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祖传代码被称为「屎山」?这个回答简直太形象了

经常听说祖传代码会被人称之为「屎山」,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体会,最近看到一个回答,简直是把这个阐述得“活灵活现”,大家来感受下吧。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3 分钟。

作者:Avalon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2065178/answer/1583717199

来源:知乎

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一座「屎山」,曾入职一家成立 15 年的软件公司,我当时应聘的是中级程序员,但在入职几个月后,我的岗级和薪资调整到了高级程序员,这并不是因为我在这几个月中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而是因为这三个月中发生了以下事情:

  • 前任组员一号和我完成交接之后跑路了!

  • 前任组长和新招来的组长交接之后跑路了!

  • 前任组员二号和新招来的初级程序员交接之后跑路了!

  • 新任组长和我交接之后跑路了!

  • 新人组员(女)在工位掩面痛哭之后,换组了!(捂着脸掉眼泪不发出声音的那种哭)

组内人手严重不足,我白天解决生产bug,晚上写新需求!

这是一座年轻的「屎山」,我是第三批接手者,历时几个月后我成了项目组中,资历最老的员工!实习生和初级程序员写出来的bug和低级错误我就忍了,都是从菜鸟过来的,勉强可以理解。

但是框架因为“高程”、“架构组”、“大手子”等人的填填补补,已经到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程度!!!

For example!当时项目的工作流很奇葩,不论出现什么错误,都会统一提示“发生未知错误”。哪怕我照着“公司祖传框架使用手册”,在配置中填写「核算系统接口调用失败」、「当前时间不允许操作」等提示信息,客户用的时候还是统一提示“发生未知错误”!

起初因为运维人员每天都在帮客户解决这种问题,客户倒是没有多大的怨气。某一天,因为很复杂的原因,客户为了此事大发雷霆,我被要求解决这个问题。

在一顿忙碌之后,问题定位到了一个公司自己封装的 jar 包,反编译后发现里面的逻辑有问题。我就联系外地的架构组,让他们给我一个新的 jar 包,第二天我收到了回复:“这个框架很早就重构了,公司新框架不兼容老框架,使用老框架的项目都交给项目组自己维护了,你们项目组的框架应该是 xxx 在维护。”

xxx 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几番打听之后才知道,xxx 是我们组的第一任组长,离职两年多了!我只能在 svn 上继续摸索,愣是没有找到 jar 包的源码。几经波折之后才知道,svn 之前是几个外包厂商共用的,后来因为外包厂商多了,就给每个厂商重新配置了一个 svn,迁移的时候这个 jar 包的源码因为没有厂商认领,就被丢到了公用的 svn 上。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从公用 svn 找到的源码,和我通过反编译出来的代码,很多地方对不上!源码里的注释在我眼中都变成了「年轻人,千万不要动这坨屎!」

最后我只能在工作流外面,又封装了一套组件,专门用于代替工作流提示信息,并且留下了一行注释「如果你不幸看到了这行注释,不要怪我,我也不想的!」


以上只是「屎山」一角,「屎」是因为祖传代码里面有很多问题是真的臭,「山」是因为屎太多了。最讽刺的是,你可能为了治理「屎山」,也在里面拉了几次「屎」......

太形象了....

还有一个事,再说一个关于这座「屎山」的一角。

项目组负责的几个系统中,有一个负责放款的系统(前置业务系统,并不涉及记账和转款),放款是甲方爸爸非常核心的功能之一,上线之前肯定是重点测试的,所以我接手的时候已经平稳运行了数年。接手之后也没有出什么问题,整个放款业务也没有什么新需求,我也就没有深入研究,直到那一天......

背景是甲方爸爸接了个一个大单,但是因为量太大,其中几笔合同的合同号录差了,导致纸质合同和线上合同对不上,甲方爸爸就找到了我们组的一个组员去做数据处理。处理了一下午,线上合同的合同号还是没有变,组员来找我的时候已经满头大汗,我心中隐隐猜到,又要踩屎了。

我发现组员按照数据库文档修改了合同号,但是系统上还是显示旧合同号。因为已经踩了几次屎,我就直接去翻代码了。然后大量“中文拼音”命名的变量和无数意义不明的注释,看的我太阳穴一跳一跳的。

原来生成电子合同功能跟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在完成放款操作时系统会生成一个以合同信息主键(36 位 UUID)命名的 PDF 存在本地,每一次点击下载合同其实就是根据主键 ID 下载这个文件,所以数据库里不论怎么修改对电子合同都没有影响,当时捋明白这个逻辑的时候我惊出了一身冷汗,但并不是因为这个设计多么的反人类......

前方高能!!!前方高能!!!前方高能!!!

前任运维人员交接的时候,说放款系统上线一年没啥问题,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因为与外部系统交互产生的交易文件很多,所以要定时清理,还当着我的面,删掉了一批日期比较早的文件。操作生产环境有指定的电脑,那台电脑上看 pdf 文件是没有后缀的,图标也是一张白纸,加上当时在场的人也都没有太在意,根本没有发现这些“交易文件”不太对劲。

看着大概就长下面这样,谁也没有好奇的去看看里面是什么。

所以新任运维人员会定期去删除老旧文件,也就是以前的电子合同!!!

我当时就给技术总监和项目经理打电话,三个大老爷们大半夜跑到单位附近的肯德基研究对策。好在数据都在数据库里,技术总监捅咕了几天,写出来个脚本把所有被删的文件重新生成了一遍。但是服务器空间不够又传不上去,就跟甲方爸爸说电子合同这块设计不够完善(前任技术总监背锅),我们想要优化一下,不要钱的那种。

“事故”尘埃落定之后,项目经理想要追责却发现这锅只能他自己背,除了他全都是后来的......

在那个公司干了一年多,工资涨了三次,但我还是离职了,毕竟「屎」是真的难吃......当我把项目交接出去的时候,我就想起我在项目里留下的注释(屎),露出了和(幸)蔼(灾)亲(乐)切(祸)的笑容。

为什么祖传代码被称为「屎山」?这个回答简直太形象了_第1张图片

好文和朋友一起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运维,java,编程语言,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