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第十四章 —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投资银行

转自:http://www.google.com.hk/ggblog/googlechinablog/2009/02/blog-post_297.html

 

前言 有幸见证历史

这一章虽然谈论的不是科技发展,但对于读者了解科技公司却又非常重要,在科技公司背后,存在着左右它们发展和商业行为的金融力量。这种金融力量对于上市的科技公司来讲,以投资公司或者投资银行为代表。没有投资银行,科技公司很难在金融市场上融资,也很难进行并购和分离。为了写这一章,我酝酿了很久,事实上是从我刚写第一章时就开始酝酿了。我原以为按照最初的构想,可以顺顺当当地写完这一章,就像我完成其它章节那样。但是,这半年来发生了很多事,甚至可以说是巨变,这使得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我的文稿。

事情总是有两方面。一方面,我们很幸运能够见证历史。我亲身经历了以前只能在历史教科书中读到的像 1929 年到 1933 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我们所有的人都将是这次危机暂时的甚至是永远的受害者。当我在一年前酝酿这个系列时,美国有五家主要的投资公司(Investment Banks),摩根斯坦利,高盛,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通。今年初,有近百年历史的贝尔斯通(Bear Stearns)首先倒闭了。这家投资公司在近百年的历史中,有 97% 的年头是盈利的,包括几个最艰难的时期,1929-1933 年全世界的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2001 年 911 恐怖袭击和互联网泡沫的崩溃。但是现在,仅仅一次贪婪的错误就让这个美国第五大的投资银行破了产。这样,我的这一章就变得简单了一些。

熟悉华尔街的人都知道事情显然还没有结束,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坏消息还没有出尽。果然,当我把这一章写到一半的时候,九月初的第一个星期,今年一直亏损的著名的雷曼兄弟投资公司(Lehman Brothers)在海外寻求资助时失败了,同时爆出资不抵债的消息,到周五那一天,它的股价狂跌 96%。如果它的问题在周末得不到解决,星期一华尔街可能被血洗(华尔街日报的原话是 Bloodbath)。于是美国财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本南克周末在纽约美联储大楼召集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银行等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以及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斯坦利等美国最大的投资公司一同商讨拯救这家有一百六十年历史、在中国道光年间就诞生的老字号投资公司。但是,当原本有兴趣出面收购雷曼的美洲银行和英国巴克莱银行发现雷曼的坏帐高达六百到八百亿美元后,它们都表示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支持根本无法吃下这么多坏账。这两家银行向保尔森求助,连德国财长也连夜打电话给保尔森请求他在星期日晚上,即亚洲星期一股市开盘前拯救雷曼,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保尔森总是罔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出钱。就在大家寻求拯救雷曼的同一时刻,美国第三大的投资公司美林也开始摇摇欲坠了,它以闪电般的速度和美洲银行达成并购协议。当雷曼的最后一个救星巴克莱银行离开了谈判桌时,雷曼只有宣布破产了。全世界的金融媒体和投资人都在等消息,他们这次得到的是一个坏消息。几小时后,全球股市从亚洲开始,到欧洲再回到美国全部暴跌,跌幅堪比 911 恐怖袭击。至此,我要写的美国五大投资公司仅剩下两家了。

当大家还没有来得及责备保尔森和联邦储备银行主席本南克见死不救时,很快就意识到他们原来也是有难言之隐,金融危机远比原来预先想象的严重得多,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 AIG 也因为给不良资产贷款损失过重而岌岌可危。AIG 有高达万亿美元的资产和债务,它不同于雷曼和美林,因为全世界很多人的养老保险全在里面,所以不能不救。AIG 倒闭不仅意味着无数美国人要老无保障,世界其它很多国家,尤其是日本,老人一辈子的养老保险将要泡汤。这时大家才明白保尔森和本南克不肯救雷曼的苦心,这两个力不从心的人必须留着钱给 AIG 呢。

有道是福不双降,祸不单行,AIG 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美国第二大投资公司摩根斯坦利也出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正在寻求和一家商业银行合并,两个坏消息传来,全世界股市再次暴跌。连着几天跌幅已经和 1929 年到 1933 年的西方大萧条时期可以一比了。我希望在我完成这一章时,需要介绍的独立的投资公司不要只剩下高盛一家了。高盛由于有著名投资人巴菲特的波克夏哈萨韦公司支持,应该没有问题了。最后美国政府只好出面来收拾残局,将高达七千亿美元的烂帐收归国有,于是被很多经济学家称为美利坚社会主义共和国(United Socialist Republic States of America)。这个法案先于2008 年 9 月 29 日星期一被众议院否决,但是最后参众两院不得不通过它。

经过这么一折腾,投资者信心全无,加上金融危机已经到来,全球经济衰退在所难免,在美国救市方案通过后的一周里,世界发达国家的股市又下跌了 15%,各国央行不得不紧急降息五十个基本点,即零点五厘,其效果如何,还需一两个季度才能看出。即使金融危机可以告一段落,真正的经济危机才刚刚开始。科技公司在金融危机中很难独善其身。事实上像 Google、苹果和 RIMM 这些明星科技公司,股价已经下挫了一半以上,虽然它们的业绩比去年都有大幅度提高。而我们介绍过的一些公司,可能在这次危机后便不存在了。很多还在盈利的公司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这里面包括我们熟知的许多跨国公司,惠普,雅虎和 Ebay 等。毫无疑问,那些长期有潜在严重问题的跨国公司很可能会在这次危机中被淘汰。一些等待融资的新兴科技公司可能会死在黎明之前。但是,乐观地看,当危机过去后,一些小公司可能会迅速崛起,就像 2001-2003 年 Google 公司崛起一样,未尝不是好事。

我在这里谈了很多题外话。我是想说,首先,我们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是个整体,任何一方的损失实际上也是我们自己的损失。第二,华尔街对世界经济和生活的重要性比原本我们想象的重得多。它们是左右科技公司的金融力量,而且,像高盛、摩根斯坦利和雷曼这样的公司,作为 Google、微软和雅虎这样公司的“庄家”,在很多科技公司的并购和分离中唱着台下的主角。投资银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贪婪,从贝尔斯通到 AIG 的悲剧都是贪婪的结果。华尔街的贪婪既会捧起、也会扼杀一个科技新星。


