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hereEx CEO 张亮:数据库上云是大势所趋|初心·问

 “初心问”作为初心资本新开拓的一档非正式访谈栏目,通过投资人和创始人之间轻松愉快的互相提问,解读初心 Portfolio 中优秀初创公司的发展轨迹,并分别从投资人和创始人的角度,挖掘双方对一个行业和业务的不同关注点,与读者共同探讨投资背后的思考。

2021 年 3 月,初心资本完成了对 SphereEx 的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数据库前沿技术领域一直是初心资本长期关注的重点领域,初心资本非常看好 SphereEx 的创始团队,创始人张亮对未来计算机架构的演进具有长远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ShardingSphere 开源项目经过五年的运营积累、产品迭代,已经成为国内开源分布式中间件的领先者,在社区和企业用户中广受认可。

本期主角 SphereEx 创始人张亮简介:Apache Member,Apache ShardingSphere 及 ElasticJob 创始人& PMC Chair,前京东科技架构专家、当当架构部总监。擅长分布式架构、推崇优雅代码、热爱开源和技术分享。曾多次在大型技术峰会中担任出品人和分享嘉宾。出版书籍《未来架构——从服务化到云原生》。

SphereEx CEO 张亮:数据库上云是大势所趋|初心·问_第1张图片

以下为初心资本合伙人于真真及张亮的对话记录:

于真真:从最早的分库分表解决方案,到如今的 Database Plus、Database Mesh,ShardingSphere 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很大的演变。能否用“白话”解释一下如今的 ShardingSphere 是什么?

张亮:从分库分表中间件到如今的 Database Plus,ShardingSphere 所覆盖的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充。但无论如何延伸,ShardingSphere 始终是面向数据库领域的中间件产品。随着数据库大一统时代的结束,数据库碎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构建异构数据库上层标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作为中间件的 ShardingSphere 本身就存在于数据库上层,是构建标准的绝佳选择。“连接”应用与数据,是 ShardingSphere 亘古不变的核心思想。“连接应用和数据,如此简单”也成为了 ShardingSphere 背后的商业公司 SphereEx 的口号。

为了将 ShardingSphere 的功能界限突破项目维护者的最初想象,它开发了一套足够灵活的可插拔架构体系,可以让开发者在 ShardingSphere 的框架的基础上自由定制。

仅仅提供对应用和数据的连接是远远不够的,ShardingSphere 在其基础之上,顺其自然的提供增量服务。增量服务的多样化,将导致项目复杂度大幅提升,因此,ShardingSphere 的本质是基于可插拔架构提供的平台,以简化连接和增量带来的复杂度。增强和拓展也是 ShardingSphere 的核心概念 Database Plus 的根由。

ShardingSphere 所提供的各项增量功能是相互隔离,且可以叠加使用的。通过可插拔平台的叠加机制,ShardingSphere 具备了多种多样的功能排列组合。如:分片 + 读写分离 + 加密、加密 + 分片、仅分片等。除了标准的开源功能,SphereEx 还将针对重点的垂直功能提供可替换的企业版插件,用于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

ShardingSphere 是一款模块众多的产品,除了已经独立的子项目 ElasticJob 外,它目前仍然包含了超过 170 的模块。其中 SQL Parser、Scaling 等模块,都有独立成为子项目的可能,它们将和可插拔的众多功能形成 SphereEx 的更加多样化产品矩阵。

于真真:你在 2018 年的时候参考 Service Mesh 的架构和概念提出了 Database Mesh,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提出这个理念的人。和 Service Mesh 一样,你提出的 Database Mesh 把系统内的流量交互进行了统一治理,是一个非常简洁优雅的方案。2018 年那个时间节点,Service Mesh 在大量使用微服务和容器的前沿互联网大厂落地了,但绝大多数企业都还没有用上。那 Database Mesh 的时代又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呢?催生 adoption 的重要变量会是什么?

张亮:随着新一代应用上云的最佳实践 Service Mesh 的成功布局, 它已经成为解决与网关相似问题、但形态完全不同的产品,并逐渐在云原生的领域对传统环境形成降维打击之势。它通过巧妙的构思,以 Sidecar 模式将应用无缝的对接进入云环境。

数据库上云是当今的趋势,也是未来的方向。而 Database Mesh 则是数据库上云的优雅解决方案。首次思考 Database Mesh 已经是 3 年多以前的事情了,当初的想法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至今仍无暇落地。随着时间的积累,我对 Database Mesh 的看法也相对的成熟了一些。它同样通过 Sidecar 模式,化解数据库上云对环境的依赖,并且能够通过南北流量的管控,疏导应用到数据库间的访问流量。与此同时,它还可以将 ShardingSphere 实例划分标签,来路由集群内部的东西流量,使 ShardingSphere 集群内的各个实例具备优先处理恰当操作的能力。如:分别负责处理 OLTP、OLAP、ReadOnly、Update、Update with Transaction 等实例组。

