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和心学

王阳明和心学_第1张图片
文/余小鱼

说起王阳明,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里。唯一记住的就是他是一位心学大师,提倡不忘初心,知行合一。

近期有幸拜读“心学”名家周月亮的作品——《王阳明传》。关于此书,封面这样评论到:内心强大的光明之学,成功修身的智慧之书。我一眼扫过,随即翻到内页。对于别人的话,我一向是随便听一听,最终还是听从内心的声音。

我在360搜索里敲出“心学”两个字,随即词条里这样解释到:

心学,作为汉族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hao第四声)其开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这是心学的发展由来。而《王阳明传》里这样写到,心学就是用良知建功立业、诗意栖居活出灵性的意义学,是个靠意念贯通心物建立起来的自己成全自己的成功学

王阳明的启示在于:凡墙都是门,圣雄事业是从心头做。他高度强调道德的自我完成,并因为这种追求相当纯粹反而建立了救时济世的事功,而不是相反,讲道德就什么也不干了,像以往成了艺术品的君子那样。他的秘密在于超道德而道德化、超实用而相当实用,又不是两张皮,从而真诚至极又机变至极,高度恪守道德又相当心智自由,将一生变成了自觉改造自己、自觉改造社会的觉世行道之旅。每—天都不白活,无事时成圣,有事时成雄。

王阳明在《王阳明四句教》里这样写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大意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也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用四个字总结起来,就是“知行合一”。

也有人认为心学是空谈。读了《王阳明传》之后,我个人觉得认为是空谈的人一定是曲解了心学的真正内在。比如,心学讲究的是知行合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拿孝顺父母这件事来说吧,心中有这个意念不能算做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心满意,这就是实践。表面上看这个实践好像是在对客观的父母进行作用,其实是对自己的本心进行作用,万物皆在本心。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我们孝顺他,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物欲的良知。而且父母去世以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它是王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王阳明说良知如佛说的“本来面目”。它是人生的“根,根,是能生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是“元意义”,是人生各种意义的根据、本体。这个本体却是个虚灵,不能着一物,如眼里容不得一粒,不管是沙子还是金子。然而它又是根本慧:做事情,它是成所作智;看人情事变,它是妙观察智;在任何环境中,它是贯通心物、建立意义的平等性智;它是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让人生生不息进取超越的大圆镜智。地,无水是焦土;人,无智是僵尸。良知能给我们的就是这个根本慧,让我们随我的“分”去建立意义通道。致良知即明心见性,性即是见,见即是性。不可以智更断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

发明了苹果电脑的乔布斯可能没有受过王阳明的任何影响,他生前说过一番话却颇得心学旨趣:人活着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要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乔布斯这段话的主语是“人”,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动物。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有很大的帮助。把这种思想文化,变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源泉,变成我们的自身的营养,以古代圣贤为榜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正心诚意,抵达良知。

愿我们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个“不忘初心,知行合一”的人。


我是余小鱼,认真生活的小女子一枚,前路漫漫,但求落幕无悔。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和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