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冈村宁次宣无条件投降。

      短短的一行字,为了这行字,为了那一天。

      我们打了14年,等了十四年!

      8760个小时,525600分钟,31536000秒。

      三千一百多万秒的反抗里,我们有多少先烈殉国?1850万(1937~1945)。其中,军人约占15%,若是连同伤者,这个数字要翻一倍(约3500万)。

    在我接受的教育里,今日之中国,是佟麟阁等260将军的殉国,3211419名陆军战士的死伤,4321名空军战士的陨落,无数未曾编入正规军的无名战士的抗争,四万万人的炎黄子孙几乎百年的不屈不挠……铸成的血肉长城!

      殉国将领其中,往复冲杀肉搏成仁者82人,身陷绝境自戕报国者25人,身陷囹圄气节如虹视死如归者14人。

      在这里,请让我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对你们以最崇高的敬意。

      写出以上数据时,我的手是抖的。

      我知道这些数据代表着什么,它们不是一串串冷冰冰的数据,是一位位伟大的灵魂,一段段不能也不可能忘却的痛楚。

      前些日子,看过一个视频,作者以一个假设来到街上采访:假以时日,日本因地震或火山爆发导致的天灾,我们该不该用以良善,接纳他们,帮助他们。

      老一辈的回答是……不能原谅。

      新一辈个别的回答是,过去的事不能拿过去的眼光去看。

      记者问他,那……南京大屠杀呢?

      他:“可它已经是过去式了嘛!”

      本文意并非是去追究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那句已经是过去式了嘛足以让我心寒。 

      过去式?

    (下图可能会引起不适,请选择性观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图来自网络,侵权删)

烧杀抢掠,奸淫杀戮,整整三十万人啊!过去式?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外的300000是叫你把这段历史当成过去式?

然后留下自称炎黄子孙的人在多少年后的今天,脚下踏着先烈的血,活在先烈用血肉铸成的长城,笑着原谅曾经狞笑着杀戮,如今依然不知悔改的倭寇?

请问,那些说原谅的,你有何资格?

文题出自《秦风》,为秦之战歌。

秦当年抗击西戎,出征时,鼓声歌声,便是此曲,便是此战歌。

文题意非战十万倭寇饮敌血,只是今日之中国,我们璀璨的新一代,在岁月里,忘掉了太多太多了。

他们以为,我们的二战,我们的抗日战争,是那些抗日神剧里的那样轻而易举。

但?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这句话是我在初中历史书上看到的,至今不忘。为当时中国第29军司令部对宛平城及卢沟桥守军将士下达的命令。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

这是一个父亲在儿子出征前,含泪写下的死字旗中的一句话。

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者重。

南苑之战前夕,宋哲元下令南苑军部撤退,且此时佟麟阁收到父亲病重的信,但佟麟阁执意不撤,回信夫人,“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后诏部下前线杀敌。

1937年7月28日,佟麟阁在死守南苑的南苑之战中,先被日军机枪扫中大腿,后头部重伤,终殉国。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带病率川军出征,在前线吐血病发,留下以上遗嘱。

……

在很多安逸的日子里,我们忘掉了很多的苟且,忘掉了很多的辛酸,忘掉了我们曾经为今天付诸的战斗。

甚至渐渐的,我们脚下的先烈染红的土地被那些不只是何物的东西掩盖,我们在久远的岁月忘掉历史,忘掉一些事。

很多历史,我们会在那些消亡的岁月里忘却,但有一些是一个名族的根。

一如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都是往事记忆组成的。

记忆才是我们的灵魂。

而民族也一样,忘却历史的民族,是没有灵魂,没有血肉的。

我们在生活辛酸悲痛之余,还请勿忘,今日之中国,是血构筑的。

今秦之长城犹在,我等民族尚还热血。

还请诸君负重前行,勿忘国耻,兴我中华。

你可能感兴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