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计算机通信新技术”课程复习题(2016年)


研究生“计算机通信新技术”课程复习题(2016年)

帮师姐终结的, 现在贡献出来. internet的分享精神

1、       现代通信网技术综述

1、 通信网的分层结构是怎样的?通信网的三要素是什么?

分层结构:应用层-业务层-传送层

      应用层:表示各种信息应用于服务种类。 

业务网层:表示支持各种信息服务的业务提供手段和装备,它是现代通信网的主题,是向用户提供诸如电话、电报、传真、数据、图像等各种通信业务的网络。 

传送网:表示支持业务网的传送手段和基础设施,包括骨干传送网和接入网。功能是:在不同地点的各点之间完成转移信息的传递,包括电路层、通道层、传输媒质层三层。 

支撑网:支撑网用以支持全部三个层面的工作,提供保证通信网有效正常运行的各种控制和管理能力,传统的通信网包括No.7 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

 

三要素: 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

 

2、 支撑网有哪些?业务网都有哪些?适于提供什么样的业务?

 

 


 

3.支撑网有哪些?各完成什么功能?

信令网:用于通信实体之间传递信息,已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被称作通信网的“神经系统”

数字同步网:保证网络中的各节点(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同步工作

电信管理网(TMN):完成电信网和电信业务的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FCAPS)

 

4、试从三对基本概念比较下列网络:PSTN、GSM、GPRS、Internet、ATM网络、NGN、WCDMA.

       从上图中选择几个进行分析

      

5、通信网中的主要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的特点是什么?

电路交换: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物理连接)、同步时分复用、固定带宽分配、无差错控制机制、对通信信息不作处理(透明传输)、流量控制基于呼叫损失制

分组交换:面向连接方式(逻辑连接)和无连接方式、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有差错控制机制、对通信信息作处理、流量控制基于呼叫延迟制

ATM交换:以分组传送模式为基础并融合电路传送模式高速化的优点; 简化了分组通信中的协议,由硬件对简化的协议进行处理,交换节点不再对信息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传输处理能力;可满足多业务需求,传输效率高,保证服务质量,有流量控制。

 

///

2、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

 

6、 网络信息系统不安全的原因是什么?

技术原因: 

(1)自身缺陷; 

系统缺陷广泛存在;通用的商用计算机系统存在许多安全性问题;专用的安全计算机系统中也存在大量安全性问题;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性。一些数据也证明了部分旧的操作系统存在缺陷。 

(2)网络的开放性; 

业务基于公开的协议;远程访问使得各种攻击无需到现场就能得手;连接是基于主机上的社团彼此信任的原则。 

(3)黑客及有害程序的攻击。 

 

7、 如何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1)基本的预防保护:用户隔离、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动态防火墙等技术 

(2)实时的动态检测:设备日志、动态防火墙以及专用入侵检测等技术 

(3)有效的攻击响应:告警等自动响应以及策略更改、黑名单等手动响应 

(4)核心---安全策略:研究造成信息丢失、系统损坏的各种可能;提出对网络资源与系 统保护方法的过程

 

3、       下一代网络技术

 

8、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 的分层的体系结构是怎样的?

 

     NGN体系结构分为业务层、控制层、传送层、接入层四层,其中控制层为核心采用软交换技术。在业务层和控制层之间采用统一开放的接口,便于新业务的快速提供;在控制层 

和传送层之间呼叫控制和承载分离,便于采用新的网络传送技术;在传送层和接入层直接将接入和传送分离,便于现有各种网络技术的接入。

(不重要的图)

(重要的图)

 

9、软交换与传统交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1:

“软交换机体现的是通过媒体控制协议MGCP/H248技术来实现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相分离的思想。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基于IP网络,实行业务、控制、承载以及接入分离和开放的架构。

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答案2:

传统交换根据所执行功能的不同,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平面:呼叫控制平面;媒体交换平面;业务提供平面;接入网关平面。这四个平面不仅在物理上合为一体,而且支持这四个功能平面的软、硬件互相牵制,不可分割。而软交换建立在IP 网的基础上,将控制、交换、业务和接入这四个功能平面完全的分离,并利用一些具有开放接口的网络部件去构造折4 个功能平面。 

 

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 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 与IN 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 

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网络的作用。 

3 、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 


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 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0、软交换与IMS 的技术区别是什么?

