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知识整理

像素数:像素点的个数

我们常说手机的4800万像素,通常指的就是在4:3比例下,8000像素×6000像素的照片。

分辨率:视频的分辨率指的是视频在一定区域内包含的像素点的数量。比如我们常见的1080P清晰度在16:9的视频中就是长宽为1920*1080像素。

为什么视频清晰度后都有个P呢?

“P”其实所表示的是“逐行扫描”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视频纵向排列有多少行像素,如1080P就是指在视频纵向有1080行像素。

”I“表示的是隔行扫描的意思

逐行扫描的比隔行扫描的电视更加平滑,是最高的高清标准。

分辨率更高的话就需要用“K”来表示。如“2K”、“4K”,“K”表示的则是“横向排列有多少列像素”,如4K就是指有视频横向大约有4000列左右像素。

帧率:视频播放的原理相信大家都知道,将连续的图片进行快速地播放,基于人眼视觉“可欺骗性”,就变成了完整连贯的动态视频,而一秒钟播放多少张图片,就是帧率。

帧率可以用fps作为单位来进行表达,24fps指的就是1秒内播放24张图片,此时的24fps足以欺骗人眼,但是高帧率的视频看起来的确也会更加流畅,观感上也更加舒适。

色深:我们可以称之为色彩的深度,通俗点说就是色彩有多少种层次。视频拍摄中我们一般常见的色深为8bit和10bit。

8bit可以理解成红绿蓝三原色,每一个颜色都具有2⁸个灰度值,那么8bit色深所能呈现的颜色数量为256×256×256种颜色。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1张图片

码率:指的是视频在每一秒所包含的数据量,信息量,他直接决定了视频的大小,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视频的质量。

视频画面中每一帧的像素虽然提供了清晰的基础条件,而高码率相当于能让每个单位像素呈现更得好。

编码

  • H.264:H.264通常适用性好,兼容性更广,但是它非常的占用存储空间。
  • H.265: H.265编码占用的存储空间跟小,完全相同的视频内容,H.265编码的大小可以比H.264小50%,但是他的兼容性较差,很有可能出现视频无法播放的情况。

镜号:即镜头顺序号,按电视教材的镜头先后顺序,用数字标出。它可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 

视频格式:

  • avi 一般用 DivX codec:保持高视频质量,压缩视频
  • mp4 基于MOV,采用有损压缩MPEG4 AVC/H.264 codec

对比度: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

对比度越高,照片中暗的部分就越暗,亮的部分就越亮;对比度越低,照片中暗的部分就会偏亮,而亮的部分则会偏暗。

低对比度: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2张图片

 高对比度: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3张图片

清晰度(也称锐度):清晰度指的是影像中各细部影纹及边界的清晰程度。 

调节 清晰度 就是将边界处的明暗对比加强了。暗部的边界会变得更暗,而亮部的边界则变得更亮。

锐化:图像锐化(image sharpening)是补偿图像的轮廓,增强图像的边缘及灰度跳变的部分,使图像变得清晰,分为空域处理和频域处理两类。

锐化作用也是通过在纹理边缘加入高对比度的线条实现提高清晰度的效果。但是与“清晰度”选项增加过渡带不同,锐化的方法更加粗暴,直接增加明暗程度不同的线条来突出边界处的对比,使其看上去更加锐利。

色阶

每个图像都混合了阴影和高光以及中间调。阴影是图像中最暗的部分,高光是最亮的部分,中间调介于两者之间。当我们对不同等级进行分别调整时,我们也就调整了整个图像中的不同色调。虽然可以使用亮度和对比度工具进行类似的调整,但它们远不如色阶那样易用。

色阶中的直方图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4张图片

目前我们所拍摄的所有数码照片都是由不同数量的像素组成,每个像素都有0-255个不同的亮度级别。在色阶工具直方图的横轴上,我们会看到在图的左边有一个从0开始的数值范围,一直延续到右边的255。其中0代表黑色,如果有像素为0,这意味该区域完全为黑色(黑场),没有任何细节。右边255代表全部白色,如果有像素为255,这意味着它们是完全白色(白场),没有细节。在色阶工具直方图的纵坐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峰值,他代表每种强度水平作图的像素的数量分布,分布越多峰值越高,分布越少峰值越低,甚至没有。

