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什么是并发
- 2.什么是高并发
- 3.实现高并发需要考虑的因素
-
- 3.1 高性能
-
- 3.1.1 网络
- 3.1.2 CPU
- 3.1.3 内存
- 3.1.3.4 IO
- 3.2 高可用性
- 3.3 高扩展性
- 3.4 安全性
1.什么是并发
说到并发,期英文单词为Conurrent,如果要彻底理解并发,那么还需知道一个词就是并行,英文单词Parallel。
那么二者有什么关系呢?Erlang 之父 Joe Armstrong用如下图来解释了并发与并行的区别:
并发是两个队列交替使用一台咖啡机,而并行则是两个队列同时使用两台咖啡机。再用一个例子来解释:
- 你吃饭吃到一半,电话来了,你一直到吃完了以后才去接,这就说明你不支持并发也不支持并行。
- 你吃饭吃到一半,电话来了,你停了下来接了电话,接完后继续吃饭,这说明你支持并发。
- 你吃饭吃到一半,电话来了,你一边打电话一边吃饭,这说明你支持并行。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并发的关键就是需要能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这个不一定是同时进行的。并行则关键是要能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同时性。
这也很好的能在计算机上进行理解,在早期只有单核CPU的计算机上,随着系统CPU的时间片调度,系统可以支持并发和串行。而在目前多处理器的多核系统中,系统除支持并发与串行之外,还支持并行。
2.什么是高并发
高并发(Hight Concurrnet),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让单位时间同时处理任务的能力尽可能的高。对应到我们研发系统中,也就是说:
我们所开发的系统,要在短时间能能支持大量访问请求的情况。这种情况比如双十一活动,或者12306的抢票、以及秒杀等活动。
这要求我们的业务系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做出准确的响应。
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我们所说的高并发,并行已经是其一个子集。毕竟,单个CPU或者单个系统节点的处理能力有限,而且成本昂贵,
我们需要通过多个节点,采用可扩展的方式,来实现支撑尽可能高的并发能力。而水平扩展的能力,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并行是提升系统并发能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既然是高并发,那么多高才算高呢?为了更好的对系统的高并发性进行评价,需要对如下指标进行了解:
- 响应时间:系统对请求做出响应的时间,既然是高并发系统,这个响应时间就不可能太长,需要尽可能的短。
- 吞吐量:系统单位时间内支持的最大请求数,当然越多越好。QPS是吞吐量最常用的量化指标之一。
- 并发用户数:系统同时承载的正常使用功能的用户数量。如通信系统的同时在线人数。反应了系统的负载能力。这个指标当然越大越好。
重要参数如下:
- QPS(TPS):每秒的Request/事务的数量
- 并发数: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量
- 响应时间:平均的响应时间
QPS(TPS) =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此外还有些相关的指标也需要了解:
- PV(Page View): 页面访问量,即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
- UV(Unique Visitor): 独立访客,统计1天内访问某站点的用户数。即按人按天去重。
- 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通常统计一日(统计日)之内,登录或使用了某个产品的用户数,与UV概念相似。
- MAU(Month Active User):月活跃用户数量,指网站、app等去重后的月活跃用户数量。
上述指标内容,主要是反映了高并发系统在高性能上的要求。做为高并发系统,需要实现的目标为:
- 高性能:这体现了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提升性能能节省成本。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 高可用性:系统可以正常服务的时间,尽量避免系统的事故和宕机从而影响正常的业务。
- 高扩展性:表示系统的扩展能力,系统具备更好的弹性,在流量高峰期能否短时间完成扩容,更平稳的承接流量峰值。
3.实现高并发需要考虑的因素
3.1 高性能
系统的性能,与系统资源的关系息息相关。如果要提升系统的性能,首先我们就得对系统的资源进行规划和确认,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3.1.1 网络
通常情况下,网络因素是导致用户体验变差的首要因素。我们需要考虑如下性能指标:
- 带宽:链路的最大传输速率,单位是 b/s(比特 / 秒)。在你为服务器选购网卡时,或者考虑机房专线,以及云端服务器的资源规划时,带宽就是最核心的参考指标。常用的带宽有 1000M、10G、40G、100G 等。