1)   在软交换控制与承载分离的基础上,IMS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呼叫控制层和业务控制层的分离。

2)   IMS起源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因此充分考虑了对移动性的支持,并增加了外置数据库——归属用户服务器(HSS),用于用户鉴权和保护用户业务触发规则;

3)   IMS全部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信令,而在软交换中,SIP只是可用于呼叫控制的多种协议的一种,更多地使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和H.248协议。

 

总体来讲,软交换网络体系基于主从控制的特点,使得其与具体的接入手段关系密切,而IMS体系由于终端与核心侧采用基于IP承载的SIP协议,IP技术与承载媒体无关的特性使得IMS体系可以支持各类接入方式,从而使得IMS的应用范围从最初始的移动网逐步扩大到固定领域。此外,由于IMS体系架构可以支持移动性管理并且具有一定的服务质量(QoS)保障机制因此IMS技术相比于软交换的优势还体现在宽带用户的漫游管理和QoS保障方面。

              (只是最后的一段有区别, 按照分数的多少进行选择)

总体来讲,IMS 与软交换的区别主要是在网络构架上。IMS 的网络架构相比于软交换更为先进,因为IMS 比软交换进行了更充分的网络解聚。网络各个层面的不断解聚是电信网络发展的总体趋势,从传统电路交换网到智能网出现,再到软交换以及IMS,无不符合这种趋势。网络的解聚使得垂直业务模式被打破,有利于业务的发展;另外,不同类型网络的解聚也为网络在不同层面上重新聚合创造了条件。这种重新聚合,就是网络融合的过程。由此可见,IMS 的网络架构相比于软交换也更有利于实现固定与移动的网络融合。

///

4、       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

 

11、 软件定义网络(SDN)的体系架构是怎样的?

软件定义网络SDN 改变网络转发与控制紧耦合的架构,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体系结构,体系架构如下图:

上图表达了SDN 的分层解耦合概念,包括通用的基础硬件层、硬件抽象层、网络操作系统、上层应用。其中基础硬件与硬件抽象两层组成物理网络设备,也就是SDN 架构中的数据转发层面;网络操作系统与上层应用组成了控制层面。数据转发层面与控制层面之间以一种标准化的交互协议来解耦合,此协议当前为OpenFlow。这种去耦合的架构,表明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应用(如路由控制协议等)不必运行在物理设备上,而可以运行在外部系统(如X86架构的服务器)内,从而实现网络控制的灵活可编程性。

 

12、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技术特征是什么?

5、        应急通信

13、 什么是应急通信?请列出5种应急通信的方式

应急通信: 应急通信(emergency communication), 为了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而提供的通信保障. 是网络通信与网络安全的交叉学科.

(网络定义): 现代意义的应急通信,一般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同时包括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等通信需求骤增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为应对自然或人为紧急情况而提供的特殊通信机制。


 

5种应急通信方式:

  基于电信网络(固定或移动网络)的基础设施:

(1) 特定的呼叫业务

(2) 短信通知

(3) 加固基础设施(如中国移动的超级基站)

(4) 应急通信车(替代受损的基站\机房, 提供卫星或地面无线通信链路)

     

应急通信的定义:在保障战备、抢险救灾、出现恐怖事件和通信网故障时,能临时、机动地提供应急服务的通信方式。现代意义的应急通信:一般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同时包括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等通信需求骤增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为应对自然或人为紧急情况而提供的特殊通信机制。概括地讲,突发公共事件后,为处置事件提供的通信保障。 

五种应急通信方式:卫星应急通信、移动应急通信、短波应急通信、网络应急通信、超级基站应急通信。(不确定)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

(1) 卫星电话

(2) 卫星数据通信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

(1) 手台

(2) 集群电话

(3) 集群数据通信

14、 为什么说自组织网络特点最具备支持应急通信组网的能力?

