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三十年前就开始决裂了……

北大留美硕士王猛(化名)以一篇万字长信公开了自己与父母的决裂。十二年不回家,六年拉黑父母所有联系方式,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这过分的爱成了伤害,让他不惮以这样的方式揭示这份痛苦。是的,从他的行为本身,我已经体会到深深的痛苦。

对不起,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三十年前就开始决裂了……_第1张图片

这封长信和他与父母决裂的行为本身,在他的父母看来是“过分较真”,在大多数父母看来,所谓“过于关爱”,应该也算不上伤害。上小学还不会剥鸡蛋,下雨一定要早早到教室门口接,上学出国都要联系亲朋好友照顾,这不正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人之常情吗?再说了,从小成绩优异,国内最高学府录取,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成功,难道这不正是受益于父母辛苦的付出吗?如今却只得到长达十年的决裂和一封笔伐的“万言书”?甚至会有人冠以“不孝的”罪名吧?

可是,正因为这些人之常情的道理,才异常彰显了他的坚决,他的行为有多“大逆不道”,他的心理就有多痛苦。

而同样,即使单从一句话来描述整个事件,我们也能体会到他的父母心中之痛丝毫不会亚于他们的孩子。寄予了万千希望的独子,引以为傲三十多年“别人家的孩子”,却与自己割断了联系,视若仇敌,以前逢年过节还能以一句“他在美国,忙”来应对,如今一封万字长信将这“家丑”公之于众,他们连说辞都找不到了。可是他们的痛更多的是不解和委屈。

即使儿子的“出走”已经如此之久,可是看到儿子发来的决裂信,父亲依然没觉得有啥特别,因为儿子类似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儿子把这封信称为对家人的“最后通牒”,但父亲觉得,这算是什么最后通牒啊?“既然是通牒,你总该提出条件吧,总该是不能达到什么条件才会怎么怎么吧!”老俩口搞不懂儿子为何会远离,为何不能“举重若轻”,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他们无时无刻不期待儿子的回归,也试图修复亲密的亲子关系,可是两代人的对话就想两列相对而行的列车,开向不同的终点。

儿子说:“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母亲却说:“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儿子认为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从三四岁、小学就开始给自己造成了伤害。

可是在父母看来,儿子从小到大,到上大学都是正常的。“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有一次还主动用别人的电话给我们打电话,回家也会说学校里的情况,甚至还会做几个新菜。”

儿子以决绝的姿态发出了决裂信,父母却依然等待儿子的回归。

这些年,老俩口搬了四次家,惟独没有丢弃的是儿子从小到大的所有物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手工,都在家里放着。

儿子与老父老母,每一方的内心都已翻江倒海,却无法被对方看见,各自痛苦,各说各话。恐怕他们身后,也各自站着庞大的队伍——挣扎的孩子和无辜的父母。

王父王母至今不理解王猛为何对儿时的经历耿耿于怀,认为是他个性问题,受挫能力差,在遭遇不顺的时候“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了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上,迁怒于家人。”他反思自己是“过于自信和乐观”了。

我想说的是,有一种伤,确实只有长大之后才看得见。

如果说对孩子的爱会因为父母的自大和无知变成伤害,那么这种伤害只有在所知时才会看见。

爱,自始至终,伤害,也早已开始。

我们丝毫不会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本能,是天赋,是一切的出发点。婴儿时"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幼儿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懂事的时候"打是亲骂是爱",长大了"我都是为你好"。这是很多父母爱孩子的方式,爱的理直气壮,爱的一厢情愿。

今天看了王父对此事的回应。应该说,在50后父母之中,这是一位很前卫的父亲,当初也是照书养模式。他们从小教育王猛的方式没有打骂,而是“谈话”。只要王猛犯了错,王父就会告诉他,要找时间跟他“谈话”。对于谈话的方式并没有具体的描述,从王父的描述可知,这种谈话从两岁就开始了,他发现了王猛从得知要“谈话”起就会一直恐慌。

我想说,今天的决裂,可能从三十年前就开始了。

第一次成为一个宝宝的妈妈,曾让我诚惶诚恐,走的也是一胎照书养的模式。在这之前,彼时半路出家从事小学教育的我其实还是教育的门外汉,我们最常说起的譬如爱是教育的前提,但到底什么是对孩子的爱,到底怎样的爱才是正确的,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发现,更多的情况下,对爱的理解仍然是"为了孩子好"。

