叫做电子宠物,大家都玩的都特别高兴,我存了好久的零花钱,最后找父母给我买了一个,我如获至宝,沉迷于这个白色的小盒子之中,盒子里面有我的神奇宠物,我可以喂它吃饭,锻炼它的能力,看着它一天一天长大。我还可以教它不同的技能,让它变得更加『强大』。我幻想着有一天这个丑乎乎的小圆球从白色盒子的黑白屏幕中跳出来,变成真实存在的伙伴,然后帮我写作业啥的。最后我拆开了这个机器,却发现里面只有一小块丑陋的电路板,我最后也没能把它还原。

后来我常常回想起对电子宠物痴迷的那段岁月,与其说这种痴迷是由于趣味,不如说这是人类基因中的一直以来对『孤独感』的排遣。我一直认为,人类作为这座星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是极其孤独的,我们编造天外世界,幻想外星文明,塑造神奇生物,其实都是源于作为『唯一智慧生物』的孤寂。人与人之间也是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理解的,你能说你完全理解谁?谁又敢说完全理解你?人类整体在孤独的地球上整体孤独,人类之间又因为理解的鸿沟而相对孤独。

文明会湮灭,孤独却不会。这真是一件悲伤的事情。

但是,我们并非没有『创造智能』的可能,人类的孤独困境也可能因为人类自己的创造而改变。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科学家就用计算机创造出了可以自己进化的代码,这些由0和1组成的程序在某种程度上似乎越来越聪明。但是实质上他们却还是和『智能』也有非常大的区别。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接近智慧的本质,复杂的神经活动可以用精巧的数学模型代替。

我们发现,一切复杂都是由简单组成的。追求复杂可能是本末倒置,我们应该追求简单,简单到极致,才能复杂到极致。你没法凭空想出一个绚丽的颜色,但是你可以用三原色调出来,你也很难想到一个复杂的图形,但是任何复杂的图形都可以用基本图形去组合。最复杂的电脑程序,都可以还原为最简单的因果逻辑。我们千方百计设计更复杂的AI,却不如用最简单的规则去构建它。

我们玩游戏,经常会觉得『这个电脑好厉害』,但电脑又岂止这点本领,苦练数十年的象棋大师,还是一样赢不了电脑,后来大家都学聪明了,不跟你电脑玩。当然,赢了象棋大师的电脑可能还不算是真的智能,但电脑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却是不争的事实。

遗传算法是为程序设定一些规则,然后让这些程序在代码的『培养液』中繁衍。经过亿万次运行,最后会出现合乎需求的程序,但是,如果我们分析这些经过『进化』而来而非『编写』而来的程序,就会发现它出奇的晦涩难懂。它到底是怎来来的?没有人说的清楚,无形之中仿佛有之手伸到了代码中,搅出了这一段。或许,遗传算法中这种遗传行为本身就蕴含着程序的智能。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和真正智慧的人类创造物对话,它的形象可能是一个圆球,也可能是喷火龙,或者蓝胖子。但却然的是,这个智慧的创造物和我们心灵相通,到那个时候,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不再孤独的活在这个星球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慧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