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进程实战 - Linux C++网络编程(十六)

一:信号功能实战

signal():注册信号处理程序的函数;

商业软件中,不用signal(),而要用sigaction();

二:nginx中创建worker子进程

官方nginx ,一个master进程,创建了多个worker子进程;

master process ./nginx

worker process

(i)ngx_master_process_cycle()        //创建子进程等一系列动作

(i)    ngx_setproctitle()            //设置进程标题    

(i)    ngx_start_worker_processes()  //创建worker子进程  

(i)        for (i = 0; i < threadnums; i++)   //master进程在走这个循环,来创建若干个子进程

(i)            ngx_spawn_process(i,"worker process");

(i)                pid = fork(); //分叉,从原来的一个master进程(一个叉),分成两个叉(原有的master进程,以及一个新fork()出来的worker进程

(i)                //只有子进程这个分叉才会执行ngx_worker_process_cycle()

(i)                ngx_worker_process_cycle(inum,pprocname);  //子进程分叉

(i)                    ngx_worker_process_init();

(i)                        sigemptyset(&set);  

(i)                        sigprocmask(SIG_SETMASK, &set, NULL); //允许接收所有信号

(i)                        ngx_setproctitle(pprocname);          //重新为子进程设置标题为worker process

(i)                        for ( ;; ) {}. ....                   //子进程开始在这里不断的死循环

(i)    sigemptyset(&set);

(i)    for ( ;; ) {}.                //父进程[master进程]会一直在这里循环

kill -9 -1344   ,用负号 -组id,可以杀死一组进程

(2.1)sigsuspend()函数讲解

a)根据给定的参数设置新的mask 并 阻塞当前进程【因为是个空集,所以不阻塞任何信号】

b)此时,一旦收到信号,便恢复原先的信号屏蔽【我们原来的mask在上边设置的,阻塞了多达10个信号,从而保证我下边的执行流程不会再次被其他信号截断】

c)调用该信号对应的信号处理函数

d)信号处理函数返回后,sigsuspend返回,使程序流程继续往下走


 

三:日志输出重要信息谈

(3.1)换行回车进一步示意

\r:回车符,把打印【输出】信息的为止定位到本行开头

\n:换行符,把输出为止移动到下一行

一般把光标移动到下一行的开头,\r\n

a)比如windows下,每行结尾 \r\n

b)类Unix,每行结尾就只有\n

c)Mac苹果系统,每行结尾只有\r

结论:统一用\n就行了

(3.2)printf()函数不加\n无法及时输出的解释

printf末尾不加\n就无法及时的将信息显示到屏幕 ,这是因为 行缓存[windows上一般没有,类Unix上才有]

需要输出的数据不直接显示到终端,而是首先缓存到某个地方,当遇到行刷新表指或者该缓存已满的情况下,菜会把缓存的数据显示到终端设备;

ANSI C中定义\n认为是行刷新标记,所以,printf函数没有带\n是不会自动刷新输出流,直至行缓存被填满才显示到屏幕上;

所以大家用printf的时候,注意末尾要用\n;

或者:fflush(stdout);

或者:setvbuf(stdout,NULL,_IONBF,0); //这个函数. 直接将printf缓冲区禁止, printf就直接输出了。

标准I/O函数,后边还会讲到

四:write()函数思考

多个进程同时去写一个文件,比如5个进程同时往日志文件中写,会不会造成日志文件混乱。

多个进程同时写 一个日志文件,我们看到输出结果并不混乱,是有序的;我们的日志代码应对多进程往日志文件中写时没有问题;

《Unix环境高级编程 第三版》第三章:文件I/O里边的3.10-3.12,涉及到了文件共享、原子操作以及函数dup,dup2的讲解;

    第八章:进程控制 里庇安的8.3,涉及到了fork()函数;

a)多个进程写一个文件,可能会出现数据覆盖,混乱等情况

b)ngx_log.fd = open((const char *)plogname,O_WRONLY|O_APPEND|O_CREAT,0644);  

    O_APPEND这个标记能够保证多个进程操作同一个文件时不会相互覆盖;

c)内核wirte()写入时是原子操作;

d)父进程fork()子进程是亲缘关系。是会共享文件表项,

--------------关于write()写的安全问题,是否数据成功被写到磁盘;

e)write()调用返回时,内核已经将应用程序缓冲区所提供的数据放到了内核缓冲区,但是无法保证数据已经写出到其预定的目的地【磁盘 】;

 

的确,因为write()调用速度极快,可能没有时间完成该项目的工作【实际写磁盘】,所以这个wirte()调用不等价于数据在内核缓冲区和磁盘之间的数据交换

f)打开文件使用了 O_APPEND,多个进程写日志用write()来写;

(4.1)掉电导致write()的数据丢失破解法

a)直接I/O:直接访问物理磁盘:

O_DIRECT:绕过内核缓冲区。用posix_memalign

b)open文件时用O_SYNC选项:

同步选项【把数据直接同步到磁盘】,只针对write函数有效,使每次write()操作等待物理I/O操作的完成;

具体说,就是将写入内核缓冲区的数据立即写入磁盘,将掉电等问题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

每次写磁盘数据,务必要大块大块写,一般都512-4k 4k的写;不要每次只写几个字节,否则会被抽死;************

c)缓存同步:尽量保证缓存数据和写道磁盘上的数据一致;

sync(void):将所有修改过的块缓冲区排入写队列;然后返回,并不等待实际写磁盘操作结束,数据是否写入磁盘并没有保证;

fsync(int fd):将fd对应的文件的块缓冲区立即写入磁盘,并等待实际写磁盘操作结束返回;*******************************

fdatasync(int fd):类似于fsync,但只影响文件的数据部分。而fsync不一样,fsync除数据外,还会同步更新文件属性;

write(4k),1000次之后,一直到把这个write完整[假设整个文件4M]。

fsync(fd) ,1次fsync [多次write,每次write建议都4k,然后调用一次fsync(),这才是用fsync()的正确用法****************]

五:标准IO库

fopen,fclose

fread,fwrite

fflush

fseek

fgetc,getc,getchar

fputc,put,putchar

fgets,gets

printf,fprintf,sprintf

scanf,fscan,sscanf

fwrite和write有啥区别;

fwrite()是标准I/O库一般在stdio.h文件

write():系统调用;

有一句话:所有系统调用都是原子性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内核协议栈,linux内核,网络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