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高原40年的“黄河医生”刘国彬

扎根高原40年的“黄河医生”刘国彬_第1张图片

        前段时间,在中央一套小撒主持的“开讲啦”节目中,开讲的科学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刘国彬。刘教授是陕西榆林人,从小在黄河边长大的他原本有个医生梦,却没想到自己会和黄土打上一辈子交道,成为给黄河“看病”的“医生”。

        一块看上去极其普通的土疙瘩,却是有着至少万年历史的黄土。正是这样一块块的黄土,承载了刘国彬近40年的情感。

      黄河,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一条河流,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把黄河视为母亲河,这条河边发生了多少故事?又有多少历史变迁?奔腾的黄河留下了祖先的脚印。很久以来,我们一直在做着一件事,那就是黄河的治理,黄河的环境保护,如何防止黄河的水土流失。

          为什么她是母亲河呢?因为她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流域包括它中部的黄土高原70多万平方公里,它的气候适宜,温度适中,降水量300~700毫米,不多也不少,像所有的大河文明的诞生地一样,这里开启了人类早期的农耕文明。从黄帝起,黄河叫大河,也叫清河,从西汉起开始叫黄河。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黄帝陵在延安,我们的先民在这里生存,有超过20个朝代在黄河流域建都。黄河为什么开始叫黄河呢?那是它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土是风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土壤的颗粒遇到湿暖气流沉淀下来,大概已经历经了200多万年的过程。过去的黄河水草丰美,但是现在呢,我们人口在不断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养育,每个朝代就大量砍伐树木变成耕地,造成对植被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每立方公里含沙量16亿吨,如果折算成一米见方的一个土堆的话,可以绕地球27圈。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农民生活会越来越苦,就如我们经常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因为黄土高原土壤容易被水冲走,所以黄河是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就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但科学家们总是不断攻克科研难题,从而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刘国彬教授想到了通过一根钢丝,把棉线来回穿进泥土的模拟根系实验,也叫土壤抗沙试验,目的就是为了认识植被根系与土壤流失的关系,为植被保持水土提供科学依据。有了这个实验成果,人们就可以在不同的土壤与环境条件,选择更为合适的植被种类,使得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发挥更充分,最终能够实现泥沙减少、黄河变清,黄河中游泥沙减少,得到有效控制,黄河下游就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黄河由原来的青变成黄,现在又有黄变澄清,大规模的治理工程就是从50年代,六十年代开始,不断地加大治理力度的,尤其是在1999年开始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到2000年以后,到2015年我们坚持做了70年的观测记录。输沙量从过去的16亿吨,下降到量一吨以下,这个数据最能说明问题,那么输沙量过去能绕地球27周,现在不到三周。

        朱显模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在他那个时候,他的梦想要让黄河变清,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始终相信黄河能够变清。老人在2017年去世,2017年的输沙量就1亿多吨,黄土高原应该说是基本变清了,他老人家应该说是可以安心,刘国彬他们给朱老师交了一个满意的答卷。

        水土保持,黄河变清,科学家研究的是它的方法,那么谁来实施呢?生长在黄河流域的几千万农民来实施。科学家有好方法,但是农民接受不接受呢?农民的工作是示范性的工作,实际上有时候比搞科研还要难。科学家就深入农民家庭,从个别有头脑的年轻人入手,带领他们通过科学培土种植最终致富,从而带动村里其他农民参与进来。

        治理成效的直接效果是黄河水变清了很多。我们的植被覆盖中增加了一倍,原来是33%,现在是64%左右,翻了一番。全球植被变化中,中国是变化最大的,如果简单地说成效,那就是:山变得比原来绿了,水变得比原来清了,老百姓变得比原来富裕了,黄河是基本变清了。

        那刘教授他们这些科学家是不是止步于此呢?现在他们提出来一个新理念——幸福黄河,作为下一个追求的目标。实际上我们追求幸福是最正确的东西,让黄河变成幸福河,让黄河流域的生活有幸福感。如何实现黄河的幸福,我们仍然还在路上。

        黄河奔流不息,黄土悄无声息,那么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精神,让刘国彬带领的科学家保持如此亢奋的热情,坚持了将近40年去研究去热爱它呢?刘国彬说:实际上,这个工作并不是我喜欢的工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是如果不能改变现状的时候,我就去做好现在的工作,把它干好,这是一个基本的想法,第二个就是,陕西人有个倔劲儿,犟得像头驴,做一件事情就一定把它做好。任何一个活,不认真做的话永远做不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从一开始做的工作可能并不是自己主动的选择的,就像刘国彬一样,但是任何不喜欢,过了几十年到现在,是什么状态呢?刘国彬说:“我觉得,还是有点喜欢了,我不愿意放弃,是的,不愿意放弃,当我更努力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我能干出来的时候,我是不想放弃。”国外给他的机会很多,但是他都拒绝了。所以,他的成功就是认准方向不放弃。他身上带着西北人的那种耿直,让所有的年轻人敬佩,如果一件事,你不得不去干的话,请你把它干好。一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不能没有信念,

      第三,就是文化的传承。坚韧、淳朴、厚重和包容,就是能够跟别人合作,能够宽容别人,能够忍让别人,同时能够黏连在一起。这就是黄土精神。试想,黄土如果没有一个颗粒黏连在一起的话,肯定要分散了。刘教授所代表的科学家身上的历史感与责任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

        在大家问到黄河流域如何更好地进行文物保护时,他说:我觉得文物是文化传承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来做,这种文化传承的历史过程可以教育后代,但是这些保护不是为了旅游赚钱的。旅游开发,要考虑到什么条件、什么情况下去开发?会不会变味?保护开发里面,重在保护,适度开发。刘国彬如果是黄河的外科医生的话,历史遗迹保护的人应该就是黄河的心理医生,一个保证机体的健康,一个保证黄河的精神和我们整个民族集体记忆的健康。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回答的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培养自己的专业视野?他先用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来概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又从自身研究来举例:第一,我是做水保的,但是我要知道做生态的人是做什么的,做农业的人做啥?我就把延安的各地跑遍。我要知道做生意的人做啥?做农业做啥?做环保的核心就是发展,因此,学科交叉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第二,拓展眼界,眼见为实,他把延安各地看了一圈,进行思考:有没有前景?有没有空间?有没有进入投行?从陕西省的20万平方公里再看,当你从黄土高原,60多万平方公里看下去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么,再扩大一下,当你从全国的角度,全国生态经济环境角度来认识黄河,那就更不一样了。还有一个是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比如国外的同行在干什么呢?那你又在干啥?所以从各个角度、从学科专业了解,从不同尺度了解,这就是开拓视野的一种方式。刘国彬的见解给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拨开云雾、开拓了进取之路,也对我们每一个普通工作者的发展有了深刻的启发。

        刘国彬,一个带着泥土气息的科学家,扎根黄土高原40年,终于让我们的母亲河变清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建设幸福河的美好追求,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治沙工程还需要整个流域的协调发展,未来的路还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去探索。

扎根高原40年的“黄河医生”刘国彬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扎根高原40年的“黄河医生”刘国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