服务和数据是云端供给侧需解决的两大问题。前者通过 Service Mesh 优雅地解决,后者正需要一种方式来解决,Database Mesh 由此而来。数据的有状态性,使得其在云端的推广存在很大难点。Mesh 通过对流量的管理巧妙地解决云端复杂环境的适配问题,这也为管理有状态的数据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云端碎片化的数据库,也借此大大减少管理成本,促进其在云端大规模使用。因此,某些意义讲,解决后者痛点更为重要。大胆预测,随着 Service Mesh 的落地,Database Mesh 也会进一步成熟和投入使用。

于真真:初心决定投资 SphereEx 的时候,那个时候团队对商业化的思考还处在很初期。初心在布局开源领域的投资时,也不会急于追求公司过快的商业化,因为开源的模式就是有积累周期的。不过我记得当时 SphereEx 团队也希望通过接触客户,开始思考自己商业上的 PMF。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张亮:非常感谢初心对 SphereEx 的信任和支持。在融资初期,初心的支持,让我们坚定了将开源和公司持续下去的信心和底气。

和大部分初创项目不同,ShardingSphere 是一个已经存在 5 年的项目,有大量的采用公司和应用案例。然而,免费的开源用户,和商业客户还是有些不同的。

SphereEx 公司会将 Apache ShardingSphere 的开源进行到底,并期望将它打磨成为开源项目的风向标。随着商业公司的投入增大,ShardingSphere 的 SQL 兼容度、性能、稳定性都将大幅度提升,并提供云上订阅和私有化部署等服务模式。

与此同时,SphereEx 正在商业与开源中并进。商业部分,将优先考虑赛道布局(如 Cloud),核心收敛稳定(如管控)和外围生态扩展的策略。在 SphereEx 规划商业产品矩阵中,包括之前提到的 Database Mesh 产品和 ShardingSphere 的管控产品。除此之外,ShardingSphere 的可插拔能力,特别有助于商业化产品的开发,它可以直接对定制化功能进行增量的开发,而无需改动项目的主干代码。

于真真:在我看来,做开源的创业者,和一般的普通创业者相比,差别挺大的,做开源的人,底层有一些很坚定的东西,是凌驾于创业野心之上的。用「信仰」这个词可能有点过,但有那么一点这个味道,或许用「belief」 是比较恰当的表述。你怎么看?

张亮: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初心真的是特别懂开源这个行业,也能够充分理解开源创业者的心路历程。

坚持做开源,情怀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除了情怀,我感受到最多的应该是“习惯”。当做一件事做了久了,维持惯性比打破它更加容易时,就不易改变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对我来讲,最轻松的工作就是 ShardingSphere 的开发。在 ShardingSphere 积累的长年开发经验,使我了解它的每一寸土地。在 ShardingSphere 的架构模型上,根据沉淀而成的设计理念编写代码,既放松,又舒服,思路非常连贯。因此,ShardingSphere 越被认可,我继续开发它的可能性就越大,工作就越轻松,这也是我持续不断的完善它的原因之一。

社区的形成,也是促成坚守的另一重要原因。当拥有共同话题的人一起谈论最熟悉的东西时,它越有深度,大家就越有谈资。社区让对这个开源项目感兴趣的人形成了思想共同体,有了共同的思想碰撞交流的大本营。

SphereEx CEO 张亮:数据库上云是大势所趋|初心·问_第2张图片

 

于真真:讲讲创业后你自己的改变?我记得我们最早认识时,你还没创业时,我们聊的都是大方向、如何找合伙人等。现在我们聊的可具体了,都是实习生怎么招、UED 怎么找、团队用什么协作效率工具,很多事情你都是亲力亲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张亮:创业几个月以来,改变非常多。感谢创业让我有了这么多学习的机会。

首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除了我的老本行研发之外,公司搭建、融资、团队规划、招聘、产品、市场、运营、对外合作等,都需要涉猎。接触领域的增多,也意味着多遇到了各行各业的人,眼界瞬间拓宽很多。

第二,合理授权。创业前,我对代码的把控还是比较严格的。现在,我则将全部的技术管理工作都交给我的合伙人潘娟,她非常出色的承担起这个重担;在公司运营方面,我也完全授权给我的合伙人张磊。目前,数十人的团队成员各司其职,运转良好。

第三,抓重点。创业初期,事情多的处理不完是常态,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我会根据每件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排列优先级。再根据优先级规划对每件事情花费的精力,以及达到的预期效果。

至于不变的事情,其实也很多。

首先,不变的是创业的初心和兴奋感。我现在最开心的两个时间,就是上班和在上班的路上。公司每天都有新变化,几乎每天都有新人加入,团队的规模在短短两个月扩展到了 30 人以上。看着 SphereEx 飞速的成长,ShardingSphere 越来越好,十分开心。

还有,不变的是写代码的兴趣。虽然已不能像以前一样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写代码,但当天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我仍然会打开 Idea 去享受写代码的时光。虽然目前我无法承担有明确交付时间点的功能开发,但我将代码的重心放在整体架构的优化上,尤其是可插拔架构的优化,从旁帮助 ShardingSphere 继续前进。