- 吞吐量,表示没有丢包时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单位通常为 b/s (比特 / 秒)或者 B/s(字节 / 秒)。吞吐量受带宽的限制,吞吐量 / 带宽也就是该网络链路的使用率。
- 延时,表示从网络请求发出后,一直到收到远端响应,所需要的时间延迟。这个指标在不同场景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表示建立连接需要的时间(比如 TCP 握手延时),或者一个数据包往返所需时间(比如 RTT)。
- PPS,是 Packet Per Second(包 / 秒)的缩写,表示以网络包为单位的传输速率。PPS 通常用来评估网络的转发能力,而基于 Linux 服务器的转发,很容易受到网络包大小的影响(交换机通常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即交换机可以线性转发)。
通常情况下,带宽与物理设备相关,这也决定了基础网络设施的投入资金。这需要对系统的带宽进行预测,结合资金的投入来综合考虑。
此外,DNS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DNS 是互联网中最基础的一项服务,提供了域名和 IP 地址间映射关系的查询服务。很多应用程序在最初开发时,并没考虑 DNS 解析的问题,后续出现问题后,排查好几天才能发现,其实是 DNS 解析慢导致的。
我们需要考虑对DNS进行优化。比如缓存等。
CDN CDN主要是对于web网页系统资源优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考虑将静态的图片或者视频之类,存放到CDN系统。
TCP优化,结合业务的场景,设置合适的TCP参数,TIME_WAIT,考虑SYN FLOOD并优化与 SYN 状态相关的内核选项。是否根据长连接需要KeepAlive开启。以及TCP缓冲区的大小设置等。
应用程序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优化 I/O 模型、工作模型以及应用层的网络协议;
Socket中需要考虑socket的缓冲区大小。
3.1.2 CPU
CPU是决定单节点系统并发能力的核心,除了结合资金尽可能的选择匹配业务的高性能CPU之外,我们还要关注如下CPU相关的指标:
- CPU使用率 PU 使用率描述了非空闲时间占总 CPU 时间的百分比,根据 CPU 上运行任务的不同,又被分为用户 CPU、系统 CPU、等待 I/O CPU、软中断和硬中断等。
- 平均负载(Load Average):系统的平均活跃进程数。它反应了系统的整体负载情况,主要包括三个数值,分别指过去 1 分钟、过去 5 分钟和过去 15 分钟的平均负载。理想情况下,平均负载等于逻辑 CPU 个数,这表示每个 CPU 都恰好被充分利用。
- 进程上下文切换:上下文切换,本身是保证 Linux 正常运行的一项核心功能。但过多的上下文切换,会将原本运行进程的 CPU 时间,消耗在寄存器、内核栈以及虚拟内存等数据的保存和恢复上,缩短进程真正运行的时间,成为性能瓶颈。我们需要关注无法获取资源而导致的自愿上下文切换;,以及被系统强制调度导致的非自愿上下文切换。。
- CPU 缓存的命中率:CPU 缓存的速度介于 CPU 和内存之间,缓存的是热点的内存数据。根据不断增长的热点数据,这些缓存按照大小不同分为 L1、L2、L3 等三级缓存,其中 L1 和 L2 常用在单核中, L3 则用在多核中。从 L1 到 L3,三级缓存的大小依次增大,相应的,性能依次降低(当然比内存还是好得多)。而它们的命中率,衡量的是 CPU 缓存的复用情况,命中率越高,则表示性能越好。
3.1.3 内存
内存的性能指标主要关注的是,已用内存、剩余内存、共享内存、可用内存、缓存和缓冲区的用量等。
- 已用内存和剩余内存就是已经使用和还未使用的内存。
- 共享内存是通过 tmpfs 实现的,所以它的大小也就是 tmpfs 使用的内存大小。
- 可用内存是新进程可以使用的最大内存,它包括剩余内存和可回收缓存。
- 缓存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磁盘读取文件的页缓存,用来缓存从磁盘读取的数据,可以加快以后再次访问的速度。另一部分,则是 Slab 分配器中的可回收内存。
- 缓冲区是对原始磁盘块的临时存储,用来缓存将要写入磁盘的数据。
其次是进程内存使用情况,比如进程的虚拟内存、常驻内存、共享内存以及 Swap 内存等。
内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系统的缺页异常:
- 可以直接从物理内存中分配时,被称为次缺页异常。
- 需要磁盘 I/O 介入(比如 Swap)时,被称为主缺页异常。
主缺页异常升高,就意味着需要磁盘 I/O,那么内存访问也会慢很多。
对于SWAP,重点要关注SWAP空间的使用情况,由于SWAP空间实际上是磁盘空间,最好是避免使用SWAP。
3.1.3.4 IO
文件系统的IO指标:
首先要关注的是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包括容量、使用量以及剩余空间等。
- 使用率,是指磁盘忙处理 I/O 请求的百分比。过高的使用率(比如超过 60%)通常意味着磁盘 I/O 存在性能瓶颈。
- IOPS(Input/Output Per Second),是指每秒的 I/O 请求数。
- 吞吐量,是指每秒的 I/O 请求大小。
- 响应时间,是指从发出 I/O 请求到收到响应的间隔时间。
其次要关注的是,索引节点的使用情况,它也包括容量、使用量以及剩余量等三个指标。如果文件系统中存储过多的小文件,就可能碰到索引节点容量已满的问题。