           自组织应急通信网络是应用自组织网络技术构造满足应急通信需求的网络。自组织应急通信网指在紧急情况下不需要依靠既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利用具备自组织网络能力的通信节点,快速地组建通信网络,提供应急通信能力的网络。这个网络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可移动节点组成无中心网络;是可以不依赖人为操作的自组织、自愈合的网络。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相互协作,实现信息交换和服务共享。由于自组织应急通信网络独特的组网方式,网络具有6个显著特点: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自组织无中心、多跳通信、节点处理能力和能源受限、无线传输带宽受限、通信安全面临挑战。

 

 

(另外的一个答案,看题目的给分情况, 分条作答)

     自组织应急通信系统则不依赖现有的卫星和公用电信网等设施,目标是在多个支持自组织应急通信的小型设备(如手机、传感器节点、车载电话等)之间快速建立临时的通信网络,保障应急事件影响区域内的各设备之间的信息畅通。自组织应急通信系统覆盖面积较小、部署和建设成本低,适用于突发的、较小范围的应急通信场合。自组织应急通信网络支持的业务包括实时话音、数据、图像和实时视频业务的传输,业务模式采用对等方式。在自组织网络内部,移动设备可以与周围的移动设备通信,不依赖于任何基础设施,并且能够识别周围环境,探测到周围移动设备的存在并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有助于人们在应急临时环境下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同时,自组织网络还可以利用网关节点与传统应急通信系统或传统网络(如互联网)连通,实现更广范围的应急通信与救援。

     支持应急通信的自组织网络的特点

  (1)网络快速部署

由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和不确定性,支持应急通信的自组织网络部署时间直接影响救助效果和损失程度。因此,网络快速部署是支持应急通信的自组织网络的最大特点。

  (2)网络结构单元化

网络中每个单元都自成完整的子网络,结构的单元化便于网络单元的移动和根据应急通信场景具体布设,网络大小可调,方便扩展。网络根据不同应急场景,将网络布设为环状、线状和随机分布等情况。

  (3)可扩展性

在灾害救助过程中,通信节点不可避免地要移动,为保证通信的及时性,要求自组织应急通信网络具有一定的扩展性,方便节点快速加入和离开网络。同时,可根据灾害的种类和破坏程度,扩充或调整网络,扩大灾害现场应急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增加通信能力。

  (4)网络生存能力强

支持应急通信的自组织网络要求具有较高的网络生存能力。所谓网络生存能力是指在任意时刻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可以进行通信;在连接中断之前节点之间能够传输一定数量的数据(在满足一定时延要求的前提下)。

  (5)具备组播能力,支持多媒体通信

为提高应急通信现场指挥效率和速度,要求自组织网络具备组播能力,方便信息的快速传达。同时,为方便指挥人员可以看到现场,召开视频会议,直接对灾害现场作出判断,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应急处理,一般需要传输包括数据、图像、声音等在内的多种数据信息。为此,需要用于应急通信的自组织网络具备多媒体通信能力

 

6、       嵌入式系统

 

15、 什么是实时嵌入式系统?

当外界事件或数据产生时,能够接受并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其处理的结果又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来控制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作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16、 RTOS和GPOS 有何不同?

²  实时性。大多数嵌入式系统工作在实时性要求很高的环境中,对外部事件的响应,包括数据的获取、处理和数据的输出都必须在deadline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要求实时嵌入操作系统必须将实时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²  小型化、可裁剪。嵌入式系统所能提供的资源有限,所以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必须做得小巧,以满足嵌入式系统的硬件限制,同时必须能够很据应用的要求进行裁剪,去除多余的部分,或者简化相应的模块。

²  强稳定性。与桌面系统不同,大多数嵌入式系统一旦开始运行就不需要人过多的干预。在这样条件下,要求作为系统资源总管的操作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²  固化代码。在嵌入式系统中,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代码通常被固化在嵌入式系统的ROM中。目前辅助存储器(如磁盘)在嵌入式系统中很少使用,因此,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应该能够很容易裁剪,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内存文件系统。

²  弱交互性。除消费类电子设备以外,大多数嵌入式系统的工作过程不需要人的干预。因此多数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所提供用户操作接口相对简单,主要通过系统调用命令向用户程序提供服务。

²  专业化强。每一种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通常面向特定类型或几种相近类型应用。某些操作系统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对象采用不同的模块搭配。有些操作系统甚至是自行研制的内部产品。

 

17、强(Hard)实时和弱(Soft)实时有何不同?

