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绩代表不了什么,小升初只是人生的毛毛雨!

自己带的学生小学生比较多,家长更多关注于孩子的小升初。明明是学生考试,家长比学生更紧张。有个学生家长,甚至于当着我的面儿对孩子说,小升初考不好,妈妈就不活了类似的话。

都说现在孩子成熟的比较早,但是对于一个12.3岁的孩子,因为一场考试,要背负妈妈的命!这么重的包袱,我敢肯定,孩子时间长了一定会出问题。

而这,并不是个例。

我有个学生,5年级,课外班,数学2个,英语3个,钢琴没停,语文一个,冲刺班两个。

虽然在郑州小升初大部分都是划片分,但是依然家长挤破头,去冲刺好初中“985”。有的家长,在考试之前,给孩子报了7个英语班,美名其曰为了孩子。实际上,孩子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多少人劝都没有用……孩子苦不堪言。

家长总是说,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最后就读不了好大学。

关于读大学,形成了这样的条件反射:读了大学,有好工作,工资高,不辛苦;没读大学,就没好工作,工资低,很辛苦。

正相反。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人类新时期,简单工作,已能吃饱穿暖,空调wifi,买不起房子,最后也有廉租房解困房搞个安身之地,看起来低端的工作,朝九晚五,公司倒闭与否,与我无关,我拿一份薪水,回自己的窝,追网剧、刷手机,喝点小酒,切盘卤料,几十块搞定,外卖还送到门口。这苦吗?低端反而不辛苦。

把读大学当成逃避吃苦的捷径,那大前提就错了,之后的推理与结论不可能对。

读大学,是要吃更高级的苦。竞争财富、地位、荣耀,这一切,都不可能轻松给你,你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不停学习、保持韧性、敢做决定、承受败局,每一天都不容易。

越高端越辛苦,这辛苦未必体现在体力上,更多体现在意志上、思维上。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要记住这句话。

对于急于求成,让孩子用成绩去证明什么的家长。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外地考到北大的学生比较北大学子里北京学生和外地学生,他说,北京的学生都有很清晰的规划,忙着出国游学交流,忙着做各种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外地学生(特别是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不好的学生)则大多一脸茫然,无所适从。

我们老有一句词叫:赢在起跑线上。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人生啊,一定不是场百米赛,一定是场马拉松,是个长跑。这世上从来没有一个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无论都市或乡村,贫穷或富有,高官或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亲自做出良好的表率——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财富,也是孩子生命中得到的最美馈赠。

人生就是一场长跑,既要拼激情,更要拼耐劲。如果你不够努力,最初的领先,也会被生命长河所稀释。正视差距,而后努力,唯有如此,方得甘甜。

一次小升初考不好,跟漫长的人生相比,真的算不上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次成绩代表不了什么,小升初只是人生的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