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看过《海底两万里》,它的作者是著名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凡尔纳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曾经说过
一个人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另一个人都能把它变成现实
凡尔纳作品中的想象在20世纪几乎全都成为了现实,如潜水艇、直升机、人类登月等。于是,百度发起了凡尔纳计划,让科幻作家和科学家联手,让科技更具科幻的想象力,让科幻更具科技的勇气。
这一次,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和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台,在思维的碰撞中畅享人工智能未来的20年。
吴恩达提到:
现在有很多工作,都是需要一个人每天做差不多一样的东西,如果可以用电脑来把它变成自动的。这样的话,人们就可以用自己的时间来做更有意思的东西。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之所以会受到人们青睐,是因为其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人工智能最直观的意义便是提高整个社会生产的效率:将人类从机械性的、重复的、平庸的、危险的、有碍健康的劳动中进一步解放出来。
生产力的提升带来的就是生产关系的全面更新,从这个意义出发,人工智能加速了社会的财富循环和资本积累。通过AI技术,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和社会资源中可以生产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依托通信技术、自动化产业的同步发展,积累的资本通过贸易加强了全球的横向联系。经济基础的稳固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发展——基于AI的各项技术成果,全面提高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多样性,隐性地增强了人类的纵向联系。
AI向系统化工程学科转变
在学科设置的时候,人工智能属于数学、控制还是计算机?事实上,人工智能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其本身是一个交叉学科,因为其应用是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融合的。只有发挥AI多学科的优势才不会束缚其发展。在全球不同领域中,AI都呈现系统化工程学科的趋势
大数据向小数据过渡
传统人工智能技术是与大数据技术绑定的,通过头部企业或国家机构的力量积累了大量数据——数据已成为战略资源,再将大数据应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但是在很多应用场景,特别是高精尖产业,实验和试错成本很高,导致数据量不够庞大,形成产业瓶颈。因此如果少量数据就可以让机器学会执行任务,将在多个环节产生突破。在增强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的帮助下,小样本机器学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AI在模糊标签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短期内人机交互是重要趋势
在应用场景中,AI实现半自动化的重复机械劳动,人类则实现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人机交互可以大大提升原本复杂问题的解决效率。例如仓库和生产数字化——亚洲一号等就是最好的实例
刘慈欣向吴恩达问了大脑原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我们能否在完全不理解人类大脑原理、不知道大脑如何产生智能的情况下,就凭着机器来产生出人工智能?还是我们必须了解人类大脑的运作机制,然后才能产生出真正的人工智能?
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Yann LeCun曾表示
我最不喜欢对人工智能的描述是「它像大脑一样工作」
现在大家喜欢说人工智能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必须注意的是,虽然深度学习从生命的生物机理中获得灵感,但它与大脑的实际工作原理差别非常非常巨大。就好像现在航空航天飞行器虽然启发于鸟类,但并非完全模仿鸟类,因为我们的飞机仍采用固定翼,这并不妨碍我们实现空中旅行。
吴恩达认为
将人类大脑的特性赋予人工智能是危险的,这将导致天花乱坠的宣传,大家在要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人工智能之前经历了几次寒冬就是因为人们要求了一些人工智能无法给与的东西。
所以,认为「深度学习让机器像人脑一样学习」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必须非常小心谨慎地从大脑获取灵感来改善学习算法;通过反向大脑工程来创造出模拟大脑的模型。
人工智能分为两类:
所谓超级智能就是强人工智能,而现阶段人类的人工智能技术都属于弱人工智能范畴
超级智能是否会诞生?诞生后对人类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会有终结者吗?
人工智能中有一个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意识;而人工智能现在只有智能、没有意识。我们在历史是没有见过这种东西的,可能未来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个技术的突破,让电脑也得到这个意识。这种技术还是那么远,可能是一百年、甚至一千年后,所以现在还是不太担心。
那是一项超级技术,目前还是属于科幻范围的技术。如果实现了,那它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改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需要在技术和伦理两个方面进行谨慎的审视,现在并没有答案。
假如机器拥有了意识,我们如何应对?
吴恩达表示
我们需要培养这些电脑变成好的电脑
刘慈欣认为
防范强人工智能对人类造成威胁,有多种多样的方法
最后,吴恩达与刘慈欣寄托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吴恩达说
其实我想跟年轻人讲一句话,继续努力,继续不断的学习。并且学到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刘慈欣也同样表达了教育的重要性
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说一下。我觉得现在培养孩子,应该尽量着重培养他拥有那些机器,拥有不了的能力。比如创新能力、想象力等等
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博主推出了从理论到实践全方面的机器学习强基计划。
机器学习强基计划聚焦深度和广度,加深对机器学习模型的理解与应用。“深”在详细推导算法模型背后的数学原理;“广”在分析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决策树、支持向量机、贝叶斯与马尔科夫决策、强化学习等。
详情:机器学习强基计划(附几十种经典模型源码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