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Kit支持matter协议,这将背后寓意什么?


HomeKit支持matter协议,将寓意这什么?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呢?事实上,不同厂商的智能家居设备不能兼容是因为所采用的通信协议不同,包括WiFi、蓝牙、ZigBee、Z-wave在内的这些协议,如今可谓是群雄并立。

或许是因为iOS生态的空前成功,在此前很长一段的时间里,有志于在智能家居行业有所作为的厂商,不约而同的在试图打造自有生态。但在智能家居这种多品类市场,一家公司想要以一己之力实现用户需求的全覆盖、打造出一个强大的生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这一现实,matter协议应运而生。所谓matter,是连接标准联盟(CSA)的前身Zigbee联盟,在2019年联合亚马逊、谷歌、苹果打造的,并在2021年春季正式亮相。而matter作为基于IP的标准化连接协议,则是在以太网、Wi-Fi、蓝牙和Thread等技术之上的应用层运行。

matter协议可以看作是一个大一统的标准,其能够实现跨系统、跨平台进行连接、控制、数据共享,这种极强的兼容性也得以让不同类型、设备、品牌、生态的设备间,可以实现高效互联。matter所带来的效果,是将打破当下各智能家居品牌只支持自家协议的山头林立局面。

对于苹果来说,matter协议无疑将会是HomeKit得以追赶亚马逊与谷歌智能家居生态的“捷径”。早在2014年的WWDC上,苹果方面公布了智能家居控制中心HomeKit,并承诺将把Siri带到家庭设备的互联中。在彼时其他厂商还在试图用自研硬件来占领市场时,苹果推出HomeKit作为一个智能家居平台的做法,似乎更有前瞻性。

如今相比于亚马逊的Echo、谷歌的Google Home,乃至小米的米家、华为的鸿蒙智联,苹果的HomeKit生态也只能用“步履蹒跚”来形容。虽然这与苹果在智能家居生态上发力较晚有着一定的关系,尽管HomeKit在2014年就已发布,但直到2015年才迎来了首批硬件产品,到了2016年iOS 10中才出现Home应用,用于统一管理支持HomeKit的设备,直到去年秋季苹果官网才出现了“家庭”这个二级栏目。

要知道,不同于手机和平板,智能家居是一个可谓包罗万象的生态,不是只靠几个设备就能打造一个万物互联的全场景智能家居。如果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A家的智能灯、B家的智能门锁、C家的网关、D家的智能摄像头,那么往往就需要下载ABCD的相应APP,这样体验显然是一言难尽。

一句话来说,就是HomeKit设备数量不足导致的结果,就是消费者不敢以其为核心打造自己的智能家居环境,而小米的米家之所以能够成功,靠的正是支持了数以千计的设备。但除了苹果严格的要求导致合作厂商不多外,HomeKit发展迟缓与苹果对于这一智能家居平台的顶层设计,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简单来说,相比于其他厂商的智能家居生态,HomeKit的体验并不突出,但组建成本却更加昂贵、且可用的设备也更少。所以HomeKit支持matter协议的意义,就在于非HomeKit合作厂商的智能家居产品只要遵循matter协议,就可以通过苹果的“家庭”APP进行控制,这等于其不费吹灰之力就扩张了HomeKit的产品阵容。

正是因为matter协议之下,智汀科技也是秉承这“实现跨品牌跨种类”对不同厂家的各种智能设备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的理念,推出了全面开源的“智汀智能生态”生态系统,结合国内智能家居各厂商软件特点的开源协议(Apache License, Version 2.0)的软件。

matter协议不仅让各大厂商之间的产品兼容性无疑达到极值。尤其隐私与安全这两大苹果一直以来坚持的特性,为HomeKit赋予了属于自己的特色,这就使得HomeKit与其他智能家居平台不同之处。

HomeKit与matter兼容,意味着苹果依旧将会继续保持对影长厂商保持极强的影响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