1.华尔街和美国的金融体系

要了解美国,尤其是美国社会,必须了解它的金融体系。虽然美国的国父们(华盛顿、杰弗逊、亚当斯和富兰克林等人)没有一个是银行家出身,并且他们能预见银行资本家对国家带来的伤害,但是他们也无力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奠定了美国的财政体系,这位英年早逝的财政部长认识到将财政权收归国有的重要性,建立了有财政部统管的金融制度并且促成了美国早期的中央银行美国第一银行,并由后者发行美元,由国有的造币局印制。但是在早期自由资本主义的美国,汉密尔顿理念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他创立的美国第一银行(后来改名为美国第二银行)最终破产,他缔造的美国造币局也成为一个不属于政府的独立机构(直到一百年后才被财政部收回)。在直到二十世纪初的很长时间里,美国没有中央银行!而在这一百多年里,美国的私有银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们奠定了今天美国银行业的基础。

谈到私有银行,我必须在这里澄清一些在中国广泛流传的误解和谬误。这些误解从某种程度上让中国投资人在美国的投资蒙受了巨额的损失。而所有的误解中最为荒谬的就是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控制美联储、控制世界以及该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神秘家族的说法。

Rothschild 家族原本是德国的犹太人,因此根据德语的发音,这个词应该翻译成罗特希尔德(在德语中 th 发 t 的音,sch 在一起发 sh 的音,这个词的正确读音应该是ro-t-sh-ild)。鉴于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在中国知识界已经流行开来,我们只能将错就错。罗斯柴尔德家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他们靠拿破仑战争发了国难财,他们的直系子侄的一度在德国、意大利、法国和美国都有不小的生意,罗斯柴尔德的后人也曾经参加了由美国金融大亨 J.P.摩根发起的联邦储备银行的筹备工作,但是所做的工作远远无法和摩根相比。今天,这个家族现在对世界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

按照中国一些作家的观点,一两百年前这个家族的财富作为原始资本,以每年百分之六的速度递增,现在该家族应该有几万亿美元。至于为什么没有人看见这几万亿美元,是因为这个家族神秘而不公开其财务。这个解释显然和正常人的常识不符。几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是整个中国,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经济规模。要知道现在世界上的有钱人,没有一个把钱锁在保险柜里的,他们的钱一定要投入到经济生活中。这么大一笔钱在世界上是不可能藏的住的。如果按那些作者简单的逻辑,中国春秋时代的陶朱公只要为后代留下一两银子,现在应该变为十的六十次方两银子,而全世界今天总的财富只有区区十的十四次方两银子,也就是说陶朱公的后人的财富是全世界财富的几百万亿亿亿亿亿倍。既然陶朱公后人的财富不能按指数递增,凭空假定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连续几百年以几何级数递增也很荒唐。事实永远的对的,既然人们看不到这个家族了,只能说明这个家族衰落了。

为了证实这一点并弄清楚他们衰落的原因,我专门请教了高盛公司和花旗银行的投资专家,虽然他们听说过这个名字,却很少有人能知道为什么这个家族衰微了,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个家族现在这点钱根本不算钱。后来高盛的朋友又帮我在公司里广为咨询,终于弄清楚其中的真相。

罗斯柴尔德家族十九世纪中后叶达到高峰,但是犯了几次致命的错误,又遇到几次灭顶之灾,便从此一蹶不振的。该家族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低估了美国的发展。十九世纪后半叶,美国因为种族矛盾尖锐,后来又爆发了内战,罗斯柴尔德家族对美国不看好,撤走了在美国的大部分业务,失去了追随美国发展的大好时机。(我常常和别人讲,错过现在中国发展的快车,就像一百五十年前错过美国发展一样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战,该家族在欧洲的业务遭到重大打击。一战以后,很多欧洲国家不得不将博物馆的珍藏卖给美国人。虽然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一战后有短暂的喘息并得到了一些恢复,但是接下来希特勒迫害犹太人使得该家族再次遭到灭顶之灾。几年后,纳粹势力被清除,但是前苏联在东欧实现了社会主义,把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东欧(主要是德国)仅存的资产全部收为国有。该家族所剩的一些在法国和英国等国的资产也大幅度缩水。六十年代以来,已经沦为二流投资公司的该家族再次犯了致命的错误。欧美的大银行,包括瑞士的瑞士联合银行(UBS,有时简称为瑞银),苏黎世信贷,德意志银行,美国的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公司都纷纷上市,融得大量的发展资金。而罗斯柴尔德家族仍然停留在十九世纪家庭作坊的经营方式上。两位高盛公司的银行家告诉我,这个家族的经营活动其实并不神秘,他们和高盛一样,现在也在欧洲为别人管钱(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一年的利润在最好的年头也不过一亿美元左右,不到高盛的百分之一。而在美国一般的有钱人中,大多数人听说这个名字反而是因为拉法特-罗斯柴尔德牌波尔多红葡萄酒(Lafite-rothschild Bordeaux),这是世界上最好、最贵的葡萄酒,每瓶大约一两千美元。该酒庄在十九世纪被罗氏家族买下。

言归正传,由于美国银行业的基础是私有银行,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就很有限,在 1907 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的银行业几乎崩溃。这时,由著名银行家摩根发起,联合了各大银行,在总统威尔逊的支持下,美国建立了联邦储备银行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美联储。美联储包括了七家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并且是以私有公司性质注册的政府部门,它的主席由美国总统任命。它这种半官半商的两重性日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至今是一些持“阴谋论”者攻击的对象。其实,虽然它的很多董事是私有银行的高管,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定它是个像一些威胁论中宣扬的私人公司,正如不能因为财政部长保尔森原来是高盛的 CEO,切尼是世界上最大采油公司 Halliburton 的 CEO 就否定他们是政府官员。美联储虽然名字叫储备银行,但是它并没有什么储备,它的职责基本上是发行美元和制定利率。而美国整个经济活动,包括科技公司的商业活动依然靠私有银行来维持运转。

美国的金融公司五花八门,非常之多。最近美国证监会为了救股市列出了股票不能做空的上市金融公司居然高达八百家之多,而美国的银行居然多达八千家,平均一万多个家庭就有一家银行。这些公司大致可以分成几类:

1.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这是老百姓最熟悉的传统的银行,中国包括四大商业银行在内的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属于这一类。在美国著名的商业银行有花旗银行(Citi Group)、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J.P.摩根银行(J.P. Morgan,以前叫大通曼哈顿银行),这三家都是道琼斯三十家工业指数中的公司。另外还有巴菲特控股的富国银行(Wells Fargo),它以储蓄和商业贷款为主,和科技公司关系不大。二十世纪从三十年代大萧条开始,到里根上台以前,商业银行只能发放商业贷款和房屋贷款,不能炒作股票。但是近二十年来,美国政府对银行业的限制放宽,很多商业银行同时又是投资公司,比如花旗名下的 Smith Barney 就是很大的投资公司。J.P.Morgan 则身兼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二职。大银行中只有富国银行安分守己,因此在这次金融风暴中躲过一劫。

2. 投资公司,虽然他们又称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但是直到 2008 年 10 月,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因为他们既不能接受存款,也不能向联邦储备银行借钱,它们是替别人买卖有价证券、期货、不动产和任何有价值的商品。不买卖股票的人对这一类公司就不大熟悉了。这些公司中最著名的是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本来还有美林证卷的几家,但是如前面所介绍,它们全都关门了,省了我很多事。这些公司是股市上翻云覆雨的主力军,俗称庄家,对科技公司的兴衰影响最大,它们不仅抬高或者打压一个科技公司的股价,而且可以左右科技公司的并购和分家的成败。比如在前面第一章提到的 AT&T 公司分拆案,惠普和康柏的并购案,以及后面会提到的微软雅虎的并购意向等等,背后都有投资公司插手。除了有美国的投资银行外,欧洲和日本等国也有大的投资银行,比如苏黎世信贷第一波士顿(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简称 CSFB),瑞士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Swiss,简称 UBS,它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一体)。此外,巴菲特的旗舰公司波克夏哈萨韦是一个影响力极大但非常特殊的投资公司。由于巴菲特本人从来不投资科技公司,波克夏哈萨韦对科技发展影响甚微。

3.共同基金公司(Mutual Fund),这类公司特别多。大的如富达基金(Fidelity)和先锋基金(Vanguard),掌控着美国所有的退休帐户(401K)和全世界很多的财富。小的可能只有几十人,只管理几亿美元。总的来讲,共同基金的目的是为了投资而不是炒作。但是它们常常是一些科技公司投票权最多的股东,它们在科技公司盈利好的时候追捧它,在科技公司遇到困难时便给它施压,要求它裁员或者减少开支,因此对科技公司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4.对冲基金(Hedge Fund),包括著名的文艺复兴技术公司,以及索罗斯和罗杰斯的量子基金。由于美国严格限制共同基金公司做空股票和期货,很多华尔街的大鳄觉得这些规定限制了自己炒作的才华,于是办起不是出于投资目的而是专门靠炒作而挣钱的对冲基金。虽然对冲基金规模较小,全球只有一万五千亿美元的规模,但是由于它们可以卖空股票、期货和货币,并且可以通过借贷用自己码金(Margin)几倍甚至几十倍地买多和卖空一支证券或商品期货,因此它们的力量不能低估。索罗斯等人的量子基金在 1998 年几乎要了东南亚国家的命,虽然索罗斯本人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文艺复兴技术公司是全球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公司,平均年收益超过30%,高于巴菲特的旗舰公司波克夏.哈萨韦。

这些大的银行和投资公司,每一个都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花旗银行在其最高峰的 2007 年,资产高达两万两千亿美元,投资公司高盛控制的财富高达一万亿美元。富达基金控制的财富高达一万五千亿美元。


2.著名的投资公司

2.1 高盛公司

在 2000 年微软达到顶峰时,没有人能为它找出一个像样的竞争对手。当时记者问盖茨,你认为微软现在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谁时,盖茨答到,是高盛。微软和高盛处在不同的工业,根本谈不上竞争,因此记者对盖茨的回答感到很困惑。其实,盖茨指的是人才的竞争,因为当时,只有高盛可以在吸引人才上和微软一争,并妨碍微软录用一些优秀人才。

华尔街传统的大投资银行有三家,高盛、摩根斯坦利和美林。我个人认为,美林的水平和前两个差出至少一个数量级。如果把它们和互联网公司做个对比,大致相当于 Google、雅虎和美国在线。而高盛公司在全世界投资银行中可以说无出其右。

高盛公司创立于 1869 年,创始人马克斯.高德曼(Marcus Goldman)是德国裔的犹太人,它最早的生意是替那些实业家卖公司发行的短期债券(Commercial paper,注意,这里 paper 的含义是债券而不是纸张)。你可以想象当年高德曼穿着西装革履,提着个装满类似于国库卷的债券的密码箱,在纽约曼哈顿一家一家公司地上门推销债券的情形。由于推销债券认识了很多生意人,高德曼公司于 1896 年进入了纽约证交所替人交易股票,这时他的女婿塞缪尔.萨克斯(Samuel Sachs)加入了他的生意,于是公司改名为高盛,就是他们各自姓氏的组合。顺便提一句,萨克斯的女儿,也就是高德曼的外孙女在新中国一成立就一直在中国工作,和李敦白、马海德和爱泼斯坦等人一样,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高盛的主要业务是替别人做交易和承包公司的上市(underwriter)。它早年做的大生意包括承包著名的希尔斯百货店(Sears)上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后,高盛逐步从做交易(低端金融服务)变成替大公司和富人管理财富和投资,并由此从一般的证券交易商发展成为华尔街主要的投资公司。在此之后,高盛主持过福特汽车公司的上市(1956 年),美国铁路系统破产案。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高盛从美国走向世界,并且主导了八十年代西欧的私有化和九十年代前苏联和东欧的私有化。

高盛主要的业务有三部分,事件驱动的业务(Event Driven Business),包括公司的上市,合并和拆分,财产管理(Wealth Management),和各种各样的基金,包括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

高盛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上市承包商,承包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上市行动中的一半,见下表
    
 