在成为一个妈妈之前,不得不说,我对孩童的理解还只限于自我的成长经验和书本上大而化之的描述,在处理学生们的问题时也是基于趋益避害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当妈以后,开始学习婴幼儿学前领域的发展,这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我发现中外的教育理论不约而同地关注了0-6岁这一关键时期。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老,七岁看大。原来我不求甚解的凭直觉以为这更多地指向人的本性多由天生注定,由小看大,足见本性难移。学习了相关理论之后,我才明白,这句话说的是这段时期对人的重大影响,0-3岁这段人之初的历程已经奠定了孩子的心性之基,指向了毕生的结局。打个比方,孩子今后是鱼还是鸟,喜欢畅游大海还是翱翔天空,冥冥中已经成形。之后到六七岁,已经为成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国内较早实践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姊妹篇《爱和自由》以及《抓住孩子敏感期》对我启发最大。

敏感期的理论也让我重新了认识了自己眼中那帮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棘手”的孩子,那些屡教不改的“小毛病”曾经几乎耗尽了老师的耐心。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很多表现只是“今日之果”,孩子在学龄前的经历才是“昨日之因”。

如果幼儿期相应的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就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某方面能力的缺失,留下一些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所谓“小毛病”。在度过他的儿童期之后,很多现在我们眼中的“小毛病”甚至会延续至成年。

比如,有的孩子口中总会嘟嘟囔囔自言自语,上课时也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平时仔细观察还会有啃手指,啃铅笔头等现象。这很可能是孩子在口腔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

比如,有的孩子上课好动,手里总要玩着东西,孩子“马不停蹄”的小动作常常让老师家长称之为多动症。实际上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在手的敏感期受到了限制。

  再比如,有的孩子纪律意识薄弱,对校规班规视若无睹,屡教屡犯,很让人无奈。这可能是在度过秩序的敏感期时进行的不顺利。......

每一个敏感期的顺利度过,都将对孩子健全品性和人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一个个敏感期的到来,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能力和心性伴随一生。更重要的是,儿童通过敏感期的发展,创造自我建立强大的人格力量和心理力量。错过了这个时期,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弥补。

所幸,0~6岁的儿童,如果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到了6~12岁还有弥补的机会。这一时期正是我们的小学时期。

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在6-12岁期间,儿童必须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可惜的是,我们的很多家长和老师对此都是无知的。在不知不觉中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又在孩子身上表现出不良的行为时给予不满和指责,执着于“修剪”, 执着于“纠正”或“治疗”,寄望用强力的监督促进孩子短时间作出改变。于是现实就是,在学习压力下,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孩子,既得不到6岁以前来自父母的宽容和关爱,又得不到长大后成人给与的尊重。在纷乱的心绪中,他们孤独的成长着。这就是我们很多孩子面临的困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这将是多么无奈而可怕的事实!

所以,即使一个人在成人之后表现出的问题,很可能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已经留下了缺憾。

如果对比观察不同孩子和家长的当前表现和关系,会忍不住想象他们的过往和将来。我们时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当时我最沉痛的领悟就是:原来父母就是孩子的“命”。这其实与阶层关系不大,而是关乎如何被对待。

无论是身为父母还是老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理解的爱很可能就是伤害,在错误的方向上做太多,还不如什么也不做。与其谈如何去爱孩子,不如学习如何去信任和尊重孩子,因为信任而放手,因为尊重而获得成长。可惜,在权威中长大的我们,也往往习惯于用权威来对待更弱小的他们。

以前有句玩笑,很多工作都需要资格证,唯有做父母没有持证上岗。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身为父母确实需要学习很多,与其思考如何教育孩子,不如思考如何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不管怎么样,我们爱儿子,希望能跟他重新联系起来。”

王猛的父亲认为儿子与他们的决裂是自身的心理问题,他含泪祈祷:“只能乞求苍天还我儿子一个健康的心灵”。

不过,他的儿子没有等待老天的帮忙。而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且积极的寻求根源,进行心理学的深造试图解决问题。也许等他治愈了自己,就可以放下这份决绝,与父母和解。

有人觉得自身的不幸不能由原生家庭来背锅,但是相比于一味质疑自己,怀疑人生,甚而抑郁到自杀,认识到原生家庭给自己造成的影响起码是觉醒的第一步。

我们因为知道而失望了,我们也一定会因为知道的更多而重新燃起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不起,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三十年前就开始决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