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阿里云:开源与自研如何共处?

头图 | CSDN 下载自东方 IC

来源 | CSDN(ID:CSDNnews)

责编 | 晋兆雨

从「鲜为人知」的专业名词,到 2006 年的精准定义,再到如今全面上云时代的「百花齐放」,云计算的发展趟过蛮荒之地,已形成极具规模、高可靠性、通用性的服务。不过,针对过往软件领域中争论已久的开源还是闭源问题,同样在企业业务上云过程中再次出现,云时代,开源与闭源如何形成良好的闭环,开源与自研是否相互矛盾?在开源模式下,商业化之路又该如何走?

近日,在开源界摸爬滚打 20 载有余的老兵,也是国内云时代的引领者 —— 阿里云基础产品事业部技术战略负责人陈绪(花名还剑)接受 CSDN 独家专访,从阿里云技术战略与开源生态体系等维度,深度解析阿里云的核心竞争力筑造之路以及其背后开源的驱动力,借此,也希望在数字智能化时代,为正走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企业、开发者带来一些思考。

云,未来已来

当美国知名软件工程师 Marc Andreessen 提出「软件正在吞噬世界」的一些年后,在云计算成熟落地之际,业界对这一条线进行填补,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食物链,即「开源正在吞噬软件」,而「云正在吞噬开源」,「多云正在吞噬云」。

对话阿里云:开源与自研如何共处?_第1张图片

(CSDN 付费下载自视觉中国)

虽然对于这一大鱼吃小鱼理论,科技圈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云计算引领的科技革命,让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在这一进程中,与国外亚马逊、IBM、Oracle 等老牌云计算玩家相比,中国在云计算领域的入局,要稍晚 2-3 年。而在多年的角逐之后,陈绪表示,从技术水准来看,如今国内外的云已经处于同一个水平。

陈绪,相信很多从业者对于这位大牛也并不陌生。2018 年 7 月,陈绪离开供职十一年的英特尔,只身一人,从北漂转身加入“杭派工程师”之列,成为阿里云的一员,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上云的同时,也在探索云时代的前沿技术发展。

云浪潮风云起,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是机遇亦是挑战。

群雄逐鹿的云计算赛场,阿里云的 11 年

中国云计算的发展从概念的炒作到步入正轨,几经兴盛,也曾备受质疑。2009-2013年间,在谁也无法明确说出“云计算”到底是什么之际,业界将这一阶段视为中国云计算的泡沫期,而面对纷涌而至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众多厂商而言,《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也曾做过预测,「中国通过竞争剩下的云计算服务商不会超过十家」。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让做事相对扎实的一些云计算平台生存下来,而阿里云就是破除云计算这块冰中尤为重要的一家。

在过往的 11 年间,陈绪表示,为向用户提供更加稳定与可靠的服务,阿里云主要围绕三大层面筑造了自己核心竞争力:

  • 技术战略规划。在探索过程中,有很多趋势大家能看到,但是不一定能做到,如软硬件一体化、集成模式、使用云计算指导硬件研发等。在此,阿里云将多年研发的经验回馈给硬件开发商,帮助其设计出云计算领域更加通用的硬件。

  • 开放与开源。整个业界包括中国、美国、以色列等地区有不同的创业公司,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理念,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等平台,面向层出不穷的新技术,阿里云不能闭门造车,会与产业伙伴、生态共同构建未来,共同发掘商机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与大家共同提炼出价值,并且将最新技术落地到阿里云产品研发的方向中。

  • 碰撞融合。另外,阿里云也会与高校、科研机构、大客户深度沟通与交流,希望将产-学-研全链路打通,真正让大家能够形成良性互动,让学校老师和科研机构研究者有实际应用场景。业界有一个名为 TTM(Time To Marketing,产品上市周期)的概念,阿里云旨在将 TTM 缩短到最小,这个不仅对阿里云自己有价值,而且能够帮助客户实时体验到世界上最先进的黑科技,也能够真正保持自己的最高竞争力。