对于IO方面,对于应用程序的优化,主要有:
- 第一,可以用追加写代替随机写,减少寻址开销,加快 I/O 写的速度。
- 第二,可以借助缓存 I/O ,充分利用系统缓存,降低实际 I/O 的次数。
- 第三,可以在应用程序内部构建自己的缓存,或者用 Redis 这类外部缓存系统。
- 第四,在需要频繁读写同一块磁盘空间时,可以用 mmap 代替 read/write,减少内存的拷贝次数。
- 第五,在需要同步写的场景中,尽量将写请求合并,而不是让每个请求都同步写入磁盘,即可以用 fsync() 取代 O_SYNC。
- 第六,在多个应用程序共享相同磁盘时,为了保证 I/O 不被某个应用完全占用,用 cgroups 的 I/O 子系统,来限制进程 / 进程组的 IOPS 以及吞吐量。
- 最后,在使用 CFQ 调度器时,可以用 ionice 来调整进程的 I/O 调度优先级,特别是提高核心应用的 I/O 优先级。
对于文件系统:
- 首先要选择符合业务场景的文件系统,ext4或者xfs等。
- 第二,进一步优化文件系统的配置选项,包括文件系统的特性(如 ext_attr、dir_index)、日志模式(如 journal、ordered、writeback)、挂载选项(如 noatime)等等。
- 第三,可以优化文件系统的缓存。
对于物理磁盘的优化:
- 换用性能更好的磁盘,比如用 SSD 替代 HDD。
- 使用合适的RAID。
- 选择最适合的 I/O 调度算法。
- 对应用程序的数据,进行磁盘级别的隔离。
- 在顺序读比较多的场景中,我们可以增大磁盘的预读数据,调整内核选项 /sys/block/sdb/queue/read_ahead_kb或者使用 blockdev 工具设置。
- 优化内核块设备 I/O 的选项。调整磁盘队列的长度 /sys/block/sdb/queue/nr_requests,适当增大队列长度,可以提升磁盘的吞吐量(当然也会导致 I/O 延迟增大。
- 关注磁盘的硬件错误,磁盘本身出现硬件错误,也会导致 I/O 性能急剧下降。
3.2 高可用性
系统可用性是衡量一个系统正确地对外提供服务(可工作)的能力。我们通常采用 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来衡量系统可用性,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的几个 9。
影响系统可用性的因素有:
- 人员误操作 这通常都是管理问题。
- 雪崩效应 在分布式系统架构下,服务之间需要配合来完成复杂的业务流程,某个服务提供者的不稳定在请求量变大的情况下,会逐步演化成整个系统的雪崩效应。
- 未经完整测试的版本发布
- 基础设施故障及定期升级维护
影响系统可用性的因素很多,通常有很多因素是我们不可控的,如硬件故障或者基础设施等。
我们主要可以通过提高工程化能力和优化工作流程解决。
在系统上线之前:
- 完善的代码质量管理体系和自动化测试体系
- 完善的权限管理体系
- 其他自动化的开发、运维工具体系
在系统上线后的日常运营中:
- 完善的监控体系,能够尽早识别系统的潜在问题,系统运营人员可以快速甄别已经发生的故障
- 完善的持续集成/持续部署体系,能够保证尽量快的反馈,尽量短的发布时长,在功能开发和故障修复后快速地部署代码到生产环境
为了进一步降低故障的产生,我们还需要有针对的做一些预案管理:
- 完善的发布验证、回滚、限流、熔断、降级策略,能够尽量缩小故障的影响范围,保证即便有部分服务不稳定,也不至于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
- 完善的灾备恢复体系和演练,能够保证系统在发生重大紧急事故时可以快速恢复,尽量缩短不可用时长
最重要的是,需要提升团队的综合素质。重视日常的管理工作。而不仅仅是代码。制定规则并遵守。
3.3 高扩展性
为了保障系统的可扩展性,这就要求我们对系统的设计是可扩展的。一开始就需要考虑可扩展的架构。
要做到系统的高可扩展性,架构设计的核心就是 冗余。有了冗余之后,还不够,每次出现故障需要人工介入恢复势必会增加系统的不可服务实践。所以,又往往是通过“自动故障转移”来实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oad blance 和fail over.
常用的可扩展架构:
- 1.DNS 负载均衡 能将流量负载到多个机房
- 2.F5 或者nginx的负载均衡 在机房的入口对流量进行再次的分流
- 3.服务无状态设计 springcloud微服务 服务发现、服务治理、熔断等等
- 4.docker+k8s 将应用容器化
- 5.分布式高可用的中间件消息队列,kafka或者pulsa等以及各类MQ
- 6.高可用的非关系数据库集群 Redis 或者 Elasticsearch、Hbase等
- 7.分布式高可用的持久化数据库层,TiDB 或者通过ShardingSphere、MyCat等实现的高可用分库分表
- 8.数仓 hadoop 或者其他技术栈 以及Flink等处理流式数据 或者spark批处理数据
通过常用的高可用冗余设计来实现系统的高扩展性。从而应对系统的高并发。让系统具备弹性。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来扩容或者缩容。
3.4 安全性
最后需要考虑的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如https协议。系统关键数据的加密算法,关键功能的双因素认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