色阶的3个滑块(黑场,灰场,白场)是对黑/灰/白三场的重新定义

直方图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5张图片

色调:是指对象或画面色彩总倾向,它是由于对象在共同的光源下、共同的环境里,色彩相互对比、相互影响,是色彩变化有和谐统一的结果,是画面或对象全部色彩的整体关系。 

色调是指图像的相对明暗程度,在彩色图像上表现为颜色。色调是地物反射、辐射能量强弱在图像上的表现,地物的属性、几何形状、分布范围和组合规律都能通过色调差异反映在遥感图像上。

冷色调与暖色调

色调在冷暖方面分为暖色调与冷色调: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调,象征着:太阳、火焰。蓝色--为冷色调,象征着:森林、大海、蓝天。黑色、紫色、绿色、白色,为中间色调; 暖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暖,冷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冷。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6张图片

色相:是指色彩所表现的相貌及不同的色彩面目,对色调的调整也就在各种颜色之间变换。 

饱和度:是指图像颜色的色彩度,调整饱和度也就是调整图像的色彩度。将整个图像的饱和度降低为0时,图像就会变成灰色的图像,增加其饱和度,就会增加图像色彩的纯度。 

对比亮度: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对比亮度越大,颜色之间的反差就越大,反之越小。

色温:单位是K(开尔文),想象一个不发光的黑色的物体——绝对黑体。当我们把它加热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绝对黑体会先发出红光,随后越来越亮,变成黄光,再变成白光,直至蓝光。

颜色越红,色温越低,颜色越蓝,色温越高。

红色是暖色,但是色温低;蓝色是冷色,但是色温高。

白平衡(WB):根据被摄场景光源环境,选择对应白平衡使物体还原真实的色彩。(就是选定一个标准作为白)

颜色阶梯:红=>白=>蓝

白平衡越靠近蓝,则整体画面偏红,白平衡越靠近红则整体画面偏蓝

摄影三大元素:光圈、感光度ISO、快门速度(一圈两度)

景深:景深,就是对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当我们拍摄一张照片,在合焦的时候会形成一个焦平面,焦平面前后范围内的景物会清晰呈现,这就是景深范围。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7张图片

  • 景深越小,背景虚化程度越高,适合拍摄特写;
  • 景深越大,背景清晰程度越高,适合拍摄风光。

景深与光圈

光圈是控制景深最有效的方式,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来调整景深范围:

光圈是用来控制相机进光量多少的装置((即一扇窗,窗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图片更亮)

  • 光圈开大,景深变浅,背景前景虚化模糊,让画面背景更简洁,比如大光圈拍人像特写。
  • 光圈缩小,景深变大,画面元素都清晰呈现,比如拍摄风光照片。

光圈是用F+数字的形式表示。比如F8,实际上应该是1/8,意思是当前通光孔的大小是镜头孔径的1/8,为了简化可以写成F8。

常见的光圈值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每两挡相邻光圈值之间进光量相差一倍。例如光圈从F4调整到F2.8,进光量便多一倍;从F2.8到F2又多一倍。数字越大,光圈越小。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8张图片

光圈的作用 

从最基础层面说,在快门和感光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光圈的大小,进光量是不同的,从而直接影响照片的亮度,其次,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光圈的最大作用是用来控制照片的景深,从而引导大家要抓住要表达的主体。 

景深预览按钮

所谓景深预览,是指在我们拍摄之前,就可以预先看到所拍画面的景深效果,也就是画面清晰范围的大小让我们清楚的知道,设置的光圈所产生的景深是否已经覆盖最想拍的东西,这就是景深预览键的作用。

