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心语系列(126):行知&知行

       

老刘心语系列(126):行知&知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9年6月23日晚上,马云乡村校长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马云公益基金会校长委员会委员、马来西亚爱心教育协会顾问、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分享38年潜心开展行知教育实验的经验。

老刘心语系列(126):行知&知行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昔日落后的村办小学,已发展为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社会实践基地于一体的教育集团,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他的专著《走在行知路上》被收录于“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先后被评为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中国当代教育名家。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曾作专题报道。

老刘心语系列(126):行知&知行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和杨校长是同龄人,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       

        1.我们都是有情有义、执着执著的man。

        2.我们都是60后,杨校生于63,我生于64。

        3.我们都是师范生。

        4.我们都是恢复高考较早的受益者,发自内心的愿意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乡村孩子。杨校81成为老师,我82成为老师。

        5.我们不约而同放弃留城,选择乡村学校。

        6.我们都受领导赏识,提拔重用后,不约而同反复申请回乡村学校任教,且心想事成、成功返回乡村学校任教。

        7.我们都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精于思考、乐于动笔,每天利用日记、工作日志记录教育生活。

        8.我们都是工作上讲究、生活上将就的人,学习上不知足、工作上知不足、生活上很知足。

        9.我们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杨校《走在行知路上》出版发行,老刘《教师心声》九十年代就想付印却因资金问题搁置至今。

        10.我们都用三个词六个字描绘自己的状态,并且三分之一交叉、重叠。

        杨校:坚持、感激、成长

        老刘:珍惜、放心、感恩

        美国西点军校:国家  荣誉  责任

        中国纪检领导:忠诚  干净  担当

        11.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基本相同。杨校是在坚持、感激、成长的状态中走过来的,表示还将弘扬行知精神,在坚持、感激、成长的状态中走向未来。

        老刘是在珍惜、放心、感恩的状态中走过来的,还将弘扬傻子和疯子精神,在珍惜、放心、感恩的状态中走向未来。

        12.我们一直在路上。杨校走在行知路上,老刘走在探索路上。我们一同探索知行做合一、一同开展赏识教育、一同写优点卡(激励师生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超越昨天的自己),一起成长自己、成就他人、一起联合借力发展,取得成效。

        13.我们皆因乡村学校成名。杨校成就斐然、享誉海内外,老刘小有成就、国内小有名气。

        14.我们都和马云有关系。杨校是马云公益基金会校长委员会委员,我曾信心满满申报马云校长,却因不是国家级贫困县而不得不退出参选,转而抓住机会参加马云乡村校长社区,与全国各地的500名优秀校长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同时很荣幸入选10人志愿服务小组,能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服务。

        15.我们一样坚守乡村学校,痴心不改!杨校38年践行行知教育,老刘37年探索知行合一,学校文化也是学知(学习知识)、知学(知道学习)、思行(三思而后行)、行思(行后再反思)、学思(学而不思则罔)、思学(思而不学则殆)、知行(先知后行、知易行难)、行知(行中固知、以行强化知)……

        16.我们坚持走出学校办学校,社会即学校、他人即老师……

        17.我们一起探索全员管理,让兵教兵、兵管兵、兵带兵、兵练兵……

        18.我们不满足于成绩,不仅教育孩子提升分数,我们更注重孩子身心健康、注重教育家长,关注孩子全面成长。

        19.我们坚信“青春不能没有理想支撑,事业不能没有激情相伴”。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20.我们从教以来始终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激励自己一路前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1.我们一起学会成长、学会赏识、学会联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精神烁悦,杨校关怀生命、关注生长、关心生态、关切生机,从我做起、带动家庭、以班为主、协进学校。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做新时代的大国良师,做新时代的师表,做新时代的教育家。老刘每天凌晨2—5时悦读写作反思,自己陪伴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战胜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改变遇见更好的自己,奉献教育痴心不改……

老刘心语系列(126):行知&知行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行知教育具有传承、创新、共享三个特点,体现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杨瑞清顺应时代潮流,走出学校,服务农民;走出农村,服务社会,初步探索了一条“乡村大教育”的路子。他是“生活教育”的有心人,身边的一点一滴、一事一物都能成为教育孩子的生动教材。他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要做乡村教育的“小先生”,即知即传,成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一条“文化纽带”,形成人人受教育,人人办教育,两代人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生动局面。领导倡导做新时代“四有”教师: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出娘胎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满天下)。

        问题一:留不住人

        乡村留不住好老师,也怕自己在乡村岗位上变得麻木、封闭、落伍。

        解决方法——学会成长

        让成长的速度远远大于流动的速度,乡村小学才能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留下来的加速成长,调出去的回来帮忙,乡村教育就有希望。

        青春不能没有理想支撑,事业不能没有激情相伴。平凡背后有更多的不平凡,杨瑞清从教以来始终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精神激励自己,成为“陶子之后,亿万陶子”中突出的一位,被人们誉为新时代“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他说,陶先生有一首诗:“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我愿意做这样的“傻瓜”,铁了心当一辈子乡村教师。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总是报以无限的耐心、无比的爱心,尤其给了后进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人生的奉献方式是“真爱”,创造方式是“会爱”,让农村的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就要对孩子真爱、会爱。

