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雨《个人投资课》十六大颠覆性认知

不要有投资偏好

要尽量忘掉你的投资偏好,多元配置你的投资组合。不管哪类资产,都有表现好的时候,也有表现差的时期,这是周期必然,而且这个周期很长,跨度很大。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能预知未来什么东西上涨最快是非常难的。分散投资,不是为了分散风险,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取回报。


不要择时

择时很难,就连最厉害的投资家都非常失败。

预测单日大涨很难,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反而有大量的上涨。如果市场某一天突然大涨是幸福的闪电,那你要保证闪电劈下来的时候你在现场。

预测一个阶段的较长时间的趋势也很难,首先你要判断正确趋势要来,而最难的是,你很难判断这个时间点。


择时的人,在寻找买卖时机时,脑子里想的是预测接下来市场的走向,而以安全边际心态买入的人,是承认自己不知道接下来股价走向的,但他知道肯定早晚会回归价值,至于什么时候不知道。

盲格:预测一件事会不会发生,永远比预测一件事什么时候发生要简单的多。


不要择股

普通人靠买到好的个股是非常难的,概率很低的事,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烂公司。即使有名气大的公司,也很难长时间保持竞争力。即使是挑中的最终证明是伟大的公司(亚马逊),最终能拿到收益的过程也非常曲折漫长,会把绝大多数人甩下车。

对于普通投资者,选择指数基金,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且,投指数,不是为了被动投资,而是为了主动的押中好公司,因为好公司太少。

另外,好公司不代表好股票。(招商银行)


不要研究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很重要,但影响因素太多太杂,即使是凯恩斯这样的大师,也无法通过宏观来赚钱。

宏观经济研究者,其实是类似神棍一样的存在。

我们要关注重要且可知的事情。重要但不可知,就没有意义。

与其把精力放在重要但不可知的事情上,不如想得小一点,关注更可知的小事上,比如如何配置,风险大小等细节小事上。


不要试图量化风险

我们并不理解什么是风险,而且总以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总有量化风险的本能,但风险是不能被量化的。所以,不要去衡量风险,而是衡量风险发生后的结果。

买之前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亏了50%,我能理解发生了什么情况吗?如何应对?如果回答不了,就不要做了。


资产上涨与国运没有必然联系

一个资产能不能升值,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必然联系。虽然未来中国仍会是最好的经济体,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股市、房市、投资品市场就会持续上涨。

做海外资产配置也不能只挑熟悉的,全球表现最好的地方,很多我们都不知道。


不要抄个股的底

巴菲特,用5毛钱买1块钱的东西,这就是安全边际。但,即使打了5折,也并不一定是安全的(花旗银行)。华尔街:不要接飞刀。

接飞刀的时候,你很难判断是在中间还是最后。由于有无数力量和因素在推动,上涨的股票会一直涨,下跌的会一起跌,市场会自我加强。靠抄底成功是很难的。即使抄底,也是抄市场的底,而不是个股。

巴菲特讲,即使是他自己持仓的公司,在大部分时间他也不知道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买个股赚钱是非常难的事,不要轻易去做,即使去做,不光要有定性研究的能力,还要有定量研究的能力。

市场是公平的,有多少认知就赚多少钱。


不要试图挑选出好的基金经理

长期看,大多数主动型基金、专业人士都跑不过大盘,而且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选 基金的方式,通过历史业绩来选择,根本行不通。而且不仅我们业余人士找不到好的基金经理,专业人士也很难找到。因为优秀的基金经理太少了。就算你找到了彼得林奇这样的狠角色,但你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晚了。

在挑选主动基金这件事上,与其相信自己是伯乐,不如放弃,买被动复制市场的基金,这是更明智的选择。


交易成本的影响比你想像的大的多

成本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远比我们以为的大的多,哪怕只在成本上节约一点点,长远看也会大幅度提升收益。

对冲基金的典型费用结构是所谓的“2+20”,就是每年管理费是2%,如果赚到了钱,基金经理和你二八分,你拿80%,他拿20%。

这个分成听起来好像还挺合理的。但是如果你真的计算一下,结果可能会吓你一跳:假设从1956年开始算起,在长达60多年里,你投资1万美元给巴菲特,他不收取额外费用的话,这笔钱最终会变成6亿美元,收益简直可怕;但如果他采取这个“2+20”的收费方式,他最终返还给你的是多少钱呢?答案是:2000多万美元。

我计算了一下,真的是,从6亿变成了2707万元。太震撼了。


即使定投指数基金,你也不一定能赚到钱

倡导定投指数基金,不选股,不择时,降低投资成本和费用,长期坚持,这些都挺好。但是,即使你这样做了,未必代表你一定会赚到钱, 因为市场上就没有保证能赚到钱的方法。即使是很强势的标普500,也有很多年不涨的时候。同样在大牛市,别人一次性买入赚的钱可能比你定投赚的多,如果能接受这些情况,也许定投基金是适合你的方式。


赚钱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如果你因为偶然事件赚了钱,你却把原因归结成自己的能力这个必然因素,那么,等待你的往往就是灾难。(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不要因为一两次成功就沾沾自喜

投资前,写下自己的理由,以及背后的逻辑。等你的投资有了结果,再来看自己当时的判断是不是自己的判断正确赚到的钱,这会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投资能力。不管是赚钱还是亏钱,都能让你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和投资框架,你赚钱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大。


准确的衡量一个人的投资能力,不是看一两次,就定性了的。巴菲特是投资了六七十年,穿越了无数周期,做对了无数决策,才最终封神。对待他人是这样,对待自己也是这样,不要因为一两次成功就沾沾自喜。


不要追求暴富,要慢慢变富

巴菲特99.8%的身价,是在他50岁后累积的。马云90%的财富是50岁后挣得的。一个人的财富积累,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我们应该接受一个事实:通过投资致富其实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博取短时间内不合理的高回报的本质,都是在和概率作对。和概率作对,一次两次可能侥幸,但时间稍微一长,输是个必然的结局。

如果你真的要参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记住两点:第一,这带来的回报一定要足够高;第二,一定要做好亏损100%的准备。


不要听信专业人士建议

在听取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之前,无论对方是专业人士还是新朋好友,先思考一下你位的利益关系是否一致,对方立场是否客观,然后去寻找你需要的信息,再作定夺。


越不需要靠投资赚钱的人,越有可能靠投资赚钱。

一是维护你能独立作决策的能力。能够管理他人的预期,能够和他人很好的沟通和理解,对你长期的投资计划非常重要。

投资是一件需要独立思考,很多时候非常孤独的事情。能够维护好你能独立决策的环境,对我们的长期成功非常重要。

二是保持你场外赚钱的能力,也就是投资之外的收入。越不需要靠投资赚钱的人,越有可能靠投资赚钱。


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

投资的原则就那么几条,但是能做到的人却很少。因为很多原则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它是反人性的,要想坚持它本身就是一个门槛。所以,比起依靠自己的自律能力,远离诱惑本身要重要的多。

当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的时候,巴菲特非常擅长什么都不做。

投资五原则:多元分散、被动为主、降低成本、保持恒心、不懂不投。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潇雨《个人投资课》十六大颠覆性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