   强实时任务(Hard Real-Time Task):在计算机实时系统中,通常是指那些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不允许它的任何任务实例超时。若有任务实例未在截止期限内完成,则会对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强实时系统有一个刚性的、不可改变的时间限制,它不允许任何超出时限的错误。超时错误会带来损害甚至导致系统失败、或者导致系统不能实现它的预期目标。弱实时系统的时限是一个柔性灵活的,它可以容忍偶然的超时错误。失败造成的后果并不严重,例如在网络中仅仅是轻微地降低了系统的吞吐量。

强实时与弱实时之间最关键的差别在于,弱实时只能提供统计意义上的实时。例如,有的应用要求系统在95%的情况下都会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个动作,而不一定要求100%。

 

//

7、       宽带接入技术

 

18、什么是宽带接入?

宽带接入,是一种接入速率较高的接入方式,一般当接入速率大于2Mbit/s时称为宽带接入。

 

19、 ADSL 和VDSL 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1)两个方向的速率不对称,上行速率为:16-640kbit/s,下行速率为:1.5-8Mbit/s;

(2)使用一个线对;

(3)模拟话机可在新的数字环路上使用;

(4)分离器的作用:分离数据业务,使原有模拟中断继续使用;

(5)在原来电话线路只承载语音的0-4khz频率上,开辟了26-1100khz的数据传输频段,数据传输频段又分为上行和下行两个传输通道。

VDSL的技术特点:

(1)两个方向的速率不对称;上行速率:1.5-6.0Mbit/s下行速率:13-52Mbit/s;

(2)数据传输速率高,距离较短;

(3)ONU(光纤网络单元)到用户端的接入方案;

(4)实现技术有多种,“乒乓DMT”技术,频分复用CAP技术;

(5)其可行性与光纤的实用化和ATM的普及程度有关。

 

20、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哪些?其技术特点和应用特点是什么?

     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iFi,WiMAX。

(1)WiFi是无线保真的缩写。

技术特点是:使用的标准协议为802.11。

应用特点是:高速无线技术;覆盖范围为100m(LAN)。

(2)WiMAX为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

技术特点是:使用的标准协议是802.16协议。

应用特点是:应用频段包括10~66GHz频段、<11GHz的许可频段和<11GH的免许可频段;调制方式灵活,802.16标准定义了三种物理实现方式:单载波、OFDM、OFDMA;QoS机制完善,802.16标准在MAC层定义了较为完整的QoS机制。

 

/

8、网格计算

 

21、 什么是网格计算?其特点是什么?

 

定义:网格计算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在人们认识中通常被接受的有以下三种:网格计算是动态多机构虚拟组织中的一个协调的共享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将网络上分布的资源聚合为一体,建立计算和数据处理的通用系统支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联合工作;网格是下一代网络。

 

另外的一种定义:

定义:网格计算是动态多机构虚拟组织中的一个协调的共享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伊恩.福斯特Ian Foster定义)。 网格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在非集中控制的环境下协同使用资源;  使用标准的、开放的、通用的协议(标准化); 提供非凡的服务。

 

 

特点:应用成本低;共享性和协同性;网格资源的分布性;异构性;自治性;动态性;扩展性;标准化:GGF(Global Grid Forum)。

 

22、 网格计算与虚拟计算和云计算有何不同?

 

       虚拟计算:虚拟计算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虚拟化代表着对计算资源的抽象,而不仅仅局限于虚拟机的概念。例如对物理内存的抽象,产生了虚拟内存技术,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其自身拥有连续可用的地址空间。虚拟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首先通过虚拟化能够实现自动化,能够实现服务器整合,其次就是进行自动化的管理,这就是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管理的初级阶段。 而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的不同点在于: 

首先,网格计算的思路是聚合分布资源,支持虚拟组织,提供高层次的服务,例如分布协同科学研究等,即many for one,而云计算的资源相对集中,主要以数据中心的形式提供底层资源的使用,即one for many,并不强调虚拟组织的概念。 

