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地送礼物

前些日子,我的朋友阿静接到快递的通知,在众目睽睽的一层办公楼大厅收到来自匿名用户的一只2米高的布偶熊,她面色尴尬,要快递小哥退回去她要拒签,快递说,这是淘宝来的,你回去和商户联系再退回去。就这样的把她和一只2米的熊丢在了大厅。然后她把这熊放在办公室的角落,等待有缘人捡走。

她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还加了这么一句,这要是让我查到是哪个傻逼寄的,我真是分分钟要拉黑他。

她接着说,少于一千块的礼物就不要送了,我要拒收。这个傻逼。

无论如何,这都是个伤感的故事——一个傻乎乎的男生满心欢喜的给她买了一只大熊,指着在她心花怒放的时候蹦出来承认这熊是他送的,然后…可惜,现实是残酷的。

阿静真的是少于一千块的礼物不收么?

当然不是。

虽然我送她的某舒丹的某霜她连正眼都没看一眼,但是我送的两张话剧票,她可是兴冲冲的开心了好久。那一共四百块的话剧票。

经常有人为怎么送人礼物发愁——其实也不是真的发愁,只是念叨一句——在我看来,其实这事很好解决:1.投其所好 2.买贵的。

投其所好,其实远比买贵的难多了。不过这个投其所好,是真的一定要她非常喜欢么?

也不是。

譬如阿静,她之前都没有看过话剧。

但是阿静是个爱好尝试新玩意儿的人,有时候看些毛姆之类,喜欢billboard,有很好的穿着品味。这样的阿静,对于没有尝试过的话剧,自然很欣喜。

这样的阿静,假如我送她的是三百块的她没用过的新款口红,她也会开心,或者某本从另一个洲带来的两百块的画册,或者精致的一百块的指甲刀。

这是个爱好精致的姑娘。

而这个不知名的男孩,连阿静都丝毫不了解,很显然,也没有做过功课,就买了淘宝爆款的毛绒玩具——不用心,也不用钱。

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于是,收到这样的礼物,你是丝毫不会开心的。我曾经告诉某一个男朋友,既然买礼物这么难,你就去我的豆瓣上看看我的“想读”清单好了,买书,总是不会错的。后来,我果真连续收到了很久的书,直到后来他想给我一个惊喜,买了一堆发光台历,形状奇特的相框之类的东西。

我忍住愤怒告诉他,谢谢。当然最后还是没有忍住,告诉他了一大堆我生气的理由:

重点当然是:这完全不是我的喜好。这些东西,也根本不值得做收藏和使用。

也许作为恋人间,应该相互妥协,为了考虑到对方的感受,然而,如果不用心,仅仅是为了送礼物而送,那礼物的价值在哪呢?何况,我从来没有收礼物的爱好。

投其所好。至少你得知道对方的喜好偏向。

如果做不到,请买贵的吧。

也有人对“花钱”这个观念表示不屑——他们认为这是女性的虚荣。其实,这是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男女老少皆受用。这也许可能是人类的通病。

这通病,也许悲观主义者要归纳为“虚荣”。但是也正如上文讲述的那样,其实是种需求。这需求说来是这样的:

我们有着对精致的偏好。

贡布里希的《秩序感》里概括了从古希腊开始的人们对于“装饰”的追求和爱好。“装饰”,开始是区分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东西,渐渐的,它开始走向“艺术”的层面,出现在我们目力所及的任何地方。这是源于我们对于精致的诉求。

一分钱一分货并不见得永远正确,然而它的出错率是远小于“淘”的。前面那位认为“如果不能投其所好就买贵的”是“虚荣”的兄台,后来交往了一位会开心的收下他的既不用心也很便宜的礼物的女友,然而就是这位他口中说的“不在乎物质”的女友,曾在深夜对我就此大吐苦水,反复使用了“人穷志短”这个词。

我们不能太多责备该姑娘,事实上,若能让她称心如意,价格也从来不是问题。若不能称心如意,买同物种中贵的。一百块的指甲刀好过一千块的手机。

买贵的,是买该品种中比较贵的那个。而不是从单价上看是昂贵的。

说到底,大家都不再稚嫩,见过这物质丰富的世界后,慢慢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已经能体会优质和劣质的区别了,也更能体会一个好东西的难得和背后付出的精力。

至于买熊的那位兄台,节哀。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优雅地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