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愿安迪永存你心(上)

      近日办公室闲聊时提起那些经典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迅速窜出脑海。我提起的时候,没想到芬姐表示她也看了不止4、5遍。这我让吃惊了一下,我还以为这是一部属于男人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叙述的是封闭黑暗的监狱故事,整部电影也没有一个正式的女性角色。这样的电影也让可以让姑娘们奉为经典,让我带着强烈好奇,又观看了一遍。

      有的电影,你看完觉得又打发了2个小时的时间;而有的电影,会觉得2个多小时后,你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哪怕只是短暂的,《肖》无疑是后者。在IMDB TOP250电影列表里排列第一,可以说是人类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了。

      这部越狱题材的电影,到底有什么样地魔力吸引了广大的观众——真实。尽管是改编于虚构的小说,导演用了很巧妙的安排,以瑞德作为旁白穿插于故事之中,这种手法即没有第一视角的自我,也没有第三视角的全能。瑞德作为主角安迪在狱中最好的朋友,他的旁白无法预知后面的故事,更不能直观反映主角的内心想法,而是从第二视角观察,从第一眼觉得普通,最后说是羽毛鲜艳的鸟儿。用限制的视觉带领我们去认识主角安迪。再加上扮演者摩根•弗里曼让人着迷的声音,有着天然的平静与沉稳,实在让人不能自拔。整个电影没有动感的打斗动作,没有酷炫的特技,没有美艳的女性角色,有的只是冰冷的监狱城墙,有的只是仗势欺人的监狱官,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囚犯。这看起来也更像是生活,一座监狱该有的生活。

      这只是电影成功的基础,使它符合一部好电影的标准,而它展现出来的主题,自由与希望,则让它历久弥新,成为永恒经典之作。

      监狱可能是奴隶社会后人类最没有自由的地方。那高高的围墙,那冰冷的铁牢门,那手拿警棍的狱警,限制的可不仅是你身体的自由。 跟安迪同天入狱的胖子,在第一天晚上忍不住痛哭,因此被看守长打死。电影一来就告诉我们,在监狱里人最宝贵的生命也不过只是玩物。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老布用生命证明了其可怕,尽管身体已自由,50年的狱中生活,他已经属于监狱的一部分,离开监狱也无法存活。他穿上体面的西服,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瑞德出狱后说过, “四十年来,我连小便都需要被批准,不申请的话,一滴也挤不出来”。四五十年的监狱生活,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津巴多的《路西法效应》详细地介绍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短短一个星期模拟监狱,就让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大学生迷失人性。监狱从那时就超越了我的想象,是一个魔鬼也害怕的地方,可谓人间地狱。

      安迪,是不同的。影片名称《肖申克的救赎》在我看来是安迪拯救了这座监狱,拯救了所有人。安迪甚至是无形的,他仿佛就是自由与希望之光,照亮了这座古老的监狱。他让狱友干完活后能喝上清凉的啤酒,那感觉像是在修自家的屋顶;他让美妙的音乐响彻在监狱上空,那一刻高墙消逝于无形,每个人都触摸到自由;他把破烂的像储藏室的图书馆打造成了最美的监狱图书馆,甚至可以在那里听流行音乐,我想那个图书馆也会暂时让人忘却监狱,还以自由;他甚至把监狱里代表黑暗势力的典狱长一伙送进了监狱;他帮助了好友瑞德走出困境,没有重蹈老布的覆辙。

      那些美好的片刻,多么弥足珍贵。这全部来自于安迪对自由不可磨灭的希望。就像音乐,在他脑袋里、心里,别人带不走,触摸不到。它属于自己,即使监狱也剥夺不了对自由怀有希望的自由。(未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肖申克的救赎》|愿安迪永存你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