其次,网格计算刚开始的目的是聚合资源来支持挑战性应用,后来才支持信息化应用,但云计算从一开始就支持广泛企业计算、web 应用,普适性更强。 

第三,在对待异构性方面,也不同。网格计算用中间件屏蔽异构系统,使用户面向同样的环境,而云计算承认蒸异构,用镜像执行,或提供服务的机制来解决异构性的问题。 

第四,网格计算用执行作业形式使用,在一个阶段内完成作用产生数据,而云计算支持持久服务,用户可以利用云计算作为其部分IT 基础设施,实现的托管和外包 

第五,网格计算更多的面向科研应用,商业模型不清晰,而云计算从诞生开始就是针对企业商业应用,商业模型比较清晰。

 

另外的一种答案:

①网格计算重在资源共享,强调转移工作量到远程的可用计算资源上。云计算则强调专有,任何人都可以获取自己的专有资源。网格计算侧重并行的集中性计算需求,并且难以自动扩展。云计算侧重事务性应用,大量的单独请求,可以实现自动或半自动的扩展。 ②网格构建是尽可能地聚合网络上的各种分布资源,来支持挑战性的应用或者完成某一个特定的任务需要。它使用网格软件,将庞大的项目分解为相互独立的、不太相关的若干子任务,然后交由各个计算节点进行计算。云计算一般来说都是为了通用应用而设计的,云计算的资源相对集中,以Internet的形式提供底层资源的获得和使用。  ③对待异构理念不同。网格计算屏蔽异构系统使用了中间件,力图使用户面向同样的环境,把困难留在中间件,让中间件完成任务。实现跨组织、跨信任域、跨平台的复杂异构环境中的资源共享和协同解决问题。而云计算,是不同的服务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待异构型,一般用镜像执行,或者提供服务的机制来解决异构性的问题。    总体来说:云计算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的发展,能够提供自定义的、可靠的、最大化资源利用的服务,是一种崭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式。网格计算是利用互联网上计算机闲置的计算资源进行计算,而云计算是利用互联网中的计算系统,支持互联网上多种应用的系统。网格计算作为一种面向特殊应用的解决方案将会在某些领域继续存在,而云计算作为一场IT变革,则会对整个lT产业和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9、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技术

 

23、 大数据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价值化(Value)。

 

大数据的3V特征:一个是Volume(海量),数据容量越来越大;第二个是Velocity(速度),数据量增长越来越快,需要处理的速度和响应越来越快;第三个是Variety(多样性),指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出现,类型多样。 1、 大数据种类繁多,在编码方式、数据格式、应用特征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性,多信息源并发形成大量的异构数

据; 

2、 一分钟内,Twitter新增10万条微博;Facebook新增27万用户,发生600万次访问;Youtube上载30小时视

频,发生130万次观看; 

3、 通过各种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其数据规模极为庞大,远大于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量,PB级别是常态

 

 

24、 大数据的主要计算模式和典型系统有哪些?

 

25、 大数据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技术?

隐私管理关键技术

 

1、匿名化技术 :隐藏或者模糊数据以及数据源  

2、数据加密技术及加密信息检索技术 :存储在云平台上的数据往往需要加密  

3、差分隐私技术 :通过噪音加入,保证某一数据集中插入和删除某一条记录的操作不会影响任何计算的输出结果  

4、问责系统:检验是否违反了相关策略与规定 

10、无线传感网与物联网

 

26、 物联网体系架构、各功能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7、 物联网与互联网有何不同?

答案1

       物联网和互联网的不同点是:用于承载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分组数据网无论是网络组织形态,网络的功能和性能,对网络的要求都是不同的。互联网主要强调规范的开放性和通达性,对网络性能要求是:“尽力而为”的传送能力和基于优先级的资源管理,对安全、可信、可控、可管等都没有要求,IPv4 是如此,IPv6 也是如此;物联网对网络的要求就会高得多,目前实际上已经存在若干孤立的物联网系统,这些系统对实时性、安全可信性、资源保证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目前IP 网难以提供的。因此从这方面来说,两者是有差别的,至少目前是如此。

