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的爆炸,留下永恒的梦魇 ——读《长崎 核劫余生》之感

    历史课本上对于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的事件总是写得过于简略,即使有一些事后统计的数据也只是冰冷的代码,不能引起我们内心对于这件事感受,而当事人的述说总是能够直击我们的心灵,总是使我们感受到真正面临那朵瞬间出现于长崎上空的瘆人的蘑菇云时的恐惧与绝望。

  作者苏珊·索萨德在16岁时来到日本读书,她渐渐接触了日本的历史与文化,尤其是长崎的那一段黑暗的历史给了她极大的震撼,因此她后来采访了5名当时事件的幸存者,构成了故事的主线,又采访了其他的12名幸存者,并且查阅了大量资料,然后写出了这本震撼人心的书籍,让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在那个穷兵黩武的时代,日本底层的人民生活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严格控制的物资、为战争而进行的高强度劳作以及无休止的兵役使得人民苦不堪言。1945年,很多日本人民已经意识到了日本发动战争的错误性和必败的结局,但是没有人敢表达出来,宪兵、临组的监管使得每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的危机之下,一旦反战思想流露就意味着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而本书的五位主人公当时只是十几岁的少年、少女,他们觉得生活虽然困苦,但是好在长崎是一个比较平静的地方,很少受到美军空军的骚扰,因此生活还算过得去,然而他们不知道,在这年的8月8日,死神将会降临这片宁静的土地,播撒恐怖,收获死亡。

  当降落伞挂着“胖子”缓缓飘落时,有些人仰望,有些人躲入防空洞,有些人正常工作,他们不会想到接下来发生的可怕的一切。突然,一阵白色的光闪耀了长崎的上空,然后是可怕的高温和巨大的冲击波瞬间弥漫整个长崎。那几个在路上玩耍的孩子瞬间消失,成为了焦黑的碳质;那些幸存者全身有大量的皮肤脱落,脸上的皮肤脱落后,看起来令人毛骨悚然;有人一只眼珠破裂,悬挂于脸上……可怕的场景随处可见,哭泣者、求救者布满城市的各处,这里已经不再是那座平静的城市,这里是地狱,是一片尸山血海,河上漂浮着泡得浮肿的尸体,地上腐烂的尸体布满蝇与蛆,腐烂味混杂着排泄物的味道充斥着城市各处。人们疯狂的寻找着自己的亲人,但是他们看见的只是一具具焦黑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完全认不出对方,只能凭借尸体所携带的东西来猜测是否是自己的亲人……

  当看到的死亡越多,人们内心就会越麻木,他们已经感觉不到恐惧,他们只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生存,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用死亡开玩笑,只是单纯的想幽自己一默。当然,在这片可怕的地狱中也能看到那些如冰晶般纯洁的东西,比如那些坚持不懈寻找自己亲人的人,所有人都告诉他也许你的亲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却依然坚持寻找,比如那些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全身伤口溃烂的亲人,并且流着泪点燃那送亲人离开的火堆,又比如那个抱着已经没有了头的孩子的母亲,哭到双目欲枯,却久久不肯松开自己的双手……

    每一个片段都来自于亲历者的讲述,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发生在过去的时光之中,读来让人的内心仿佛布满阴霾,但那一条条顽强的生命不断与死亡抗争,在生与死的边缘拼死挣扎的事迹却也令人感动,那一份份人间真情不因灾难而被抹杀,反而在阴霾中展露了它的光辉,这也是那些幸存者在往后的余生中一次次被梦魇惊醒,却又一次次努力生活的动力,情感是一剂疗伤的良药,虽然伤疤一直都在,但是却慢慢抹平了疼痛。

    每一个生还者都是英雄,他们与内心的梦魇相抗,他们度过黑暗中漫长的隧道,他们笑对残破的余生,虽有恐惧入梦,亦有亲情相伴,只愿惨剧不再上演。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瞬间的爆炸,留下永恒的梦魇 ——读《长崎 核劫余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