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
1 项目名称 1
2 方案编制依据 1
2.1 政策依据 1
2.2 技术依据 1
3 项目建设背景 1
4 项目建设目标 2
5 项目建设内容 2
6 项目建设意义 3
6.1 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4
6.2 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 4
6.3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 4
6.4 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 5
第二章 平台总体设计 6
1 总体框架设计 6
2 项目建设总体要求 7
2.1 系统平台要求 7
2.2 系统软件要求 7
2.3 系统性能要求 8
2.4 系统接口要求 8
3 项目建设原则 8
第三章 平台建设方案 10
1 应急指挥场所 10
1.1 应急场所改造 10
1.2 应急场所装修 11
2 基础配套系统 14
2.1 集中控制系统 15
2.2 信号切换系统 17
2.3 应急通信系统 19
2.4 图像显示系统 24
2.5 数字会议系统 28
2.6 视频会议系统 31
2.7 视频监控系统 33
2.8 图像接入系统 35
2.9 UPS电源系统 37
2.10 容灾备份系统 39
2.11 计算机网络系统 41
2.12 接口系统 44
3 综合应用系统 45
3.1 应急管理与指挥调度系统 45
3.2 GIS应急辅助决策系统 60
3.3 网络应急业务管理与信息报送系统建设 61
4 数据库支撑系统 64
4.1 政务联络网 64
4.2 应急联络网 64
4.3 法律/法规库 64
4.4 救援队伍库 65
4.5 应急物资库 65
4.6 专家队伍库 65
4.7 典型案例库 65
4.8 应急预案库 65
4.9 风险隐患库 66
4.10 避难场所库 66
4.11 事件信息库 66
5 移动应急平台建设 66
5.1 基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移动应急辅助系统 66
5.2 3G单兵图传系统 68
第四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72
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72
2 项目实施跟踪管理 73
3 项目建设时间安排 74
4 项目沟通协调 75
5 项目风险管理 75
6 项目质量保证 75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77
1 系统测试方案 77
1.1 测试目的 77
1.2 测试方案 77
1.3 测试阶段 79
1.4 测试工作规程 80
1.5 测试的组织 81
1.6 测试要求 82
2 系统验收方案 83
2.1 验收范围 83
2.2 验收流程 84
2.3 系统移交 85
2.4 验收标准 86
第六章 售后服务及培训计划 87
1 售后服务计划 87
1.1 系统硬件保修服务 87
1.2 系统软件服务保障 87
1.3 技术支持与故障响应 88
2 系统培训计划 88
2.1 系统操作培训 88
2.2 系统管理员培训 89
2.3 培训费用 89
2.4 培训课程表 89
市应急平台总体结构主要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表现层,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友好简便的操作界面和标准化的子系统协同控制接口,为用户下达指令,发出请求,接收和调用各种数据、语音和视频信息提供最简便快捷的操作。
第二层是应用层,主要功能是按照实际应用需求,将指挥调度的业务流程,通过切实可行的机制,借助各业务应用子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协同作业,实现规范化、程式化的操作,以有效的技术保障,降低人为失误几率,提升准确性。
第三层是数据层,主要功能是为应用层提供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查询、管理和调用业务数据服务。要逐步在现有数据存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在线备份和异地容灾,确保业务数据万无一失;
第四层是基础支撑层,主要分为基础支撑平台和指挥场所,基础支撑平台主要功能是为系统提供各类运行环境和操作介质;指挥场所主要功能是提供指挥和存放设备的场所。
具体系统总体功能框架图和总体数据流图如下所示:
应急平台总体功能框架图
系统平台要求功能齐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反应快捷,使用、管理、维护简便,技术先进,可扩展性强,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优势。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涉及运行环境、数据库系统、技术架构等关键支撑技术的选择,系统软件的配置要求如下:
(1) 运行环境要求:
核心系统运行:为保障应急平台核心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系统运行环境对国外操作系统的依赖,涉及通信调度、数据库等核心软件服务的运行环境应采用国产Linux/Unix操作系统。
用户界面操作:为方便系统的简单易用性,涉及用户交换的应用界面、维护界面应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界面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设计。