在这里有两点是可以明确的。其一是,物联网不一定使用IP 网,至少是目前这种只能提供“尽力而为”的传送能力的IP 网,物联网对其承载网(分组数据网)的要求要远高于目前的互联网;其二是物联网,尤其是智能小物体的物联网,它要求采用尽力轻量级的通信协议,因此像TCP/IP 那样复杂的协议不可能在智能小物体的物联网中使用。因此从这两方面来说,物联网将会是有别于互联网的网络环境,而不可能是互联网的一种简单的延伸。

答案2

1.终端的多样化。

2.感知的自动化。物联网在各种物体上植入微型感应芯片,这样,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受、有知觉”。物联网主要是依靠一种名为RFID (射频识别)的技术来实现的。 3.智能化。物联网通过感应芯片和RFID时时刻刻地获取人和物体的最新特征、位置、状态等信息,这些信息将使网络变得更加“博闻广识”。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这些信息,人们可以开发出更高级的软件系统,使网络能变得和人一样“聪明睿智”,不仅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会思考、联想。

答案3

其一,物联网的覆盖范围要远大于互联网络。互联网和物联网可以从他们的主要作用来区别两者的不同之处,互联网的产生是为了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其服务的主体是人。而物联网是为物而生,主要为了管理物,让物自主的交换信息,间接服务于人类。     物联网比互联网技术更复杂、产业辐射面更宽、应用范围更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更强。但是没有互联网作为物联网的基础,那么物联网将只是一个概念而已。互联网着重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解决的是人与人的信息沟通问题。这样就为物联网关于通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相联,解决的是信息化的智能管理和决策控制问题而提供前期的沟通渠道。特别是物联网通过IPV6技术赋予任何电子产品一个固定IP,并接入网络,真正意义上将把智慧城市及智能家居等概念逐一变成现实;     

其二,互联网用户通过端系统的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和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资源,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阅读新闻;写博客或读博客;通过网络电话通信;在网上买卖股票,定机票、酒店。而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结点需要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汇聚结点接入互联网;RFID芯片通过读写器与控制主机连接,再通过控制结点的主机接入互联网。因此,由于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应用系统不同,所以接入方式也不同。物联网应用系统将根据需要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或RFID应用系统接入互联网。互联网需要人自己来操作才能得到相应的资料,而物联网数据是由传感器或者是RFID读写器自动读出的。这个环节中,物联网更多要依靠无线传输来达到一个联网目的,3G、4G都将是其理想的网络类型。    

其三,物联网涉及的技术范围更广。物联网运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无线技术、互联网、智能芯片技术、软件技术,几乎涵盖了信息通信技术的所有领域。而互联网只是物联网的一个技术方向。互联网只能是一种虚拟的交流,而物联网实现的就是实物之间的交流。所以技术导致物联网未来发展的前景是互联网的好十几倍都不止。

 

11、移动互联网

 

28、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涉及那些技术?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涉及那些技术?

(1)  移动互联网 — 核心网技术

(2)  移动互联网 — 无线接入技术

(3)  移动互联网 — 移动智能终端技术

(4)  移动互联网 — 业务相关技术

 

29、 4G与3G网络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G,全称3rd Generation,中文称第三代数字通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至少支持2Mbps(兆字节/ 每秒)、384kbps(千字节/ 每秒)以及144kbps 的传输速度。4G,简称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下载速度达100Mbps,比拨号上网快2000 倍,上传速度达20Mbps,可以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无线服务的要求。集3G 与WLAN 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本文从3G 和4G 的基础设施、多地址接入技术、性能、安全规定、提供服务、面临问题、性能上存在的问题、安全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进行对比和比较。

 

 

30、 智能手机与普通手机的区别是什么?

              (网络的答案)

        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
  智能手机具有五大特点:
  ⒈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网络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的CDMA1X或3G(WCDMA、CDMA-2000、TD-CDMA)网络,甚至4G(HSPA+、FDD-LTE、TDD-LTE)。
  ⒉具有PDA的功能: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
  ⒊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拥有独立的核心处理器(CPU)和内存,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扩展。
  ⒋人性化: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扩展机器功能。根据个人需要,实时扩展机器内置功能,以及软件升级,智能识别软件兼容性,实现了软件市场同步的人性化功能。
  ⒌功能强大:扩展性能强,第三方软件支持多。
  6.运行速度快:随着半导体业的发展,核心处理器(CPU)发展迅速,使智能手机在运行方面越来越极速。

 

31、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都有哪些?

