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决策可以感性,但要形成共识

在做产品或者创业的过程中,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如下一些困惑:

  • 想通过产品改变世界,却不知道做什么产品!

  • 初期规划好的产品,做着做着就背离了初心,迷失了方向!

  • 项目做了很多,但核心的产品却没有!

  • 业务不聚焦,产品线太多,资源投入不够,导致产品平庸!

  • 我们到底是基于产品找项目,还是基于项目做产品?

  • 产品发展过程中方向不清晰,策略不明确,团队协同很差!

  • 产品发展过程中错误不能及时纠正,甚至不能及时止损,痛苦的挣扎!

成功的产品总是相似的,失败的产品却各有各的不同!我们带着梦想启程,却做梦都没有想到没有看见梦想的影子却已梦醒。一个伟大的产品往往靠的是天才的引领,天时的照顾,但这样的产品必然是凤毛麟角,神一样存在的产品经理(像乔布斯,张小龙等)也是稀有物种,伟大的产品是一种理想,但是成功活着的产品才是现实的目标。我一直坚信,体系建设是弥补个人智商所带来差距的最有效的方式,建设一个完善的合理的产品体系,且能有效的执行,我相信这个产品成功的概率会更大,至少做得不会太差。

从本篇文章开始,我们陆续的讨论产品从决策到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指导方法和工具,让我们的产品研发步步为营,主要内容如下:

  1. 产品决策可以感性,但要形成共识

  2. 产品战略可以简单,但要方向清晰

  3. 产品规划可以长远,但要目标实际

  4. 产品战术可以简化,但要坚持执行

  5. 产品发展可以犯错,但要及时调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做公司,做产品尤其是!我们经常说,“选择大于努力!”,当我们决定做什么产品的时候,这是产品过程中最开始也是最最重要的选择,如果一开始方向就错了,后面越努力离成功越远。我们去看那些失败的产品,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做产品决策的时候就错了,那么我们分析一下有哪几种错误要在产品决策的时候避免。

产品决策的几个错误

  • 被单一客户或合作伙伴的需求诱导

产品研发来源于市场需求,没有市场需求前提条件,任何产品都不具备成功的基因。但我们往往把某些客户的或者合作伙伴所谓的“需求”误认为市场需求或者宁愿相信这是市场需求,如果在附带上自身的资源优势,就更容易轻易让我们在一个产品方向上投资。投资企业还需要做尽调,而投资产品就只相信“专家”的经验,产品失误的风险大大增加!

  • 盲目追逐所谓的机会

我们之所以做不出伟大的产品,是因为大部分都是机会主义者,我们基于现存的机会投资而不是高瞻远瞩的基于趋势投资。比如疫情期间,的确催生了很多线上的机会,但这样的机会出现时,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机会虽然很大,但很多人都在投资这个方向,参与者众多,我们能不能抓住机会,不仅要行动,更要清晰的判断我们的优势在哪?参与者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优势在哪?是正面战场针锋相对还是寻求侧翼战场快速突破?

我们看那些成功的产品,他们都是基于趋势的,比如苹果手机抓住了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今日头条抓住了移动时代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钉钉赌对了移动办公的趋势等。机会是趋势明朗或者成熟时的表现,而在机会之前看懂趋势的人才会先人一步,他们是我们常说的有准备的人,机会往往会钟情于他们。

  • 缺乏风险意识

做任何产品都有风险,因为常常风险越高回报越大,风险反而是产品的推动力。但是大部分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都有可能成为灾难。比如最近的中美贸易战,我们过度的依赖美国的技术,缺乏自主创新,在中国强大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缺乏风险意识,没有进行风险的管理和解决,必然就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处于被动。

我们引进了一款国外的AI产品,因为数据中心在国外,起初有些人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但大家轻视了这个问题,最后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损失很大。

  • 拍脑袋、一言堂

作为产品研发部门,我们最难受的事情是什么?不明白为什么做,你却不得不做!你不认可这件事,你却不得不做!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时有发生?归根结底是我们很多决策并不是群体决策,而是少数几个人的决策,甚至搞一言堂。没有决策依据,没有行动理由,甚至都没有沟通交流,就一道命令,一系列不明就里的目标。当以这样的心态去做产品,能成功才奇怪!