1999 年,在美国上市成风的高潮年代,作为私营公司长达百年的高盛自己也上市了(历史证明,当一些根本不需要资金的、长期私有的大公司也通过上市捞一笔钱时,股市就到了几年顶部)高盛在上市后它的性质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此以前,它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替它的客户挣钱,在上市以后,它自己也必须达到并超过华尔街的预期,因此它将自己挣钱放到了首要地位。这些年,它也像华尔街其它投资公司和银行那样,搞出了好多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物,给自己和客户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是,高盛靠着它高水平的研究部门,比其它投资银行更早地嗅了问题,同时又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在去年底以 10% 左右的损失几乎抛空了全部不良债券,而这些债券今天可能要损失 90% 左右,高盛因此逃过一劫。当最近美国雷曼、美林和 AIG 出问题时,高盛可以很自豪地向客户宣布它不拥有任何这些公司的坏账。

鉴于高盛公司长期良好的投资记录,全世界很多投资者都为高盛马首是瞻,这使得它在金融领域可以呼风唤雨。虽然高盛公司的市值到 2008 年十月只有四百亿美元,相当于微软或者 IBM 的零头,但是它却拥有五千亿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加上它大量的追随者,即使是在科技领域,它的作用也远非微软、IBM 和 Google 可比。我们不妨看两个例子,来了解一下它的作用。

今年初,当原油价格还只有每桶一百美元时,高盛宣称原油价格将达到每桶二百美元,人为制造危机。虽然当时世界市场上原油供过于求,原油价钱还是在一个多月里上升到一百五十美元。一些国家开始恐慌,在一百四十美元左右大量购入战备储备。这时高盛又将油价向下打压,原油价格急转直下,很多炒作石油的对冲基金破产。俄罗斯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是油价上涨的受益者,在油价下跌时,它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在格鲁吉亚制造紧张局势,威胁到石油管道的运输,同时石油输出国家组织(欧佩克)试图通过减产来稳定油价,但是都无济于事。即使 IKE 飓风毁坏了美国得克萨斯大量的炼油设备,油价还是长不起来,原因只有一个,以高盛为首的投资公司要打压油价。原油价格从每桶一百美元到一百五十的高点,再回到一百,只用了三个月时间,而现在的油价已经比最高点少了一大半。高盛在油价涨到最高点时,和中国的一家公司达成了赌油价的协议。根据协议,到 2010 年底,如果油价每月收在每桶 63.5 美元以上,高盛付给这家中国公司 1.5 美元/桶×20 万桶的钱,如果收在 62 到 63.5 之间,高盛则付给这家公司(收盘价-62)×20 万桶的钱,如果收在 62 美元以下,这家公司则要付给高盛(62-收盘价)×40 万桶的钱。假定原油价格一直维持在 62 美元以上,高盛是在赔钱,反之则挣钱。假如原油价格降到$50,高盛每个月则从这家公司获得四百八十万美元,到 2010 年底则是一个多亿美元。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出现在是谁在希望油价下跌。在这个合同中另一点不公平的是,即使油价上升到天价,高盛不过每月输掉三十万美元而已。

炒完石油,高盛接下来发表研究报告,唱空雷曼。虽然雷曼的问题大家早已经知道,但是高盛的报告一出来,雷曼的股票还是狂跌,这样就逼着后者不得不寻求买家。其实华尔街大部分公司心知肚明,高盛想要雷曼死,雷曼活不成,因此美国这么多家银行包括政府对雷曼见死不救。境况不佳的美林明白得快,匆匆将自己卖给美洲银行,算是攀上了高枝暂时逃过一劫。当九月十四日星期天解决了雷曼和美林后,九月十八日星期四,七千亿美元救助银行业的计划便由财政部长,高盛上一任 CEO 保尔森交到了国会。据保尔森自己讲,这个计划已经在他的口袋里装了很久,因为“怕”通不过,才没有拿出来。在美国总统大选正进入白热化的今天,两党的议员们最后都不得不支持这项计划,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这两个华尔街仅存的硕果无疑是这个计划最大的受益者。有人觉得雷曼和美林只要再坚持五天就可以逃过一劫,其实,只要它们两家公司一天不死,这个计划就不会从保尔森的口袋里拿出来。

在科技公司中,大家最害怕的莫过于微软。而微软至今也不过挤垮了一家几千人的网景公司,打压了太阳公司和苹果公司。高盛在最近的半年里,先在石油上整垮了一批石油大鳄,继而连俄罗斯这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都打压下去了,接着又在这个月的金融危机中整垮了它一百年来的两个的竞争对手雷曼和美林。(所以,当我向高盛的经理们讨教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问题时,他们觉得这个管理着几十亿美元只有区区一亿美元利润的明日黄花,根本不能和他们这个操纵着世界金融秩序的投资银行相比。)

2.2 摩根斯坦利

世界上唯一能和高盛有一比的就是摩根斯坦利。早在十几年前摩根斯坦利的规模和影响力还远在高盛之上,只是在这几年被高盛超过。

摩根斯坦利和美国的大银行 J.P.摩根原来是一家,都是又美国二十世纪的大金融家 J.P.摩根创立。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后,美国政府禁止银行买卖股票搞投资,这样 J.P.摩根银行的投资部门就必须分出去。1935 年,J.P.摩根的儿子亨利.摩根和高管哈罗德.斯坦利(Harold Stanley),带领一部分的 J.P.摩根银行的人,成立的摩根斯坦利公司。

摩根斯坦利脱胎于美国最大的银行 J.P.摩根,因此它起点比高盛高,从刚成立开始,就非常成功。即使在美国经济低迷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它一直健康快速地发展。它成立的当年,就拿下 24% 的股票承包发行(public offer)的市场。在二战后,它更是在大宗上市、收购和破产交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包了 IBM 股票的上市、AT&T 和通用汽车公司债券的发行,甚至联合国债券的发行。

从二战后到二十世纪末的整整半个世纪是摩根斯坦利的黄金时代。在这五十多年里,整个华尔街的金融公司无处其右。六十年代,它将生意扩展到欧洲。七十年代,它强化了它运作公司收购和合并的部门。这时的摩根斯坦利涉足的商业领域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公司的并购、拆分和上市,机构和个人财产的管理,以及诸如股票、债卷和私募资金等资产管理。