陈绪透露,阿里云希望云上的用户真正能够忘记物理硬件出问题的可能性,永远在将系统放在阿里云的同时,业务能够实现永不间断。下一步,阿里云也将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使用达摩院的智能感知和预测技术,即当硬件可能出现问题前可进行无缝迁移,这也被称之为“热迁移”,真正实现无感知、无痛。

同时在软硬一体化趋势下,阿里云也与英特尔进行了深度合作,如采用英特尔的 AEP(Apache Pass)进行开发。陈绪解释道,AEP 是一种新的介质,处于内存和硬盘之间,它不仅比内存便宜,且能够持久的保存数据不丢失。

基于此硬件与阿里云持久化内存 Tair 产品,阿里云发起第二届数据库大赛——Tair 性能挑战赛,希望与 Redis 兼容的 Tair 数据库产品和 AEP 硬件产品进行完美结合,并且通过实际团队在线上近一两年的磨合,帮助客户更好使用这款产品体验新型科技对自己业务带来的实际增值,也希望带来产业的变革。

针对此次 Tair 大赛,陈绪表示,一款项目的成功,一个社区的成功,与其背后的生态息息相关。技术、产品做得好是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需要看其背后有多少人与之同行才是最后成功的标志。Tair 数据库是基于 Redis 修改,而 Redis 作为一款非常流行的开源社区产品,有着广泛的生态基础。

而想让 Redis 产品获得更多客户认可时,仅凭一个公司是很难的,但是通过这个此次大赛,陈绪表示,让感兴趣的人能够进来,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在阿里云平台之上成功。

阿里云背后,开源的驱动力

在互联网发展至今的过程中,我们知晓最难或不是研发的过程,而是生态的构建,在这一点上,对于阿里云而言,亦然。

在生态构建背后,开源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国内开源的发展,陈绪表示,国内开源公司和开源爱好者的一些开源举措确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在很多基础软件部分,开源或是一个必然趋势。简单来看,当别人用你的产品和你竞争时,其实其竞争力并不强,为什么?因为项目代码的路线图是你制定的,代码修改的能力掌握在你自己手上。在开源社区中,更多的是看重技术能力、持续演进能力,而不是短期的商业利益。

时下,因为国际大形势的变化,存在较强的不可控性,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但这不代表今天就要与别人脱钩,这是不对的。

打一个比喻,国际社区可视为一个大海洋,分流后到社区、企业中可将其看做是一个小池塘,池塘和大海之间有一个连接的水道,池塘来源于大海的营养供给,全世界的池塘也为大海不停地贡献并带来了资产增值。但池塘是否能丢弃?亦或直接基于大海?

这肯定是不行的!

毕竟大海的风浪太大,变换无穷,众人难以控制。

因此,陈绪认为,最好的情况是维护好小池塘,并把水道开着,能够进行互通。如果这个小池塘能够抚育出一个大鱼来,则可以把大鱼放到海里去,为全世界所共享。另外,海里营养不停的演化和更新,大家会不停的感受到水位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要做更好的自己,要想象所有的不可控因素,即使在极端情况发生的情况下,你还是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至于因为别人的变化导致自己受到损害,这是最基本的底线。

作为创新的源泉,针对开源与闭源、开源与自研是否矛盾的问题,在阿里云看来很简单:

首先,开源与自研发不矛盾。

因为,所谓自研:

  • 要掌握所有源代码;

  • 拥有修改每一行代码的能力;

  • 安全能力。即保证系统不受外来攻击干扰,保证客户的数据不被人窃取、客户的业务不会被中断,这就是自研的概念。

在自主研发的同时,不断地将代码按照周期与大家共享,社区也因之而受益。从长期来看,自主研发和开源兼容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两只手,每一只手都不能放,如果放弃自研就放弃了自主的意义,若放弃了开源就放弃了产业的生态兼容性。

在开源从最早弱版权时代,到现在的云原生迭代,陈绪表示,开源关键点在于标准。不同的厂商遵循相应的标准,客户就没有锁定的风险,可以不停地迁移,总是能找到最好的厂商,将自己的业务放上去,用最简单、最便捷、最经济的方式来运营自己的业务。

中国开源商业化模式之路该如何走?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在开源与云原生等主流发展趋势下,目前,国内市场上暂没有一家完全基于开源来进行 IPO 的公司,那么对于中国开源商业化道路究竟该如何走?