关于和真真聊的内容从大方向到具体事务细节,主要也是因为目前我们度过了完全凭空想象的阶段。之前聊的大方向正在向落地的方向演进。各种具体的事项正好是当前阶段的重点事情。目前我处理的具体事情比较多,基本就是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于真真: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初心资本的投资?说说你对初心的评价吧。

张亮:选择初心资本是我们的幸运,初心是首个给我们正向反馈,发给我们 TS 的机构。从路演结束到收到 TS 的间隔,只有半小时不到。初心对我们的信任和专业程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没有创业打算的时候就认识真真了,应该有几年的时间了。真真从未主动推动我去创业,而是从我当前现状去帮助我分析和梳理,非常的客观,帮助特别大。

在接受初心的投资之后,感受到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从私董会到 Demo Day,帮助我们建立联系,并且学习到了宝贵的 CEO 一线经验的分享。用两个词最能表达我对初心的评价:专业和陪伴。

专业已经无需赘述,初心对开源行业的理解非常到位,看公司和项目又准又早,在我们最早期的彷徨时刻,坚定不移的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眼光独到。相比于专业,合作伙伴的陪伴,在创业路上则更加难得。初心组织的各种有价值的活动和一对一的经验传授,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们在创业的道路上不觉得孤单。

作为初心的开源 Portfolio,张亮也有一些问题想问。

张亮:初心最近各种公开活动很多,比如私董会、Demo Day、以及新开拓的访谈栏目——初心问。我感觉很幸运,自创业伊始就赶上了初心投后服务的众多福利。请问是什么原因,让初心的公开活动变得越来越多,是否和初心的战略规划升级相关呢,如果是,初心的下一步战略规划是如何做的?

于真真:我们内部有时会感慨,初心也是一个在创业途中的团队。作为一家 2015 年成立的新锐基金,创业者所碰到的问题,我们自己也碰到了,譬如招聘等问题。因为能感同身受,我们会更用心的帮助被投企业,也一直在做很多新的尝试。

举办 Demo Day,是因为知道创业者都想把精力花在业务上,希望高效完成融资。初心已经连续多年举办 Demo Day,从疫情之后开始以线上形式进行,也获得了业内很多投资人朋友的高度关注,切实帮助了创业者最高效的链接匹配投资机构。

举办私董会,是因为已经陪伴了很多企业级软件创业者成长至今,知道这个领域创业公司面临的很多困难有共性。即便赛道方向有所不同、大环境会变化,但做一家 2B 公司的挑战是有相似性的。初心作为一个桥梁,连接创业者,创业者彼此交流,得到同路人的指导,会打开思路,心里也会更有底。

为了帮助创业公司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除了「初心问」系列,我们也会协助公司连接到合适的媒体曝光。

总的来说,在过去陪伴我们的一些头部项目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更知道如今的企业级软件领域创业公司面临什么难题,我们可以从哪些维度给与帮助,有些时候我们甚至比创业者本身更明白行业的坑在哪里。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投后服务,结合品牌势能,帮助创业者解决困难或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我自己觉得我们做的这些事没有多炫酷或与众不同,只是从创业者的需求视角出发,用心去做事,不断迭代优化。

张亮:非常感谢初心资本对我们的认可和信任,作为初创公司的 CEO,我非常想听听初心资本对 Infra + 开源这个赛道的看法,以及初心选择我们的后背逻辑。与此同时,我也想替其他打算创业或者要进行新一轮融资的 CEO 们问一个问题,初心所看重的公司一般需要具备哪些特征?

于真真:我们去年花了一段时间研究中国和美国软件发展的历史,从 50 年代美国软件行业脱胎于硬件开始,到今天中国和美国软件市场差距不断缩减。最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 Infra,是一个时代孕育的机遇。

在 Infra + 开源领域,SphereEx 的团队完全符合初心想布局的开源创始团队画像:高度热爱开源,具备技术的 vision,工程背景扎实,在大方向上非常坚定,在具体执行上又具备成长思维和迭代能力。

SphereEx CEO 张亮:数据库上云是大势所趋|初心·问_第3张图片

 

最初和亮哥交流,觉得亮哥是个很纯粹的技术人员,但一路都在成长。我们现在觉得,你有很独特的领导魅力,可以聚集很优秀的人,也很相信你的 vision。开源公司的创始团队一定要有这种说服力。我们都说开源要有社区的 evangelist,如果连核心团队都无法说服,那何谈更大的社区呢?

另一方面,Infra 毕竟是一个 mission-critical 的软件品类,需要从业者抱有敬畏心去认真对待。客户的服务保障背后,需要扎实的工程能力和实践经验。ShardingSphere 开源的这些年来,被这么多大企业深度使用,这是极好、极好的背书。

最后,我们团队很看好 SphereEx 做的事。数据库和大数据领域有很多新词和热点,每年都有炫酷的产品面世。有很多人在关注新型的趋势和应用,但却极少有人关注企业客户的新老架构过度、兼容、碎片化管理等问题。我之前也说过,SphereEx 团队提出的 Database Mesh、Database Plus 理念不是务虚的概念,而是真正能够为企业级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平台。团队创建后这段时间的成长,也让我们越来越看好、越来越笃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