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才学满腹,知识渊博,他因不满官场腐败,愤然辞去彭泽县令而退居故里。每天以耕种为乐,同时还继续写诗作文。
有一天,一位少年向他求教读书学习的妙诀。陶渊明笑着对他说:“读书学习有什么妙法呢?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学为进,辍学则退”
那位少年听后,似懂非懂,不愿离开。陶渊明便拉着他的手,来到自己耕耘的稻田旁,指着已经长得尺把高的禾苗说:“你蹲着看,这禾苗是不是在长高呢?”
这少年蹲下身,仔细观察一会,看不出禾苗正在生长,只得回答说:“未见长啊!”陶渊明反问道:“果真未见长吗?那么春起的苗芽又怎么变成尺把高的呢?”少年不知所措。
陶渊明因势利导地启发道:“这禾苗每时每刻都在滋长。可上长的速度较慢,我们的肉眼觉察不到。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知识的增长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但只要勤学苦练,日积月累,便会使知识由少到多。”
说罢他又带着这位少年来到溪边,指着一块大磨石问:“你看那块磨石为何出现像马鞍似的四面呢?”少年脱口而出:“那是损的。”“可见你见过它是哪一天被磨成这样的吗?”陶渊明又问,少年沉思片刻,说:“不曾见过。”
陶渊明接着启发道:“农夫们天天在它上画磨刀、镰、锄,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磨损成这样的。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而日有所去。学习一旦间断停止。所学知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忘却。”
听了这一番话,少年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是。他明自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