关于相机景深预览的理解

当我们把镜头安装在相机机身上的时候,镜头上的光圈会自动调整到最大,之所这样,是因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到相机内部,从而让我们在取景器里能更清楚的观察所拍摄的画面,使用小光圈在没有按下景深预览键时,通过取景器里观察到的画面景深并不是实际拍摄时的画面景深,这是为了使我们拍摄时更方便的观察所拍画面,相机的光圈并没有随着数值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只有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才才恢复实际光圈的大小。当按下景深预览键时,光圈就会还原设置小光圈时的拍摄场景,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按下景深预览键时,画面会偏黑。那是因为景深预览还原了小光圈的拍摄,光圈越小,进入相机内的光线就越少。

景深与拍摄距离

  1. 拍摄距离对于景深的控制很直接,拍摄距离靠近或远离直接控制着景深范围:
  2. 拍摄距离越近,比如微距拍摄,景深变浅,背景虚化模糊非常明显;
  3. 拍摄距离越远,景深变大,背景元素都清晰可见。

景深与焦距

焦距对于景深的影响类似于拍摄距离对于景深的影响。

  • 当焦距越长,会拉近放大拍摄主体,类似于拍摄距离靠近,景深变浅,背景虚化模糊;
  • 当焦距缩短,也就是使用广角端拍摄,会远离缩小拍摄主体,类似于拍摄距离增大,景深变大,背景清晰。
  • 超广角—24mm以下的焦距,适合拍摄大场景、建筑啊、风景、新闻摄影拍摄
  • 人文眼—35mm简单地说就是拍摄人文最好的焦距
  • 标准镜头—50mm
  • 人像镜头—85mm
  • 微距镜头—100mm这个段位左右集中了热门微距镜头
  • 长焦镜头—200/300mm拍摄鸟类、荷花、运动等较远的景物
  • 超长焦—300mm以上,狗仔偷拍、野生动物、运动题材

对焦:通过照相机对焦机构变动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摄体成像清晰的过程就是对焦。 

相机的MF与AF 

MF(Manual Focus):即手动对焦,手动对焦是通过手工转动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面依赖人眼对对焦屏上的影像的判别以及拍摄者的熟练程度甚至拍摄者的视力。

AF(Automatic Focus):即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是相机自动对焦的方式。泛指相机以特定区域(一般指中央,但现在的系统已经可以指定在观景窗内看到的任何一点角落),进行测距、进而调整镜头中镜片形成焦点,使照相机内的影像看起来清晰之设计。

自动对焦操作

  1. ONE SHOT:单次自动对焦、用于静止物体的对焦
  2. AL FOCUS: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如果主体移动,自动从单次自动对焦,转化为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3. AL 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用于运动物体的对焦

自动对焦方式

  • AF人脸追踪:相机对通过触摸选定的主体进行对焦
  • 自由移动多点:使用多个自动的焦点对主体进行对焦
  • 自由移动一点:使用选定的焦点进行对焦
  • 快速模式:当实时显示暂时停止时,相机将快速对焦(对不同点进行对焦)

感光度(ISO)

感光度ISO指的是感光元件(类似于胶片的东西,在传统相机中,光线是照射到胶片上成像的,而现在的数码相机光线是照射到感光原件上成像的)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1. 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对射入相机的光线就会越敏感
  2. 感光度越低,感光元件对摄入相机的光线就越不敏感

我们经常看到的ISO100、ISO200、ISO400之类的数字这就是感光度在相机中的表示,数字越大,感光度越高,反之越低。

感光度的作用: 在光圈和快门一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ISO来增加照片亮度。 

快门:控制进光时间的装置。

快门速度:光线照射图像感应器的时间。

我们在相机中经常看到1/100、1/125之类的数字,这就是快门速度在相机中的表示。1/100就是说快门开启了1/100s的时间,快门开启时间越长就代表快门速度越慢。