公司的上市,收购和拆分生意是摩根斯坦利的特长。摩根斯坦利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承包商之一。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到,它承包了很多大型的上市行动,包括很轰动的 Google 上市和去年最大的黑石公司上市。此外它还是苹果公司的上市承包商。这个部门是摩根斯坦利最赚钱的部门,也是最有价值的部门。为了赚钱,摩根斯坦利自然希望科技公司上市的越多越好,互相兼并,分家越频繁越好。

为机构和个人理财,是摩根斯坦利较新的业务。在七十年代以前,股票的交易费非常高,证券公司主要靠收取交易费挣钱。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交易成本大幅下降,诞生了很多低价交易商(Broker),比如 Scottrade,E-trade 等等。摩根斯坦利这样的公司当然不会和这些廉价交易商拼价格,因此转而为机构和个人打理财务。

第三个部门业务非常广,它为全球很多机构甚至政府部门提供股票,债券,私募基金等服务,有些是它们自己的产品(比如它们代售的债券),有些是代理其它公司的产品,而摩根斯坦利只是做一个桥梁的作用。一些机构甚至政府部门也将退休金和捐赠交给摩根斯坦利去管理。由于在金融危机前,摩根斯坦利在资金管理上过于大胆,这个部门亏损严重,成为了摩根斯坦利的一个包袱。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斯坦利是银行业中计算机化的先驱。早在 1962 年,它就通过计算机来分析股市并且建立了很多用于金融的数学模型(Quantitative Financial Analysis Model),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于摩根斯坦利在金融界的影响力,其它金融公司也纷纷效仿,从此开创了一种用数学模型分析市场的新领域。这对八十年代后对冲基金的兴起起了先导作用。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摩根斯坦利一直扮演者投行老大的角色。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后期,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很多大公司都迅速扩大规模,摩根斯坦利也不例外,先后买下了两家投资银行和信用卡公司 Discover。由于过度扩张,新并购的公司使摩根斯坦利这块金字招牌开始贬值,它的总体服务质量也大打折扣。2007 年,它不得不将 Discover 信用卡业务分出去,重新专注于它传统的投资业务。

尽管摩根斯坦利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它仍然是全世界最有资产管理经验和水平的投资银行,因此美国财政部特别聘用了摩根斯坦利为顾问,解决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房屋贷款问题。


3. 科技公司的上市过程

一个科技公司的成功从根本上讲要看它是否代表了技术发展的潮流,要看它的运营等自身的因素。但是,华尔街对它的影响也是难以低估的。当一个科技公司从开始准备上市时,投资者对它的影响就从风投基金过渡给华尔街了。

风投公司要收回投资,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和早期员工要得到创业的回报,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被收购,比如 YouTube 被 Google 收购,Skype 被 Ebay 收购。这种做法来钱快,操作简单,但是收益相对低一些,走这条路的公司常常是有很好的技术,或者很多用户,但是自己难以盈利的,YouTube 和 Skype 都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将自己的一部分股票到交易市场上公开出售(Initial Public Offer,简称 IPO),俗称上市。多数能够很好盈利的公司基本上都走了这条路,因为公开出售股票不仅可以让投资人收回回报,还可以为企业的发展筹措资金。

科技公司的经营业务是科技产品和服务,而不是证券,所以它不能自己到证券交易所去兜售自己的股票,一定要把这件事交给一个承包商,比如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这样的公司来进行。承包商以上市价格从被承包的公司收购一定数量的股票,并且以同样的价格分配给它们的客户。承包商从上市中可以得到两笔收入,第一是佣金,通常是包销股票总金额,即融资额的百分之七,第二是今后以上市价继续购买该公司一定股份的权利(大致等同于期权)。当然,这第二笔钱只有当上市公司股价上涨才有意义。我们以百度公司为例,简单介绍一下科技公司上市的基本过程。

在上市前,百度需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承包商。百度需要和多家承包商洽谈,找到一个自己中意的。而在谈判中,关键要谈清楚三件事。

第一,在上市的一瞬间百度总的市值值多少钱。由于在此以前百度是私有的公司,它的股票没有在市场上交易过,因此,没有人知道这个公司到底该值多少钱。百度当然希望把自己作价越高越好,而承包商则希望作价适中。作价太高,它们一来无法保证百度的股票全部被认购,而且它们大量的以上市价核算的百度股票期权获利甚微。作价太低,它们将拿不到什么佣金。佣金是承包商旱涝保收的钱,而它们得到的期权却未必能够最终变成利润,比如黑石公司上市时的期权基本上如同废纸。那么是否替百度作价高的公司就一定好呢?这并不一定,因为承包商的影响力对上市的成功至关重要。最后,百度选择了由高盛(亚洲)和苏黎世信贷第一波士顿领衔做主要承包商,Piper Jaffray 会衔。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个选择很好地平衡了公司估价和承包商影响力,并且保证了百度股价的平稳。Piper Jaffray 很小,它的作用可以忽略。选择高盛和苏黎世信贷的最大好处是,这两家投资银行不仅没有散户,连小的机构都没有。这样,就不可能有任何散户和小的机构可以按上市价拿到百度的股票,所以中小投资者要想购买百度的股票,只能从高盛和苏黎世信贷的大客户手上买。而众所周知,大客户一般比小客户更倾向于长期投资而不是短线炒股套利。因此百度上市后,市场上几乎不可能有股票流通,在相当长时间里,股价肯定看涨。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规定,公司内部的股票必须在 180 天后才能到市场上交易(相当于中国的大小非解禁)。凡是做过股票的人都有这个经验,一旦公司内部股票解禁,股价都会暴跌,这种事情一旦发生,不管上市公司在上市的头几个月股票被炒得多高,等到创始人和员工可以卖时就贬得一钱不值了。百度找高盛和苏黎世信贷上市,就避免了这个问题,因为在前 180 天里,市场上几乎没有可流通的股票,广大的散户都得等到 180 天后,才能从创始人、投资者和员工手里大量购入。相反,如果百度找到美林等二流的承包商,虽然作价可以高一点,佣金可以低一点,但是由于美林等公司客户常常是众多的散户,这些散户稍微有利可图就会抛售百度的股票,因此对于对于稳定百度的股价反而不利。等到 180 天后李彦宏等人被允许出售股票时,股价已经大跳水了。