(2) 数据库软件选用通用标准关系型数据库;
支持ANSI/ISO SQL99 标准,多语言数据库,中文及unicode 编码;支持集群系统。支持ODBC、JDBC 等应用程序访问接口。达到C2 或以上级安全标准、多级安全控制,提供在线备份与恢复功能。
(1) 应用系统最大用户数不少于100个,并发用户数(同时用户)不小于最大用户数的40%;
(3) 应急通信基础平台满足7×24 小时稳定运行的要求,并具备断电逃生、故障自检、短信告警等保护功能;
(4) 数据存储管理:RAID1安全存储,且录音、传真、短信、数据、报表等数据信息至少存储两年;
(5) 具备支持新增业务接入扩展的需求;
(6) 系统具备集成其它应用系统接口的能力。
为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应急平台需与各部门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为后期工程的升级与扩容,建立统一的接口标准。
接口基本思想是提供统一的对外接口,各区/县和部门可通过标准化接口传送和接收数据。
本期系统应在遵循省应急平台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预留与省应急平台信息上报和数据交换的接口。
市应急平台建设,将以市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遵循以下的建设原则,保证平台的先进性、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等要求。
(1) 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的原则
从市实际出发,总体把握全市应急资源的统筹规划,对应急平台建设做出部署,充分利用和整合全市各有关单位应急信息、队伍、装备、物资装备现有存量资源,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实现资源和信息交换、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2)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
着重解决涉及应急平台建设全局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重点提高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应急响应时效,提高预防和处置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坚持平战结合,将日常值守工作和应急指挥救援工作相结合,坚持体制创新和科学创新相结合,注重实效为市级应急预案提供支撑基础,保障应急预案的高效执行。
(3) 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原则
参照国家、省应急平台体系相关标准规定的应急流程和运行机制开发,采用符合当前发展趋势的先进技术,并充分考虑技术的成熟性建立安全防护机制,保障应急平台安全平稳运行。
(4)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展的原则
以全市应急业务需求为导向,并结合应急规划,以应用促发展,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使应急平台的建设既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又适应未来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不断提升应急平台技术和应用水平。
突发事件的偶然性,决定了应急管理工作需7×24小时随时待命,值班室作为日常值守场所,是应急管理工作最常用的场所。
需配置主、副班2个值班调度台;
可选择性建设3台液晶电视分屏显示系统,建立可与指挥大厅同步的图像显示系统,直观控制指挥大厅,满足日常值守与应急调度的双重需求;
在值班室与指挥大厅之间的墙面开1个约2.2m×0.8m的方形视觉通道,并安装玻璃间断,可透过玻璃间断控制指挥大厅的大屏显示;
布置一套沙发作为洽谈区;
重新布置值班室的天花及照明系统,根据实际需求对值班室进行装修改造。
指挥大厅作为突发事件过程中“统筹、协调、补不足”的会商、指挥与调度场所,是应对突发事件最核心的场所。
需建设视频及数字会议系统,配置相应的会议桌及配套的会议椅,以及相应的数字会议设备、扩声设备、摄像及中控设备等,满足应急会商和事后分析总结经验,完善预案,提升应急管理科学水平的需求;
需建设大屏幕显示系统,用于显示监控视频、指挥调度系统
需布置指挥大厅的天花及照明系统,根据实际需求对指挥大厅进行装修改造。
休息室是作为值班室的附属场所而存在。为保障7×24小时不间断值班,同时保障值班人员的睡眠质量,休息室是保障值班人员时刻持有饱足的精神,应对任何时刻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场所;
休息室配置一台值班调度台,两路电话,用于夜间值班;配置一个1200mm × 1800mm书架,用于摆放应急相关书籍,在休息之余可丰富应急知识。
机房是整个应急平台所有数据交换的中枢,是应急平台正常运作的基础场所。
需建设防静电架空地板、供配电、空调、消防、防雷接地等系统。
机房工程主要是对机房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通过合理而科学的设计确保该机房的电源、洁净度、照度、防静电、防干扰、防震动、防雷电等能充分满足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延长计算机系统使用寿命的要求。
机房室内装饰基本格调简明、淡雅、柔和;选用装潢材料方面,以自然材质为主,并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本方案机房场地装修装璜的设计宗旨是:
1) 集成系统的节能化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以节约日后的运行成本;
2) 合理的信息路由结构设计,以防止可能造成系统互联的阻塞;
3) 机构紧密的供配电设计,以减少网络设备的电磁干扰;
室内装璜部分的设计遵循原则是:要体现出作为重要信息会聚地的室内空间特点,在充分考虑网络系统、空调系统、UPS系统等设备的安全性、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美观、大方的风格,有现代感。
选用的装璜材料:
在选用装修、装璜材料方面,以自然材质为主,做到简明、淡雅、柔和,并充分考虑环保因素,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
计算机供配电系统是计算机机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配电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最基本的保障。因此,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要执行国家相应标准,为计算机系统提供优质的电源。
本机房的供电系统考虑双回路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即引入两路市电电源,两路市电互为备份,经双路自动切换以后,引入机房市电配电柜及UPS配电柜。机房内的电源插座分两种,分别为UPS供电设备用插座和市电直接供电的设备插座。所有线缆用钢制桥架、KBG管保护。
机房配电柜使用知名品牌元器件,配电柜各相负荷须均衡配置其均衡度≥80%。
(1) 市电电源配电
机房市电配电系统设计了一面动力配电总柜,分别为空调、新风机、照明等设备馈电,布线采用放射式直接配至各用电设备。配电系统采用交流50HZ,380V/220V。接地系统采用TN-S方式,零线和底线分开设置。动力配电柜具有火警联动保护功能,与消防系统联动及时切断电源,并且在门上安装手动切断电源装置。
配电柜内各供电回路均预留备用供电回路,以便增容和维护使用。
(7) UPS电源配电
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为有效控制各设备用电、保障信息集成系统在突发断电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稳定,确保不间断指挥,需在指挥中心设计安装UPS电源系统,改造部分照明电路,重新规划设备用电线路。
(1) 机房环境特点
机房中的环境设备在运行中散热量大而且集中,散湿量极小。即机房设备散热量的95%是显热,热量大,湿量小,热湿比极大。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处理可近似作为一个等湿降温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的焓差小,要消除余热必然是大风量。
此外,因为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所以需要空调系统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运行。
同时,根据机房的围护结构特点(主要是墙体、顶面、地面,包括:楼层、朝向、外墙、内墙及墙体材料,及门窗型式、单双层结构及缝隙、散热)、人员的发热量,照明灯具的发热量,新风负荷等各种因素,计算出计算机房所需的制冷量,因此选定空调的容量。
(2) 空调机的上下水问题
设计中机房上下水管不宜经过机房。
调度中心机房空调机的上下水管应尽量靠近机房的四周,把上下水管送到空调机室。上下水管另一端送至同层的卫生间内。空调机四周用砖砌成防水墙,并加地漏。
为防止机房内漏水,现代机房常常设计安装漏水自动检测报警系统。安装系统后,一旦机房内有漏水的出现,立即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值班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可避免机房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机房空调机分成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根据机房所在大楼的环境情况及空调机本身特性考虑,机房专用空调的室外机部分放在楼屋顶上。采用钢支架固定,在支架上安装室外机。
机房内的新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清新的新风提高机房的洁净度,使机房保证正压,并提供新鲜空气。新风应满足两个指标:其一,是每人每小时40立方米;其二,是应占空调系统总风量的5~10%。
机房四周密封,新风极为重要。应选用新风净化机2台,其单台风量为2500立方米/时。新风采自室外或取自大楼新风室。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规定,计算机房内应设排风系统,用以排除可能出现的烟雾及灭火后出现的气体。
新风系统内设防烟防火阀。排风系统内设排风阀。阀门既可手动又需和消防报警系统联动。根据消防报警指示要求关闭或开启阀门。
文章引用的资料均通过互联网等公开渠道合法获取,仅作为行业交流和学习使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归原资料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文作者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版权方、出版社认为本文章侵权,请立即通知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