 

12、通信软件设计

32、 什么是协议?协议的功能是什么?协议与信令有区别吗?

  什么是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中, 为了使计算机或终端之间能够正确的传递信息, 必须有一整套关于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和信息内容的约定, 这一整套约定称之为协议(protocol).

  协议的功能:

(1) 分段和重组   (2) 封装  (3) 连接控制 (4) 差错控制

(5) 寻址         (6) 复用  (7) 附加的服务

协议与指令的区别


课件:

 

(来自网络)所谓通信协议是指网络中的不同设备为进行数据交换而预先建立的一整套通信双方都了解和共同遵守的规则、格式、标准或约定等。信令也是属于协议,是一种主要传送控制信息的协议。

1.信令是一种特殊的指令,专用于电路交换系统,目的是为了解决电路交换中的各种必须的控制指令的传输。

2.协议是一种泛指,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或者说具体的说法,说白了就是一种约束力较低的标准。

3.协议可以由双方协商制定,信令则不可以,必须符合标准。

4.与信令有对应关系的是控制命令,而不是协议。控制命令专用于分组交换系统的指令控制。

----------------------------------------------------------------

(有区别)信令,是指为使通信网中各种设备协调运作,在设备之间传递的有关控制信息。它用来说明各自的运行情况,提出对相关设备的接续要求。协议,实际上是一组规定和约定的集合。通信双方要遵从相互可以接受的协议(相同或兼容的协议)才能进行通信,如目前因特网上使用的TCP/IP协议等,任何计算机连入网络后只要运行TCP/IP协议,就可访问因特网。

 


33、通信软件的特点是什么?它与普通的计算机软件有何不同?

34、 采用形式化的方法进行协议或通信软件设计有何好处?


       形式化方法描述语言具有形式化的语言、形式化的语义、清楚的概念模型、界面的统一表示、强大的表达和描述功能、有助于系统的实现和完善。采用形式化的方法进行协议或通信软件设计可以使功能正确可靠,逻辑一致完整,并且整个设计和实现的过程更加规范和自动化.

(1)形式化说明以逻辑精确性为特色, 除去了在非形式化说明中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含糊不清的描述, 这种精确性为开发人员与用户对需求的一致性理解, 及需求的正确执行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2)形式化证明通过对需求分析中所描述的系统行为提供逻辑的精确论证, 除去了需求分析中的模糊性和主观性。 (3)通过形式化说明和证明实现了系统的重复分析、一致性分析以及一个较少依赖特定分析者技术和毅力的分析过程。 

(4)形式化说明和证明可以通过“裁剪”以适合于给定的项目及技术要求, 也就是说能被调整以满足具体项目的需要。 

(5)形式化说明和证明能够应用于任何开发阶段, 包括目前最需要分析方法的开发早期, 越早发现和确定错误比晚一些发现付出的代价要小的多。 

(6)形式化说明和证明是基于计算机的工具所支持, 这使得一致性检查和证明等实现了自动化,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减少了在分析方面的费用。同时, 这些工具容许证明能够被重复执行而大大增强了分析的重复性。 (7)形式化说明和证明弥补了现有测试方法, 通过提供一个精确的形式化说明得以获取一个好的测试计划。

///

13、数据时代的网络科学

35、 什么是网络科学?网络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网络科学的应用前景如何?

 

(1)    什么是网络科学

       网络科学(Network Science)是利用网络来描述各种物理、生物和社会现象的研究及建立这些现象的预测模型的科学,它也是一种用于探讨各种形态的社会的、现实的、虚拟的交叉与集合的复杂网络的科学新模式。复杂网络是将事物看成各种节点,事物间不同的联系用连边来表示,由于连边的不同所形成的复杂网络的类型和形态也都不同。通过对网络中的节点和边的关系的判断、分析而形成的关于复杂网络的共性概念、处理方法和相关理论就是网络科学,核心思想是“节点加连边”。

 

(2) 网络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  网络科学的应用前景

  

///

14、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36、 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自然语言处理: (课件)机器像人哪样完成各种基于自然语言的活动.

  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问题: (课件)歧义(ambiguity)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计算机,通信,技术,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