和百度相反,中石油在香港的上市堪称败笔。首先它作为全球最大的融资行动,却选择了一家二流的承包商瑞士联合银行和不入流的中信。瑞士联合银行虽然是瑞士最大的商业银行,但是其投资银行的水准却比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等相差甚多,甚至不如它的同胞公司苏黎世信贷。这两家承包商为中石油作出了天价的融资股价,以至于长期持有它的巴菲特马上套现。两家的客户中有很多中小投资者(包括机构),当他们幸运地分得一些中石油的股票后,在上市的当天就抛售给了更小的散户。虽然中石油在上市的当天创下世界股值最高的公司的记录,但是不到半年就跌破了发行价。等到中石油自己手上的股票解禁时,已经卖不出多少钱了。

第二,上市公司融资多少。一般来讲,当确定了一个即将上市的公司的基本价值后,那么要上市公司就需要和承包商协商融资的额度。一般来讲,只要能卖出去,承包商倾向于多融资,这样它可以多拿佣金,而且可以打压上市价。而对于想上市的公司来讲,融资太多会过度稀释股权,使得公司的总市值变小,融资不足则无法保证今后发展的资金。具体到百度,当时高盛等承包商按照 300 到 400 的市盈率,为它估价在六到七亿美元之间。后来由于网络搜索在 2005 年非常热门,百度首发(IPO)股票认购量超过发行量的十倍,高盛等承包商同意将百度的市值提高到了八点六亿美元。当时百度有两千八百万股,这些股票属于投资人,创始人和员工,一起称为原有股东。假如公司想融资两亿美元,那么原有股东的股值就只剩下 8.6-2=6.6 亿美元,每股的价钱在 23 美元左右。如果百度只融资两千万美元,原有股东的股票还可以值 8.6-0.2=8.4 亿美元,那么每股值 30 美元左右。在前一种情况下,企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资金,但是原有股东的利益损失很大。在后一种情况下,原有股东过于吝啬,使得公司错过了很好的融资机会。最后,百度取了个平衡,它在上市时将增发四百万股,融资 1.1 亿美元,因此每股最后定价 27 美元。

融资过多和过少都是有危害的。过度的融资不仅导致原有股东的利益被压缩,而且由于在短时间里流入市场的股票太多,股价很难稳定。融资过少的危害也很明显,很多公司就是因为融资不足而在经济进入低谷时无资金摆脱困境而关门。2000 年有两家规模和水平相当的语音识别公司在美国上市,第一家 Nuance 融资近两亿美元,基本保证了它安全度过 2001-2003 网络泡沫破碎后的艰难时期,第二家 SpeechWorks 融资不到一亿美元,到 2002 年它已无足够的现金继续运营下去,只好在这一年被低价收购。这里面融资的成败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一般来讲,融资的比例应当是公司市值的 10% 到 25%。

第三,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确定后,还剩的是一些细节问题了,主要是百度付给承包商的佣金和今后的期权。一般来讲,著名的承包商要的条件也高。

一个科技公司不仅要找一个能在这三个方面给予自己最有利条件的承包商,还要找好上市的时机。百度的上市时间选择的很好,它处于 2003-2007 美国新的一轮牛市的中间,而且是在 Google 上市一年后。由于从 2004 到 2005 年,Google 的股价暴涨,因此作为同类公司的百度在估价上占了很大的便宜,它的估价从最初申请上市时的三百倍市盈率,在一个月里开始发售股票时,被提到五百倍。这样百度实际融资一点一亿美元,比预想的多融资了四千万美元。同时,拥有百度四分之一股权的创始人李彦宏一夜之间身价超过了两亿美元。高盛等承包商瓜分了大约七百万美元的佣金,同时获得了四十万股百度的期权。以百度当天的收盘价九十美元左右算,这笔期权价值两千五百万美元。可以说大家是皆大欢喜。


4.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承包上市只是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对科技公司影响的开始。在上市以后,如果一个科技公司得到了华尔街投资银行和基金经理们的亲睐,它的发展无疑会顺利得多,反之则艰难得多。

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对科技公司最大的支持就是直接购入该公司的股票。2004 年 Google 上市后,立即得到华尔街的追捧。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富达基金,回报最高的基金 Legg Mason 的 Value Trust 和最著名的对冲基金文艺复兴技术公司都大量购入 Google 的股票,使得 Google 的股价在两个多月里翻了一番。富达基金一度拥有 Google 十分之一左右的流通的股份。

华尔街公司对科技公司的追捧还可以通过提高对科技公司的评级等不需成本的手段进行。由于很多投资人无法看清一个公司今后三、五年里的发展前景,需要参考金融研究部门的研究报告和股票评级作出投资决定。如果一家著名的投资银行认定某个科技公司今后几年里会超出预期地发展,那么该公司的股票就看涨。2004 年底,美国证监会在 Google 上市的三个月后解禁了一批创始人和员工持有的股份,Google 股票的流通量几乎翻了一番,股价相应下调了 15%。这时,高盛公司发表了研究报告,力挺 Google,并上调了 Google 的股价预期。Google 的股价在报告发表后的几小时内暴涨 10%,并且顺利化解了因内部股解禁而带来的卖压。依靠股价大幅度的上扬,Google 在上市后短短的时间里吸引了大量的英才,迅速推出多种服务,并一跃超过雅虎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公司。像 Google 这样华尔街眼里的明星公司有很多,包括微软公司、苹果公司、设计和制造黑莓手机的 RIM 公司,以及几年前的雅虎公司等。

华尔街会为每个科技公司订出销售额和盈利的预期。如果一个科技公司能够在连续多个季度里超过盈利预期,华尔街就会拼命提升该公司的股价。由于科技公司员工的期权占员工收入的非常大比例,因此一个科技公司的股价能否稳定增长决定了该公司员工的收入和士气高低。在 2000 年互联网络泡沫时代,雅虎的新兴公司之所以能够阻击微软等 IT 巨人的进攻,很大程度上靠华尔街帮它们维持了高股价。

