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八佾篇一则

《论语新解》八佾篇一则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论语》八佾篇,都与礼仪相关,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礼仪的重要性。虽然随着时间之变迁很多礼仪已经被忘却所产生的内涵,而变成形式,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切需要礼仪进行规矩,社会才会秩序井然。但孔子所说的礼,意义范围涵盖非常广,它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准则,如父子之间,君臣之间,朋友之间,长幼之间等,同时也规范了国家运作的种种制度。

【原文】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告朔:此有两说。一、周礼,天子于每年冬季,颁发来岁每月之朔日,遍告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于其始祖之庙。每月朔,请于庙而颁之于国人,称告朔。又一说,周天子于岁终以来岁十二月之朔布告天气诸侯,诸侯以饩羊款待告朔之使者。

【译文】

子贡欲把每月在庙告朔所宰的那头腥羊也去了。先生说:“赐呀!”你爱惜那一头羊,我爱惜那一礼呀。“

【理解】

      传统里有很多东西在最初制定的时候,体现着圣人的用心良苦。告朔之礼,是圣人希望天子、诸侯都能够恭敬以为政。                大家把这个礼制废除,只留下表面形式,大部分会觉得这是无用的东西,子贡大概当时也是这个观点,就把它给格除掉。可是这么轻率的格除传统,古代先贤的东西就完全没有任何保留,连痕迹都找不到,这就太可惜了。传统,特别是经过长期历史的筛选留下来的这些传统,都有它的道理,不能随随便便把它给抛弃掉,用过时这么一个帽子一套,然后就把它打入地牢了,那是让孔子觉得痛心疾首。子贡爱其羊,孔子爱其礼。所以,把羊留下来,这个礼还能存在。把羊去掉了,那头羊也只是个羊而已,不代表了礼。

虽然现在只剩下了饩羊,只有形式了,但让人们会想到内涵,故而形式的存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因为形式而去敷衍,而应思考形式下的真正内涵。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同样如此,应做好形式的同时,去反思我们的内涵,要在形式中增添内涵。如读《论语新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内涵,明确学习论语的真正目的及内涵,把他变成喜欢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新解》八佾篇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