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情感

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的左半脑及具有无序性、 跳跃性、直觉性的右半脑,分别代表了我们的理性与感性,究竟是理智重要,还是情感?


正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法律之外尚应包括人情,谓之理重于情,在社会乃至国家的层面,理性重于感情是必然的。纵使親友犯法,仍要奉公执法,做到天下為公,达至天下归仁,合乎规范到舍己為人的地步,可谓之理性比感性重要。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以连坐之法,令行禁止,法令必行,內不私貴寵,外不偏疏遠。開創了秦国新的局面。乱世当用重典,秦国之強,商鞅功不可没,商鞅之法可达致富国強兵,所谓之万民安分守法,上下一心,方有強国之势。于此,執政者當以理性治国也,弃置恻隐之心,百姓性命,并不是首要考虑,国家富強,才是根本所在,情感不可与理智相提并论,在國家大事面前,皆是妇人之仁也。


然古往今来,不泛治国之法,定国之术,帝王之势;然而理性之極致,是可以漠视天下苍生,一纸令下,尸横遍野,麻木不仁。是谓无恻隐之心,帝王之心,深不可测,伴居如伴虎,可叹历代君主威儀天下,却是孤家寡人矣!


其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有七情六慾,一生自记事开始,相伴親人的春去秋来,与她人的共执手,开枝散叶,若无情分,何堪七年之痒?伯牙碎琴,李杜之交;笼负母归,卖身葬父,更有长恨歌里的唐玄宗与杨玉环,迫不得已仙人永隔。,人的情感本就复杂,理智的存在只不过是让纷纷的红尘多了一分约束罷了,卻有時悔恨萬千。


人間有真情。总有人愿意為素不相识的人伸出援手,為弱勢社群争取权益,每一天都有一批热心的人在无私的付出;加入日本九級大地震災後義工、致力於尼泊爾救災,正當災難發生的時候,一批批的義工明明可以悠闲地过着生活,何故要去承担一份疲倦与泥土呢?是珍惜生命的可貴,是对弱小无助的守候,是真挚感情的表现。





卻总有人是愛心汎濫到了一個地步,反而釀成大錯。給不了的關愛就會變成傷害,有不少的人憐憫之心過於汎濫,到最終使它們流離失所,或許這便是流浪貓狗的起因吧,是他們的過度感性冲散了理智,沒有衡量自身的經濟及居住環境。僅有婦人之仁,優柔寡斷終究會使自己的感性變成無辜的善良。


世間至情至性之人少矣。性情中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伤怀,更有与明月共醉的浪漫。多少人任途失意感極而悲,又有多少人过着充满意義的幸福人生。也许感性的人才能够体会到这人生的酸楚与美好,願意為弱勢社群而換位思考,又有多少人知晓这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价值,理性提供了量化的标准,是财富-物质的考量,而感性的存在却是用你的内心世界去感触世界的美好。人一生或会经历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与他人的相识、相亲、相爱,有再回首时的无尽感慨,经年不变的友谊,父母老去的忧伤,相濡以沫的幸福,这一切都是我们的精神财富。那些经历的过往,于这世上的存在价值,终究是在于我们自己如何感受自然万物。


不过人生的追求離不開理智的決策,俗话说人要通情达理,既要有自身的原则,又能合乎情理,合乎規範,在規則的世界裏做合適的事,物競天擇始終是恆久不變的定律;一昧的感性會令自己陷入無邊的憂傷之中,或會停滯不前,若理智的明白傷懷於事無補,懂得用情感的撫慰令自己走出困境,才能達致成功。


道家思想有言:刚柔并济。所謂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兼顾理智与情感,才能够达到人生真正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智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