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飞浆深度学习学院《百度架构师手把手带你零基础学习深度学习》课程学习笔记(一)
课程目标:初步了解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相关概念。
以下内容节选自课程课件, 并结合部分个人心得。
概括来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覆盖的技术范畴是逐层递减的。
三者的关系如 图1 所示,即: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 > 深度学习。
首先,如字面含义,人工智能是研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由于这个定义只阐述了目标,而没有限定方法,因此实现人工智能存在的诸多方法和分支,导致其变成一个“大杂烩”式的学科。
Difference between machine learning and AI:
If it is written in Python, it is probably machine learning.
If it is written in PowerPoint, it is probably AI.
人工智能,除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外,大部分其他的领域还是比较“虚”的,没有更具体的产业的实现。而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其他大量的产业中已经可以看到有经济价值的应用了。
区别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尤其是监督学习则有更加明确的指代。
机器学习是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 这句话有点“云山雾罩”的感觉,让人不知所云,下面我们从机器学习的实现和方法论两个维度进行剖析,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机器学习的来龙去脉。
机器学习的实现可以分成两步:训练和预测,类似于我们熟悉的归纳和演绎:
归纳: 从具体案例中抽象一般规律,机器学习中的“训练”亦是如此。从一定数量的样本(已知模型输入 X X X和模型输出 Y Y Y)中,学习输出 Y Y Y与输入 X X X的关系(可以想象成是某种表达式)。
演绎: 从一般规律推导出具体案例的结果,机器学习中的“预测”亦是如此。基于训练得到的 Y Y Y与 X X X之间的关系,如出现新的输入 X X X,计算出输出 Y Y Y。通常情况下,如果通过模型计算的输出和真实场景的输出一致,则说明模型是有效的。
下面从“牛顿第二定律”入手,介绍机器学习的思考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如何确定模型参数,模型三个关键部分(假设、评价、优化)该如何应用。
机器学习的方法论和人类科研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下面以“机器从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学习知识”为例,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理解机器学习(监督学习)的方法论本质。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其常见表述: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三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在中学课本中,牛顿第二定律有两种实验设计方法:倾斜滑动法和水平拉线法,如 图2 所示。
通过多次实验数据,可以统计出如 表1 所示的不同作用力下的木块加速度。
观察实验数据不难猜测,物体的加速度 a a a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线性关系。因此我们提出假设 a = w ⋅ F a = w \cdot F a=w⋅F,其中, a a a代表加速度, F F F代表作用力, w w w是待确定的参数。
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训练,确定参数 w w w是物体质量的倒数 ( 1 / m ) (1/m) (1/m),即得到完整的模型公式 a = F ⋅ ( 1 / m ) a = F \cdot (1/m) a=F⋅(1/m)。当已知作用到某个物体的力时,基于模型可以快速预测物体的加速度。例如:燃料对火箭的推力 F F F=10,火箭的质量 m m m=2,可快速得出火箭的加速度 a a a=5。
这个有趣的案例演示了机器学习的基本过程,但其中有一个关键点的实现尚不清晰,即:如何确定模型参数 ( w = 1 / m ) (w=1/m) (w=1/m)?
确定参数的过程与科学家提出假说的方式类似,合理的假说至少可以解释所有的已知观测数据。如果未来观测到不符合理论假说的新数据,科学家会尝试提出新的假说。如天文史上,使用大圆和小圆组合的方式计算天体运行在中世纪是可以拟合观测数据的。但随着欧洲机械工业的进步,天文观测设备逐渐强大,越来越多的观测数据无法套用已有的理论,这促进了使用椭圆计算天体运行的理论假说出现。因此,模型有效的基本条件是能够拟合已知的样本,这给我们提供了学习有效模型的实现方案。
图3 是以 H H H为模型的假设,它是一个关于参数 W W W和输入 X X X的函数,用 H ( W , X ) H(W, X) H(W,X) 表示。模型的优化目标是 H ( W , X ) H(W, X) H(W,X)的输出与真实输出 Y Y Y尽量一致,两者的相差程度即是模型效果的评价函数(相差越小越好)。那么,确定参数的过程就是在已知的样本上,不断减小该评价函数( H ( W , X ) H(W, X) H(W,X) 和 Y Y Y相差)的过程,直到学习到一个参数 W W W,使得评价函数的取值最小。这个衡量模型预测值和真实值差距的评价函数也被称为损失函数(损失Loss)。