        生命的价值等于奉献量除以获取量,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崇高的价值。他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在于奉献和创造。他说,办好一所乡村小学,价值可以大到“不可限量”,我的付出,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他有一个自己发明的人生价值的公式:人生价值=奉献量/获取量。他认为,用乡村教师的奉献量除以获取量,完全可以获得很大的商数,创造出崇高的人生价值。在荣誉接踵而来的时候,他说,如果要我对自己再定位,那么我的选择仍然是“办行知小学,教农民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条件,杨瑞清充满了感激和满足感。他有一个口头禅——“蛮好”。在他看来,有饭吃蛮好,有衣穿蛮好,有房住蛮好,有书教蛮好。他觉得当乡村教师有“四个无比”:无比自豪、无比平淡、无比珍惜、无比快乐。他给自己设计了20字的个人成长要诀: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精于思考,乐于动笔。从来到行知小学的那一天,他就开始写教育日记,在教育日记里用⊙、□、¤符号分别代表一天所做的工作、学习摘抄和自己对乡村教育的思考。20多年来,他写下了150多本六、七百万字的日记,记录了他作为一个乡村教师的梦想与激情、快乐与艰辛。

        在促进教师成长方面,教师要做好四个专业: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写作和专业反思。当教师升不了官,发不了财,出不了名,但是却一点也不影响做人,升官发财都是做人的副产品。我们要立足做良师、力争做名师,建设教育强国,主力军是大国良师。

        问题二:力不从心

        乡村学校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再加上资源缺乏,很难办高质量的教育,即使加快了成长,还是感到自身的力量薄弱,很难改变乡村教育落后的面貌。

        解决方法——学会联合

        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并在条件改善、课程开发上整合足够的资源。在教学方式变革上,集聚足够的动力。在联合办学中,融进行知文化、亲近乡土文化、实行村校联合、城乡联合、国际联合,联合的力量无止境,路越走越宽。

        问题三:关系紧张

        长期以来,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不够和谐;童年不够舒展、不够快乐;教师身心疲惫、教学缺乏美感。学生在欢乐和入迷中学,教师在激动和享受中教的境界难以成为现实。

        解决方法——学会赏识

        热爱孩子、赏识孩子,让农村的孩子也要受到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把教学的主动权还给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决不能把农村教育仅仅办成升学教育,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教书、学习。他常说,快乐、自信是西瓜;分数、名次是芝麻。他请教专家,查找资料,潜心研究,提出了“学会赏识,扬长补短,促进迁移,快乐成长”的赏识教育思路。他认为,习惯于用二拇指指责、抱怨、挑毛病的教育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要用大拇指肯定、欣赏、找优点;要达成“被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聚焦,引导“施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源泉,启发“自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堡垒;要让教师在激动和享受中教,让学生在欢乐和入迷中学。斯霞老师为行知小学题写了“学会赏识,爱满天下”,他专门印制了“优点卡”,由老师以第一人称对孩子们的细小优点进行表扬,并签名。他在每周的全校晨会上加以宣读。每一个孩子每学期至少会得到一张优点卡。他还把全员管理作为赏识教育的重要方法,学生人人当组长,轮流做班委,孩子们得到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和机会,在参与班组管理的实践中提升了自信心、自尊心和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使孩子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孩子们自信、开朗、活泼、大方,动手能力强,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升入中学后后劲十足。

        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要修炼“花苞心态”。不但欣赏盛开的鲜花,还要善待迟开的花苞。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用花苞心态看人生,不是美丽的鲜花,就是可爱的花苞。尊重人性、相信潜能、理解个性、激励优点、包容特点、提醒缺点。教孩子、当老师、办学校,方法很重要,态度更重要,态度一变,方法无限,态度彻底改变,奇迹就会出现。

老刘心语系列(126):行知&知行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学会成长、学会联合、学会赏识,办学之路走向了快车道,行知教育的办学思想逐步升华。执着是信念的指南针,是行为的永动机。他在乡村教育的实践中,在自己的奉献道路上找到了生命的平衡点。如他所说:有人认为我失去了很多,却不知我也得到了许多。这些年,通过奉献社会,服务农村,我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能力也得到开发,价值得到了体现。对自己30多年的乡村教育生涯,他无怨无悔;对未来,他充满了希望。他曾说,如果我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所走的前20年是“生根”,生下理想、事业、情感的“根”,那么后20年,我的人生目标是“生长”,长出一棵乡村教育的参天大树。

老刘心语系列(126):行知&知行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京行知院40年的发展变迁,让我们看到了行知教育的当代价值,也加深了对行知教育理论的认知。生命、生长、生态、生机,是行知教育的关键词。关怀生命、关注生长、关心生态、关切生机是行知教育的核心思想。

        1.关怀生命是行知教育的主题。以人为本,坚信“小孩不小”,把孩子当成小朋友、小先生、小主人。尊重人格、相信潜能、理解个性。

        2.关注成长是生长过程,遵循生命生长的规律,绝不做“天天骂花苞,时时掰花苞”的蠢事。

        3.关心生态是创造生长的条件,就要为生命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努力创造现代化的硬件条件,注重提供适应儿童需要的精神营养。

        4.关切生机是目标与评价,生命长得好不好,主要不是看花儿开的早或迟,而是看是否充满生机,富有活力。

老刘心语系列(126):行知&知行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新时代背景下,行知教育走向了新实验——从我做起、带动家庭、以班为主、协进学校。关键之处是从我做起,努力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做新时代的大国良师,做新时代的师表,做新时代的教育家,行知教育就会越走越远。

老刘心语系列(126):行知&知行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刘心语系列(126):行知&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