  • B门:B门就是按住了快门,你按多久快门就打开多久
  • T门:T门就是按一下快门,快门打开,你再按一次快门,快门就闭合对焦模式

快门速度慢可以让照片更加富有动感(快门速度决定记录的是整个过程还是瞬间)。

设置快门速度10s拍照运动的汽车,当汽车从A点出发同时按下快门,10s之后汽车到达B点,那么汽车从A点到B点的整个过程都会被相机记录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张轨迹图,如果设置快门时间是1/100s,那么就只是记录汽车刚刚出发的一个很短的瞬间了,所以快门速度决定记录的是轨迹还是瞬间。

关于快门速度

  1. 快门时间越长,避免手持拍摄模糊,最好用三脚架等辅助设备
  2. 如果要抓拍照片,一定要使用高速快门
  3. 如果想要拍摄一段时间内的轨迹效果,一定要用慢速快门

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共同决定了照片的曝光,但三者必须相互合作,相互包容才能保证照片的曝光正常,对于一张照片来说曝光正常是最起码的要求,若三者有其一设置不对,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曝光不足曝光过度的情况。 

曝光指示刻度表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9张图片

正确曝光:照片要能真实反映拍摄时的环境亮度。如果一张正午户外的照片被拍得昏暗如夜,这张照片就曝光不足,反之则是曝光过度。曝光是否准确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的。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我们对相机测光系统进行人为干预的一个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可以直接改变照片的明暗度,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一个功能。

曝光补偿为什么要对相机的测光结果进行干预呢?

因为相机的测光系统是以18度灰作基准,尤其当我们对大面积亮部场景或大面积暗部场景时,测光系统就会出现偏差,往往拍出来的效果给人以“发灰”的视觉效果,造成照片沉闷,不鲜艳明快所以我们就需要在相机测光出现偏差时,进行曝光补偿干预,使照片能正确曝光。

18度灰

黑白图像的灰度等级一共是256级,用数值来表示的话就是0--255,所谓多少度的灰度,实际上是将256级灰度用百分比来表示了,常说人的肤色接近18度的灰,这实际上是指在纯白中黑色成分占了18%,因此也可知白色占了82%,由此就可以计算出在RGB色中的灰度值了。

摄影测光以18%反射率做为曝光参考值.(因为相机普通使用的测光系统都是以18度灰板的灰色来做为基准值的,但纯黑的主体或纯白的主体其测出的值与18度灰板比较的时候,会产生极大的误差,造成实际测光值会曝光过度或欠曝!)

为什么要用曝光补偿
比如我们拍摄雪景时,相机的测光系统就会出现失误,相机会认为现场环境太亮了,而自动给你减少曝光,把画面亮度降低,这样你拍出来的雪景照看上去就发灰。又比如我们拍摄煤场,相机会认为现场环境太暗了,而自动给你增加曝光,把画面亮度提高,这样你拍出来的煤场照片看上去也是一片灰色。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10张图片

使用曝光补偿原则:白加黑减

曝光模式:P、Av、Tv、M

  • P:自动曝光、就是你用这些模式拍照比较省心,不用为调节参数而费脑筋,大多时候,这种模式都会为你拍摄一张曝光没有大毛病的照片(ISO、对焦方式可以手动设置)。
  • Av:光圈优先、就是你指定一个光圈,相机会自动为您匹配一个合适曝光值的快门速度。
  • Tv:快门优先、就是你指定一个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为您匹配一个合适曝光值的光圈。
  • M:手动曝光、需要手动调节光圈、快门和ISO才能让照片曝光正常,即让曝光指示表归零。

其他预设拍照模式

A+全自动模式:这种模式下,光圈、快门、ISO、对焦方式等所有参数都不需要自己设置,半按快门对焦拍照就可以了。

场景模式:主要有人像、风景、运动等模式

  1. 人像模式:拍人像时,相机会自动采用大光圈形成背景虚化效果以突出人物
  2. 风景模式:拍风景时,相机会自动采用较小光圈,使照片整体都清晰
  3. 运动模式:拍运动物体时,相机会自动提高快门速度,并改为连续自动对焦,更容易抓拍到运动物体。