虽然暂时还没有基于开源且 IPO 的企业,但已有很多公司正走在这条路上。其次,通过开源,很多中小创业型公司在与上市公司合作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估值,也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估值,从一倍、两倍,甚至高达十倍。而想要建立中国的开源商业模式,或可以从四个方面来逐步实现:

  • 个人获利。这一点,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 就是典型的通过开源而收获成功的案例。

  • 公司获利。公司做一个事情并不需要从底下往上搭建一个系统,如你做的是上面的 10%,下面的 90% 是公用的,公用部分不是你的优势也不是真正的获利点,你就可以基于社会的公共平台之上构建你的10%,快速提高自己的迭代效率,公司发展也会更加从中受益,保证新的创新公司层出不穷,企业也是会受益的。

  • 产业获利。产业中有公共的部分,如 Linux 操作系统,任何一家公司完成代码的编写都是难以想象的,而如今有了协同,就有了共同创新的平台,不用新造轮子,这是对产业的帮助。

  • 对国家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没有变成有,从零开始变成基于一个平台之上的再创新。对此,陈绪表示,阿里云有一位技术负责人说过,阿里云做超算的目标不是建设世界上的最高峰,而是搭建一个青藏高原,阿里云希望客户在此上构建他们自己的珠穆朗玛峰,这对国家产业的提升、对国家科技实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助力。

透过开源,我们目光所及之处或仅为冰山一角,更深层次的潜能仍需我们继续探索,开源之路,任重而道远,陈绪如是说。

 

开源时代,云原生已至,企业、开发者需如何入局?

 

在云时代,陈绪表示,首先更多的人要真正意识到自己在这场游戏中所处的地位,因为无论你参加游戏与否,该场游戏都会往前推进,不参加的话就错失一次良机,甚至以至于在多年后回想起现在,会发出一声感叹:当时那么好的机会展示在我面前,为什么我不抓住!

其次,通过开源创新、前沿技术加持,阿里云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等维度构造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面向企业的开源创新,建议小型公司不要过于执着于基础性东西的研究,如底层架设网络、铺设物理硬件等,因为这些在规模化云计算到来之际,已由云计算相关公司完成了。除此之外,很多聚焦云的公司也结合了高端大规模容量存储,并配备了一些灾备技术。

对云计算从业者而言,应该往上看

「云计算时代下,底层 IaaS 技术基本上形成了一种——集约化现象。即 laas 产品种类越来越单纯、越来越集中,那其最基础的功能越来越强、水平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这些产品是云公司所擅长的,其规模大了之后打造每个部分的价值和最优的解决方案。

往上走到 PaaS 层时,很难有一个公司能够做到提供世界上所有的PaaS,因为它是纷繁复杂的业务需求。继续往上,SaaS 层更加繁纷复杂,它的种类会更多,在不同领域中,用户的需求是千奇百怪的,定制化的东西让你匪夷所思,所以这也是云计算的开发者和厂商未来的一个发展着力点。因为这些东西做得好,能够获得最大的价值。

整体而言,云计算厂商做的是规模化业务。但是越往上走亦或是更加细分市场才是新兴企业能够获得自己的机会,传统的软件企业能够利用云时代的红利,将原来在线下输出的一些软件变成服务。

从成本和财务运算的维度来说,这也是使用云资源、租用云资源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利益,来帮助其实现更大的价值。」

最后,云计算时代已至,「少一些疑虑、多一些勇敢」

对话阿里云:开源与自研如何共处?_第2张图片

更多阅读推荐

  • Serverless 架构下的服务优雅下线实践

  • 如何应对云原生之旅中的安全挑战?

  • 8000字 | 32 张图 | 一文搞懂事务+隔离级别+阻塞+死锁

  • 这么多年,终于有人讲清楚 Transformer 了!

  • 告别CNN?一张图等于16x16个字,计算机视觉也用上Transformer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编程语言,人工智能,java,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