反之,当一个公司不能达到预期时,就可能被华尔街狠狠地打压。因此,大多数科技公司为了在每个季度达到华尔街的预期,不得不制定很多短期目标,这样很可能会影响它们的长期发展。在明眼人看来,很多科技公司的短视行为很不明智,但是它们很多是迫于华尔街的压力不得不如此。有些公司明明已经达不到华尔街的预期,只能靠合法地作假来饮鸩止渴。我们在第一章“帝国的黄昏”中提到,朗讯公司为了达到华尔街的预期,不得不贷款给没有偿还能力的公司来购买它的产品,以提高营业额。虽然在几个季度里它的业绩表面上看比较漂亮,但是一旦这些借贷的公司倒闭,朗讯的货款就永远要不回来了,因此出现了巨额亏损。在 2004 到 2005 年里,雅虎公司为了将财务报表做得漂亮,低价售出它所持有的全部 Google 股份,并记入其利润。但当再也没有 Google 股票可出售时,它的利润便迅速下降,公司也进入衰退,股价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人心涣散,核心员工离职的速度比公司衰退的速度更快。

对于那些价值不大的科技公司,一旦它们未能达到预期,华尔街则会毫不留情的打压到底,以起到杀鸡示猴的作用。美国的一个财经电视频道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一家颇有名气的网上售货公司叫 Overstock,现在一年的营业额大约八亿美元。它于 2003 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在 2005 年的第二季度,它的盈利比华尔街预期的每股少了一两个美分,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小小的一两美分使得 Overstock 几乎遭遇灭顶之灾。一般纳斯达克公司是在收盘后公布业绩,业绩一出来,华尔街马上调低对它的评级。第二天,Overstock 的股票狂泻不止,并在短短的几天里,Overstock 的股票跌掉了一大半。它的 CEO Patrick Bryne 在气愤之余发狠心要调查清楚此事。他经过调查发现,Overstock 公司的股票被恶意卖空,卖空的股票数量是 Overstock 实际股票数量的十几倍。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规定,抵押一定现金“借”股票卖空是允许的,但是卖出的股票一定要在三天内提供给购买该股票的人。既然被卖空的股票是实际股票数量的十几倍,那么肯定有人借不到股票,也就无法按期交割。事实上,华尔街的那些卖空者根本就没打算按时交割,一些人一周后还无法交割,更有甚者到了第二年还无法交割,最终这些交易只能作废。当然华尔街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但是,Overstock 公司的股价因为这种十几倍的卖空而一落千丈,公司也几乎关门。华尔街没有用任何成本,就通过卖空一家科技公司的股票上挣得暴利。在这一事件中,华尔街的评级公司对 Overstock 打压在先,对冲基金恶意抛售在后,配合得天衣无缝。读者不难看出,像 Overstock 这样的中小公司,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被华尔街攥着。可以讲,华尔街是通过 Overstock 杀鸡示猴,对不能达到它们预期的公司予以惩戒。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哪个上市的科技公司敢于牺牲几个季度的盈利来换取长期发展。

为了不断达到华尔街的预期,几乎所有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的大跨国公司都不得不努力寻找新的成长点。这实际上是软件生意做得相当好的微软一定要进入互联网市场的根本原因。在寻找新的成长点时,很多这些大的跨国公司不可避免地盲目扩张,最后因为投资和消耗太大而转盛到衰。这种例子实在太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一个上市的科技公司只要盈利,是否就可以忽视华尔街对自己股票的打压而专注于自己的长期发展呢?事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科技公司还是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要想不受华尔街的影响,唯一的办法就是不上市。这就是 Google 在盈利很久以后迟迟不肯上市的原因。一些很有潜力的上市公司因为某种原因,受到华尔街长期打压,这时,私募基金会出钱将该公司流通的股份全部收回将它变成私有公司,经过包装后从新上市,这时新的公司常常就会从华尔街的弃儿变为宠儿。著名的计算机硬盘公司 Seagate 就经历过此过程。


5. 华尔街与微软、雅虎和 Google 的三国演义

华尔街除了从科技公司上市和炒作科技公司股票上挣钱外,它们另一大赚钱的手段就是公司的并购和拆分。当两个公司合并或者一个收购另一个时,需要把两个公司的股票合并成一种。和上市一样,这件事不能由科技公司自己完成,而需要由投资银行做承包商代理完成。当然,投资公司可以获得可观的佣金,甚至合并后的新公司的期权。拆分也是如此,每拆掉一个公司,就会将其中的一些部门要么上市,要么和其它公司合并。投资银行也会坐收佣金。因此,华尔街希望科技公司之间经常地并购和拆分。在 AT&T、惠普以及后来朗讯的拆分事件中,还有惠普和康柏的并购中,华尔街都赚足了钞票。

当然,华尔街也不是一味鼓励科技公司三天两头地兼并和拆分,它们要根据自己最大的利益来做决定。由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在已经上市多年的科技公司中占很大的股权和投票权,它们有能力决定一次收购和拆分是否进行。我们回顾一下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微软收购雅虎事件,来看一看华尔街在微软、雅虎和 Google 的三角关系中起的微妙的作用。

2008 年 2 月 1 日,微软公司在美国股市开盘前突然宣布以每股 31 美元的价钱收购雅虎公司。在 1 月 31 日,雅虎的股票以每股 19.18 美元收盘,这意味着微软开出了高出雅虎市值 60 %的价钱。微软这一举动一是为了打动雅虎的董事会接受收购的条件,而是为了当雅虎的董事会回绝这个开价后可以打动急于套现的雅虎股东们通过表决而接受这一方案。公平地讲,微软的这个开价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些投资人估计这桩买卖一定能做成,因此在雅虎没有做任何答复的情况下就将其股价抬到了每股 28 美元,一些投机者甚至在每股 27 美元的较高价位大量收购雅虎的股份。

一直力保雅虎独立的创始人杨致远和费罗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创办的、至今全球流量最大的网络公司被收购。但是他们两个人在雅虎的股权和投票权已经占不到 10% 了,因此光靠他们的决心是无法击退微软的恶意收购的,更何况一些投机者已经购到了雅虎百分之十几的股权。后者是必须把雅虎出售才能盈利的。杨致远给微软还了一个很高的报价,每股不低于 41 美元,后来降到了 37。微软没有接受这个还价,这意味着雅虎的股价将回到每股 19 美元左右。这样,以高价收购雅虎股份的投机者 Ichan 等人将蒙受数亿美元的损失,因此他们威胁雅虎的董事会接受微软报价,否则便通过股东大会推翻现董事会。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微软不提高报价,而 Ichan 的阴谋也没有得逞。七月份,这场闹剧收场,雅虎公司士气大跌,微软公司的 MSN 部门也很受伤害,而一直以静制动的 Google 无疑是最大的赢家。难道这是老天特别眷顾 Google?