举例类比,机器如一个机械的学生一样,只能通过尝试答对(最小化损失)大量的习题(已知样本)来学习知识(模型参数 W W W),并期望用学习到的知识(模型参数 W W W),组成完整的模型 H ( W , X ) H(W, X) H(W,X),回答不知道答案的考试题(未知样本)。最小化损失是模型的优化目标,实现损失最小化的方法称为优化算法,也称为寻解算法(找到使得损失函数最小的参数解)。参数 W W W和输入 X X X组成公式的基本结构称为假设。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案例中,基于对数据的观测,我们提出了线性假设,即作用力和加速度是线性关系,用线性方程表示。由此可见,模型假设、评价函数(损失/优化目标)和优化算法是构成模型的三个部分。
那么构成模型的三个部分(模型假设、评价函数和优化算法)是如何支撑机器学习流程的呢?如图4 所示:
从上述过程可以得出,机器学习的过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过程基本一致,都分为假设、评价和优化三个阶段:
机器执行学习的框架体现了其学习的本质是“参数估计”(Learning is parameter estimation)。在此基础上,许多看起来完全不一样的问题都可以使用同样的框架进行学习,如科学定律、图像识别、机器翻译和自动问答等,它们的学习目标都是拟合一个“大公式”,如 图5 所示。
机器学习算法理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成熟,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成功应用。但平静的日子只延续到2010年左右,随着大数据的涌现和计算机算力提升,深度学习模型异军突起,极大改变了机器学习的应用格局。今天,多数机器学习任务都可以使用深度学习模型解决,尤其在在语音、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深度学习模型的效果比传统机器学习算法有显著提升。
其实,相比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在理论结构上是一致的,即:模型假设、评价函数和优化算法,其根本差别在于假设的复杂度,如 图6 所示。
不是所有的任务都像牛顿第二定律那样简单直观。对于 图6 中的美女照片,人脑可以接收到五颜六色的光学信号,能用极快的速度反应出这张图片是一位美女,而且是程序员喜欢的类型。但对计算机而言,只能接收到一个数字矩阵,对于美女这种高级的语义概念,从像素到高级语义概念中间要经历的信息变换的复杂性是难以想象的!这种变换已经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因此研究者们借鉴了人脑神经元的结构,设计出神经网络的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包括多个神经网络层,如卷积层、全连接层、LSTM等,每一层又包括很多神经元,超过三层的非线性神经网络都可以被称为深度神经网络。通俗地讲,深度学习的模型可以视为是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函数,如图像到高级语义(美女)的映射,足够深的神经网络理论上可以拟合任何复杂的函数。因此神经网络非常适合学习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对文字、图像和语音任务有很好的适用性。因为这几个领域的任务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模块,所以深度学习被称为实现人工智能的基础也就不足为奇了。神经网络结构如 图7 所示。
由此可见,神经网络并没有那么神秘,它的本质是一个含有很多参数的“大公式”。如果大家感觉这些概念仍过于抽象,理解的不够透彻,先不用着急,后续我们会以实践案例的方式,再次介绍这些概念。
那么如何设计神经网络呢?下一章会以“房价预测”为例,演示使用Python实现神经网络模型的细节。在此之前,我们先回顾下深度学习的悠久历史。
神经网络思想的提出已经是75年前的事情了,现今的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设计理论是一步步趋于完善的。在这漫长的发展岁月中,一些取得关键突破的闪光时刻,值得我们这些深度学习爱好者们铭记,如 图8 所示。
为何神经网络到2010年后才焕发生机呢?这与深度学习成功所依赖的先决条件:大数据涌现、硬件发展和算法优化有关。
大数据是神经网络发展的有效前提。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是非常强大的模型,需要足够量级的训练数据。时至今日,之所以很多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人工特征依然是足够有效的方案,原因在于很多场景下没有足够的标记数据来支撑深度学习这样强大的模型。深度学习的能力特别像科学家阿基米德豪言壮语:“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撬动地球!”。深度学习也可以发出类似的豪言:“给我足够多的数据,我能够学习任何复杂的关系”。但在现实中,足够长的杠杆与足够多的数据一样,往往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景。直到近些年,各行业IT化程度提高,累积的数据量爆发式地增长,才使得应用深度学习模型成为可能。
依靠硬件的发展和算法的优化。现阶段依靠更强大的计算机、GPU、Autoencoder预训练和并行计算等技术,深度网络在训练上的困难已经被逐渐克服。其中,数据量和硬件是更主要的原因。没有前两者,科学家们想优化算法都无从进行。
早在1998年,一些科学家就已经使用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手写数字图像了。但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应用上的兴起,还是在2012年ImageNet比赛上,使用AlexNet做图像分类。如果比较下1998年和2012年的模型,会发现两者在网络结构上非常类似,仅在细节上有所优化。在这十四年间计算性能的大幅提升和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促使模型完成了从“简单的数字识别”到“复杂的图像分类”的跨越。
