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岛学蒙氏·理论篇·Day19《教养的迷思》

关于课上的内容,真的提不起什么兴趣分享,所以,趁着周末,找了本挺有趣的书,写写读后感。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教养的迷思》,很意外的是,书里讨论的问题正好回应了我最近思考的问题: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很重要吗?在很多人心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甚至,这都不应该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公理”。但作者告诉我们:这不仅是一个问题,而且答案还是否定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少没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

我们相信,孩子成长无非是两种因素在起作用:遗传和环境。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父母教养和孩子成长之间,虽然具有相关性,但并不是因果关系。对孩子成长影响更大的,是群体社会效应,也就是同伴关系。

家庭文化和同伴文化是不一样的,孩子并不会将家庭文化带到群体中。面对不同的人,孩子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很多家里的“小皇帝”在班级里居然变成了“小鹌鹑”。很多不善于和父母沟通的青少年,到了群体中却乐得自在。作者打了一个比喻,孩子和父母、同伴的关系,更像是监狱长和囚犯。囚犯固然要讨好监狱长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但他更需要融入囚犯中,适应囚犯的群体文化。甚至有时候,囚犯们会联合起来对抗监狱长。这个比喻让家长们尤为寒心,但认真想想我们的成长经历,似乎又确实是这样。

根据作者的理论,难道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只能“袖手旁观”吗?

作者认为,家长有三件事可以做:

为孩子做好走出家庭的准备,让他们足以应付外面的世界,比如语言的准备、知识的准备、生存技能的准备、尤其是观念的准备。

文中描述了一个普通家庭里有六个女儿,父亲决定让女儿都成为有成就的女人。他让他的女儿形成了一个群体,帮她们树立了一个自我形象:你们比邻居的孩子都强。并为她们树立了一个目标:你们将来要当医生。而这个目标,真的实现了。

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和孟母三迁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可能没办法为孩子遮风挡雨,但至少我们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一个积极正向的环境。尤其是受欺负的孩子,对他们来说,搬家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最后,我们要成为不焦虑的父母。每个妈妈都渴望成为一名好妈妈,当自己的孩子出现了不适应行为的时候,大部分的妈妈会开始焦虑、自责、自我怀疑。社会上也习惯于将孩子的不良行为归咎于父母,认为品行端正的父母会教养出行为良好的孩子,而不良行为的孩子则是由于父母的不负责任。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要让我们跳出教养的窠臼,将父母从焦虑和自责中拯救出来。

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从此可以“不负责任”?

我一直认为,真正具有决定性价值的教育理论是“皮革马列翁效应”。信念是一种力量,它能使一尊石像活过来,变成一位美女。我们对孩子的积极期许,也会有“点石成金”的力量。阿德勒相信,孩子并不是一个毫无思想的个体,对于世界万物,他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和倾向。而他的解释和偏向,会指引着他去做出人生的不同选择。我们能做的,并不是替他做出选择,而是积极赋能,传递我们的价值和信念。如果孩子接受到我们的期望,并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一股动力,他就会按照我们期望的样子成长。但如果孩子拒绝我们,那我们也不要过分自责。因为我们选择生育后代而不是克隆后代,就说明,人类是包容、甚至追求“多样性”的。孩子和家长,注定了要走不一样的路、过不一样的人生。

在0-3岁的课程理念中,并不强调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更多的,是关系的建立,是尊重与回应。我们强调“关系”、“尊重”、“回应”,其实都是在提醒我们自己、驯化我们自己——将积极的期许根植于我们的心中,洗刷掉过去的负面信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青岛学蒙氏·理论篇·Day19《教养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