HDR(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高动态范围图像

相比普通照片,HDR可以拍出三张曝光程度不同的照片,分别为高曝光、正常曝光和低曝光,然后自动合成一张曝光效果较为完美的照片。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11张图片

雪花键(星号键-曝光锁定按钮) 

相对于相机自动控制的(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等影响曝光的变量进行锁定以达到拍摄多个照片具有相同曝光的效果

闪光灯作用:补光,通过反射收集拍照物的细节。 

测光模式的种类和选择 

测光:相机对光线强度的侦测。

常用测光模式: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局部测光。

评价测光:也叫矩阵测光,简单来说就是把相机的取景画面分成多个区域,然后对不同区域的光线强度取平均值的测光模式(测光区域为整个画面的平均权重)。

如下四个区域的光线强度分别为5、6、6、7,最后测光系统测出的光线强度为(5+6+6+7)/4=6,也就是相机认为现在的光线强度是6,然后根据这个值来决定照片该如何曝光。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12张图片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将取景画面中央部分的亮度重点考虑,而中央之外区域的亮度只做辅助考虑,也就是说中央部分的光线情况起决定性作用(测光区域为整个画面【中央12mm直径圆权重最高】)。

假设中央部分的光线为6,其他部分是2,假设中央重点考虑80%,其他部分考虑20%,那么最后测光系统测出的光线亮度就是6*80%+2*20%=5.2,最后相机根据5.2来决定照片该如何曝光。

点测光:只是侦测取景画面当中1%-4%区域内的光线情况,并把他作为整张照片曝光的依据(测光区域为对焦点为圆心的4mm直径圆【开启点测联动,否则还是以中央为圆心】)。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_第13张图片

局部测光:它的测光方式和点测光类似,但是它的测光面积相比点测光会大一些,大概数值在5.8%左右。这种测光模式是拍摄逆光景物、逆光人像的不二选择。 

图片格式

  1. JPEG: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图片格式之一,它采用一种特殊的有损压缩算法,将不易被人眼察觉的图像颜色删除,从而达到较大的压缩比(可达到2:1甚至40:1),因为jpeg格式的文件尺寸较小,下载速度快,所以是互联网上最广泛使用的格式!
  2. BMP:windows系统下的标准位图格式,未经过压缩,一般图像文件会比较大。在很多软件中被广泛应用.
  3. GIF:最大的特点是不仅可以是一张静止的图片,也可以是动画,并且支持透明背景图像,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体型”很小,网上很多小动画都是gif格式。但是其色域不太广,只支持256种颜色.
  4. PNG:与jpg格式类似,网页中有很多图片都是这种格式,压缩比高于gif,支持图像透明,可以利用alpha通道调节图像的透明度,是网页三剑客之一fireworks的源文件。
  5. TIFF:它的特点是图像格式复杂、存贮信息多,在mac中广泛使用的图像格式,正因为它存储的图像细微层次的信息非常多,图像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故而非常有利于原稿的复制。很多地方将tiff格式用于印刷.

音频格式

  1. MP3:MP3能够以高音质、低采样率对数字音频文件进行压缩。换句话说,音频文件(主要是大型文件,比如WAV文件)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人耳根本无法察觉这种音质损失)把文件压缩到更小的程度。
  2. WAV:WAV是微软和IBM共同开发的PC标准声音格式,文件后缀名.wav,是一种通用的音频数据文件。通常使用WAV格式用来保存一些没有压缩的音频,也就是经过PCM编码后的音频,因此也称为波形文件,依照声音的波形进行存储,因此要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
  3. MIDI:MID文件格式由MIDI继承而来,它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然后在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这样一个MIDI文件每存1分钟的音乐只用大约5~10KB。
  4. APE:APE是一种无损压缩音频技术,也就是说当你将从音频CD上读取的音频数据文件压缩成APE格式后,可以再将APE格式的文件还原,而还原后的音频文件与压缩前的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损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摄影,css3,前端,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