虽然历史悠久,但深度学习在今天依然在蓬勃发展,一方面基础研究快速进展,另一方面工业实践层出不穷。基于深度学习的顶级会议ICL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统计,深度学习相关的论文数量呈逐年递增的状态,如 图9 所示。同时,不仅仅是深度学习会议,与数据和模型技术相关的会议ICML和KDD,专注视觉的CVPR和专注自然语言处理的EMNLP等国际会议的大量论文均涉及着深度学习技术。该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技术仍在不断创新突破中。
另一方面,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升级改造众多的传统行业领域,存在极其广阔的应用场景。图10 选自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在众多行业中落地应用(广度),在部分行业(如安防)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变现和高速增长(深度),为社会贡献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深度学习改变了很多领域算法的实现模式。在深度学习兴起之前,很多领域建模的思路是投入大量精力做特征工程,将专家对某个领域的“人工”理解沉淀成特征表达,然后使用简单模型完成任务(如分类或回归)。而在数据充足的情况下,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实现端到端的学习,即不需要专门做特征工程,将原始的特征输入模型中,模型可同时完成特征提取和分类任务,如 图11 所示。
以计算机视觉任务为例,特征工程是诸多图像科学家基于人类对视觉理论的理解,设计出来的一系列提取特征的计算步骤,典型如SIFT特征。在2010年之前的计算机视觉领域,人们普遍使用SIFT一类特征+SVM一类的简单浅层模型完成建模任务。
说明:
SIFT特征由David Lowe在1999年提出,在2004年加以完善。SIFT特征是基于物体上的一些局部外观的兴趣点而与影像的大小和旋转无关。对于光线、噪声、微视角改变的容忍度也相当高。基于这些特性,它们是高度显著而且相对容易撷取,在母数庞大的特征数据库中,很容易辨识物体而且鲜有误认。使用SIFT特征描述对于部分物体遮蔽的侦测率也相当高,甚至只需要3个以上的SIFT物体特征就足以计算出位置与方位。在现今的电脑硬件速度下和小型的特征数据库条件下,辨识速度可接近即时运算。SIFT特征的信息量大,适合在海量数据库中快速准确匹配。
除了应用广泛的特点外,深度学习还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算法的通用性导致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的框架产生,如 图12 所示。
在此之前,不同流派的机器学习算法理论和实现均不同,导致每个算法均要独立实现,如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和支撑向量机(SVM)。但在深度学习框架下,不同模型的算法结构有较大的通用性,如常用于计算机视觉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和常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长期短期记忆模型(LSTM),都可以分为组网模块、梯度下降的优化模块和预测模块等。这使得抽象出统一的框架成为了可能,并大大降低了编写建模代码的成本。一些相对通用的模块,如网络基础算子的实现、各种优化算法等都可以由框架实现。建模者只需要关注数据处理,配置组网的方式,以及用少量代码串起训练和预测的流程即可。
在深度学习框架出现之前,机器学习工程师处于手工业作坊生产的时代。为了完成建模,工程师需要储备大量数学知识,并为特征工程工作积累大量行业知识。每个模型是极其个性化的,建模者如同手工业者一样,将自己的积累形成模型的“个性化签名”。而今,“深度学习工程师”进入了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只要掌握深度学习必要但少量的理论知识,掌握Python编程即可以在深度学习框架实现非常有效的模型,甚至与该领域最领先的模型不相上下。建模这个被“老科学家”们长期把持的建模领域面临着颠覆,也是新入行者的机遇!
用监督学习来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比如用回归模型来预测国民经济的增长;用逻辑回归、决策树等模型判断患者是否患癌症等等。以生活中的例子来解读监督学习的框架(可能并不是很贴切):
如, 一个短视频创作者希望自己创作的短视频能获得更多的点赞支持,他有一套自己的做视频的流程,但是对选题、内容、视频时长、文案等并没很好的把握。于是他通过尝试不同的选题、调整视频细节,以点赞数为评价指标,不断学习什么样的视频能够受到大众喜爱,从而改进自己的视频参数,获得更多流量。此时,模型假设就是“具有自己风格的视频创作流程”、参数包括“选题、内容、时长、文案等”、评价指标为“点赞数”。
首先,随着互联网发展数据不断增多,计算机硬件水平提高计算能力不断加强,深度学习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改变着人工智能应用的研发模式,是被时代所需要的技术,深度学习工程师便是时代所需的人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如前所述,社会对深度学习工程师的需求很大,特别是涉及到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工作;另一方面, 深度学习不同于其他流派的机器学习,实现了框架标准化,在工业化大生产时代,掌握python编程即可在深度学习框架下实现非常有效的模型。同时,近年来深度学习的红利期正在褪去,当各种框架越来越完善,人才竞争也更加激烈。市场上,真正了解深度学习,能够将其余其他领域结合起来,落地到具体应用场景的人才也是十分稀缺的。因此,深度学习有着广泛高效率的应用,同时也有着挖掘与进步的空间,将深度学习工程师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