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之味 读之思

    ____读王崧舟《阅读的意义在于活出来》

在闻着粽子香,洗完五味水的端午节,读到了王崧舟的一篇《阅读的意义在于“活出来"》,囫囵一遍读完,如同端午节的粽子,闻其香,勾起欲,唤起我对阅读意义的一些思考。

重读一遍,捕捉到抓住眼球的一些字眼:人生的困顿,文化的阅读,人生的真谛……我把这篇文章解读为诠释阅读意义的一篇文章,在当下教育界内,阅读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至高至重的地位: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一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一一阅读,阅读成了一剂解百忧的灵丹妙药,但我们却似乎忘记了探寻为什么要阅读这样的原初问题。这篇文章跳出了局限于教育范畴内的狭义的阅读,从生命的层面,文化的角度,审视阅读的意义。

人为什么活?人怎么活才有意义?这是每一个有自我觉知的人都会叩问的关于人生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怎么阅读?这是倡导阅读所必须首先要探究的问题,特别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深入思考探究。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或深或浅地想过类似的问题,模糊不深入。读完了这篇文章,让那些原先模糊的,不确定的,似乎清晰明朗了起来,让我在一个窗外雨敲玻璃的午后,很认真,很慎重地思考起这样的一个问题:阅读之于人生,阅读之于生命,意义何在?

我想起了我的阅读经历,小学阶段的阅读,为趣而读。在我们小时候的阅读中,没有人告诉我们必须阅读,也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阅读,但我却读得有滋有味儿,小时候阅读的那些小人书连环画杂志,如同现在儿童的零食游戏,我在里头尝到了阅读的趣味:《鲁滨逊漂流记》里的航海冒险;《西游记》里妖魔鬼怪是如何幻化的;莫泊桑的《项链》早早地让我看透虚荣;《最后的一片树叶》,让我深深感受到生命的顽强;《西厢记》《红楼梦》中让人心跳脸红的唯美浪漫的爱情……这些滋养,都是潜藏默化入心田中。小时候的那个我,根本不知道书是有“毒”的,甚至会扩散蔓延影响着人的一生。

但是一个中了书“毒”的孩子却又是幸运的,在抽象的方块文字之间,看到了局促狭窄的生活空间里所见不到的广阔和神奇,在似乎冰冷的文字背后,触摸到人性的温暖和感动……当然,这些感触只有成年之后的那个我才能抵触到。

在生命行进的旅程中,会有各种不知名的遭遇等着你,如同潜伏在路旁的不知名的怪兽,随时可能迎面相遇,有时它只是同你调皮地做个鬼脸,一溜烟跑远了。有时它如同一条蟒蛇,紧紧将你缠住,让你透不过气,甚至窒息,这就是人生的困顿吧!在那些困顿的时刻里,是什么给予你力量助你解围,又是什么让你拥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在所有的力量中,有一种力量就叫做阅读!

在这样的文章中,会重复读到这样的一个词:文化阅读,王崧舟把它定义为遭遇人生困顿时的阅读,能改变心性气质,甚至人生格局和气象的阅读。对于这样的一种定义,或者也只有人到中年之时,或者在经历了人生的经历之后,才能认同并深刻理解这样的一个词语和这句话的含义,阅读远远不止于教育内对学生所要求的阅读,阅读所伴随的其实是每个人长长的一生。多少人在学业终止之时,离开校园之日,便终止阅读,投入滚滚红尘,最终面容模糊或者灰头土脸。所谓"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年少时的阅读止于纸面,生命中的阅读却在于穿透生活之后的禅悟。凡尘的种种困顿,常常让人上天无门,入地无缝,把人逼仄在一个死角里,无法呼喊,无力解脱,越是挣扎,越是困顿,从古至今,从大人物到小人物,概莫如此。摆脱困顿的通道,除了阅读,还有自我的禅悟。尼采读懂生命的意义,却无法悟彻自己的困顿。苏东坡凭着自己的慧根,活出了生命的一种境界,至于我们凡夫俗子,我最喜欢文中的一句话:好好活着,安住每一个当下。

生命是一场修行,每一天的经历,每一场的遭遇,都是活着所需要完成的必修课,尽管课业内容不同,通过生命的阅读和禅悟,加持的,必定是智慧!人生,因而获得豁达、通透、圆满。最后还是借用文中的一句话结束:谁也赢不了和时间比赛,谁也输不掉曾经付出的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之味 读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