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鄢陵县的地图上来看,鄢陵县的地域犹如一片随风飘落的蜡梅树叶,南北长、东西窄。在地图的最南端有一个叫做陶城的小镇,由于地处偏远,许言君曾经涉足过该镇两次,但因工作原因均是匆匆而过,并没有在此逗留过长的时间。
正如此,对陶城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了是鄢陵县的一个农业大乡,境内土地为肥沃的黑土地,盛产西瓜、辣椒、小麦和棉花等农作物。对陶城的由来和历史文化没有认真地关注过。
大约是去年的时候,偶然看到了鄢陵博友董占永写的两篇博文后,才发现陶城在历史上曾是一座千年县城,它的由来还与陶渊明有关联。于是乎,陶城,这座曾经的千年小县城,而今偏安于鄢陵南端的乡镇开始吸引着许言君的关注。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陶城位于鄢陵县城南31公里处,东西与临颍和西华县交界,属于三县交汇之处,境内有十室村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文化底蕴丰厚。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隐强,属汝南郡也(高帝置)。”
《三国志魏书》载:“太祖于袁绍久持于官渡,绍迁刘备询隐疆绪县。”
《隋书·地理志》载:“颍川郡隐强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曰陶城,大业初年(公元605—606年)改焉!”据此记载可言,陶城曾为隐强县治所,因处隐水流域,故名隐强。
至于陶城之名的由来,流传至今的有三种说法:其一、《乾隆鄢陵县志》记载:“陶含以右司马,汉王五年初从,以中射击燕定代,功封开封候,食邑二千户,筑城于鄢,名陶城。”
其二、据《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鄢陵县县志》(民国25年版)记载:“陶城,晋陶侃征杜弢所筑。”
其三、据传:“陶侃曾孙陶潜,曾弃官隐居于此,与群众和睦相处10余年,领导筑城,后人为念其德,名陶城。”后人感念其德,在城池中建造一座“陶公祠”,祠内树陶渊明《桃花源记》石碑一通。
其一中所说的陶含其人无从查证,但据资料记载,陶含应为陶舍(公元前263年—公元前196年),秦末著名将领,曾被封为开封候。陶渊明在《命子》组诗中,曾以十分崇敬的心情例述自己的远祖,从跟刘邦打天下并被封为开封侯的陶舍,到被封为汉丞相的陶青等,他为远祖所建立的不世之功而自豪。
如果说陶城确实与陶舍有关的话,真难想象被封为开封候的陶舍是什么缘故将城筑在远离开封的陶城。
再说陶侃,陶侃是江西鄱阳郡人(今江西都昌),后徙居庐江郡浔阳县(今江西九江),是东晋时期的名将。陶侃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俊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
再说陶侃其人,陶侃年幼孤贫,最初任县中小吏。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换得酒菜,客人畅饮极欢,连仆从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范逵告别时,陶侃相送百余里。自此,范逵逢人便说陶侃的好话。陶侃的仕途开始从督邮兼县令到主薄、孝廉、郎中等职,步步高升。而随后发生的八王之乱引起的江南动荡不安的局势,为陶侃施展才干提供了机遇。平息叛乱后,陶侃因功升任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加羽葆鼓吹,封爵长沙郡公,食邑三千户,又赐绢八千匹。
与陶侃有关的典故流传下来的很多,最著名的当属陶侃运壁了。陶侃在广州,闲时总是在早上把一百块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难担大任。”他就是这样劳其筋骨以励其志。
从陶侃征讨杜弢的相关记载来看,陶侃带兵打仗的地方主要在长江流域一带。唯一能与鄢陵联系上的就是,东晋时期的国都在洛阳,陶侃带兵从洛阳出发沿官道追讨杜弢叛军,途径鄢陵陶城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再说,古时的行军打仗基本上都是靠步行,乱军之兵分布在各地,陶侃在鄢陵的陶城筑城御敌的可能性最大。
其三,关于陶渊明在此隐居的传说,愚以为,传说毕竟是传说,并无据可查。陶渊明是东晋到南北朝时代有名的田园诗人,自幼演习儒家学说的陶渊明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官,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一个县令,80天后便弃职离去,归隐田野,成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自此,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的陶渊明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一边饮酒麻醉自己,一边创作诗歌抒发自己情感、展现才智来安慰自己。陶渊明创作的《命子》是一首咏史诗,是他29岁时写的,全诗共有10章,每章四言八句,历述了陶氏先祖的功德。其中所述表明,开封愍侯陶舍为其远祖。
从陶姓关系上来说,陶舍是陶渊明的远祖,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喜欢田园生活的陶渊明沿着先祖的足迹朝拜,游历到陶城的故事,还是很可能发生的。
2012年8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陶城撤乡建镇。随着历史车轮的碾压,陶城的城早已不复存在了。据县志记载,陶城分为陶北和陶南两个村,呈长方形,面积约1平方公里,南北街长1.5公里,东西街各两条,均与主街垂直相交。从村落的规整程度上来说,这里确实曾是一座千年的古县城。
而今,陶城虽然已无城,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焕发着强劲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