产品决策是感性还是理性

在做一个产品时,产品负责人问老板为什么做这个产品,是否需要大家讨论一下,老板说你要相信我对方向的判断,于是一个新的产品就此诞生了。也许这个产品因为方向选择正确能够成功,但是失败的风险或许更大,因为整个团队的工作方向和内容都押注在一个人的感性决策上,而不是理性的调研,群体的讨论后得出的结果上。也许有很多人会拿对乔布斯和张小龙举例子:他们从来的不做用户调研,完全按自己的想象设计产品。正如本文开头所说,一个伟大的产品往往靠的是天才的引领,但你真的是像他们一样的天才才行,真正的看透人性,预见趋势。

其实天才的感性决策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对于市场、对于趋势深刻的洞察,选择在合理的时机切入,如果没有IPOD的尝试,是不会有IPHONE的巨大成功的;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微信难比QQ更受欢迎。他们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这其实就是在理性的认知上做出的感性决策。

《免费》的作者科里森安德森对《如何做出正确决定》这本书做推荐的时候说,我们该听从直觉,还是分析。答案是取决于情景。产品决策不是简单的单一情景,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

当我们开始创业时,我们更多的依赖的是创始人的个人判断,此时产品决策更偏感性,但这种感性依赖的是创始人的认知、经验甚至是理想。而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他还会理性的去进行用户的测试,着实难得。

当我们产品创新时或者开辟新战线时,创业者已经不是刚做产品时的个人英雄,此时依赖团队的力量的推动,理性的决策更容易让团队人员接受,从而形成统一的方向和目标。

另外创业、做产品既要把握机会求发展,也要控制风险求生存,我们既要跟着感觉走,也要理性的分析判断,如何不要阴沟翻船。所以产品决策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感性让我们选择做什么,理性让我们选择不做什么!做产品决策真正难得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去做什么?不去做什么就意味着你的思维方式,理论框架和落地能力要很强。所以理性一点对于决策没什么坏处!

产品决策要达成共识

一个产品决策不论是偏感性还是偏理性,不论是群体决策还是个人拍板,我们需要充分的了解沟通之后再做决定,这样相对来说比较靠谱。心急的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团队全部默认就非常了然自己的决定,但是这个基本不太可能。当领导者面临重要决策时,召集大家定期开会至关重要,开会的首要目的并不是做出决定,而是分析相关数据,鼓励与会者讨论,引导大家达成共识。通过共享分析相关数据以及深入讨论,与会者逐步达成共识。

成立产品决策委员会

1、产品决策委员会是公司级别的最高决策组织,委员会成员来自高管、研发、销售、市场等负责人
2、任何新产品的立项研发都要经过产品决策委员会进行审批,审批通过进入产品研发流程
3、对于再研的产品,如果在产品的某些需求、功能、资源、甚至方向上存在巨大分歧,由产品决策委员会仲裁决策
4、产品决策委员会每季度对所有产品进行复盘调整产品路线

建立产品决策流程

产品决策可以感性,但要形成共识_第1张图片
img

有些领导者作出决策的手段,总是通过这种方式把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赶出去,他们不是通过工作达成共识,而是将有共识的人积聚在一起。但是这种做法蕴含了巨大的风险,正如巴顿将军所言“如果人人想的都一样,那就是有人没有思考”。在决策过程,领导者不要惧怕挑战,此时的挑战对后面的执行是有益的,刻意的躲避问题,反而催生未来的风险。所以决策委员会各成员在决策过程中一定要按实出具评估意见。

形成共识,承担责任

产品决策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一旦形成意味着后面将耗费巨大的精力和资源,不论是老板一人力排众议拍板决定,还是产品委员会一致通过,一定要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签字盖章,让所有参与决策的人都有一颗敬畏之心,要承担起今日决策之责任,才能同心协力,一致行动,共渡难关。否则口说无凭,到最后大家职责不清,人心不一,相互甩锅,也许一个好的产品,最后却死在内耗上,那就着实可惜了。

产品决策可以感性,但要形成共识_第2张图片
img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决策可以感性,但要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