这里面背后的内幕当然不是这样。读者也许注意到这里面有两个让人疑惑的问题,首先,为什么只占不到雅虎股权不到 10% 杨致远和费罗能击退更大的股东 Ichan 等人的攻击,难道真是因为杨致远在全体雅虎股东中威望崇高,大家以他的马首是瞻?其次,为什么微软不愿意将收购价钱提高到每股 37 美元。从 31 到 37,相当于微软将雅虎的收购价从 430 亿美元提高到 500 亿美元,难道当时拥有两百多亿美元现金,市值达三千亿美元的微软会在乎这“区区” 70 亿美元?要知道微软每年的现金流高达 170 亿美元。另一方面,微软在互联网上已经浪费了超过百亿美元。解开这两个困惑的问题的钥匙只有一把,就是华尔街。

让我们首先看一看 2008 年 1 月 31 日时微软和雅虎两家公司的股票情况。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微软收购雅虎的消息发布后,虽然雅虎的股价上涨了 48% 之多,使得它的市值增加了 127 亿,但是,微软的股价却下跌了 6.6%。由于微软当时的市值是雅虎的十多倍,这相对很小的 6.6% 的下滑,却导致了微软市值缩水 200 亿美元。雅虎和微软的总市值相加,仍然减少了 77 亿美元。如果这笔交易可以按照微软最初的价钱作成,那么雅虎的股价还会相对提升,而微软的还要再缩水一些,估计两家市值总和要减少一百亿美元左右。由于华尔街很多的投资公司和基金都同时拥有这两家公司的股份,每家公司和基金都会算一笔账,在这个潜在的交易中,自己所持股份的价值是增长还是减少。除了那些大量持有雅虎而很少持有微软的基金,雅虎的股东们未必会赞同这个合并。这是算准了这一点,雅虎的董事会才不怕 Ichan 等人试图推翻董事会的企图,坚持回绝微软的开价。对于微软的股东来讲,每股 31 美元的开价已经让他们的股值缩水,他们决对不能同意雅虎提出的每股 37 美元的高价。如果微软的 CEO 鲍尔默真的答应了雅虎的还价,会有不少微软的股东继续抛售其股票,这样对微软的发展未必有利。所以,鲍尔默才坚持不加价。

也许有些读者还是有疑问,为什么微软提出收购雅虎后,自己股价会大跌。难道这不是微软强化它在互联网领域地位的“好棋”吗?微软股价下跌的原因是华尔街不看好微软收购雅虎以后的前景。事实上华尔街对微软在MSN上长期赔钱一直不满。华尔街更希望看到的是微软能集中精力于计算机软件业,保持高利润,而不是不断用从软件上挣的钱去补贴MSN 这个无底洞。单纯从投资的角度讲,华尔街希望微软和 Google 各自分好工,前者专心做好操作系统而后者负责互联网广告业。这样,两家的利润率都会很高,它们这些投资者挣钱自然就多。反之,如果这两个 IT 巨头都入侵对方的领域,它们竞争的结果必定使得双方的利润都受到打压。显然如果这个并购实现,那么新的微软必将和 Google 针锋相对地竞争。考虑到它和雅虎在对 Google 竞争的弱势地位,以及微软整合雅虎的难度,微软必须在合并后大量投入才能进行有意义的竞争,这样微软的利润会下降,这是华尔街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更何况,Google 绝大部分流通的股票都在华尔街大的投资公司和基金中,而不是个人投资者手中,因此华尔街要保证它们在 Google 投资的回报,也不希望微软不计后果地盲目收购。(注释: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雅虎的新董事会担心公司不能挺过这次危机,请走了杨致远,开始积极寻找收购的可能性,这已经是后话了)

每一家科技公司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一些华尔街的庄家。我们在前面讲过,公司的并购要由投资银行帮助进行。而实施并购方案的投资银行,常常就是这些公司的庄家。微软收购雅虎一事是通过摩根斯坦利和雷曼兄弟公司作为中间人来协商,因此它们分别是微软和雅虎的庄家。Google 为了对抗微软,提出和雅虎结盟,运作此事的是高盛和雷曼,因此高盛是 Google 的庄家。作为庄家,就要维护自己长期吹捧的科技公司的利益,因此,在这种并购案中,成与不成,如果能成时和谁并购不和谁并购,有时是背后庄家的角力的结果。显然,微软给雅虎每股 31 美元的开价显然是和摩根斯坦利商量过的,而后者恐怕不能接受雅虎 37 美元的开价,因为这样它自己手上的微软股票会缩水太多。

基于上述复杂的原因,微软收购雅虎一事难以成功。虽然 Ichan 这些投机者对雅虎威胁利诱,其实是色厉内荏,因为在那些投资银行眼里,Ichan 等人不过是大的散户而已。

对于华尔街看好的收购,消息一传出,出资收购的一方股价会猛涨。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竞购 Wachovia 银行一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不论哪家银行收购成功,它都会在今后扩展业务中处于有利地位。当开始花旗胜出的消息传出,它的股价在几天内增长了 20%。可是花旗还没有高兴几天,Wachovia 有改变决定和富国银行合并,结果花旗的股价又跌回了原有的水平,而富国银行的股价一天上升了 10% 以上。这就说明华尔街非常看好这宗收购案今后的前景,毕竟少了一个大银行 Wachovia,银行业今后的竞争会缓和一些,互相的利润都会增加。

科技公司和投资银行的相互依存关系还体现在很多其他地方,这里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

结束语

金融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起着血液的作用。健康的金融环境和秩序可以帮助科技公司的成长。但是由于金融业和巨大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因此贪婪、投机甚至非法的欺骗行为是金融业永远也摆脱不了的阴影。一位银行家曾经说过,虽然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商业跟一个世纪前相比有了本质的不同,但是华尔街和一个世纪前并没有什么两样,今后依然如此,因为这是由人贪婪的本性决定的。

在这样一种前提下,一个科技公司如何能和华尔街合作得很好,让那些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成为自己的吹鼓手而不是杀手,便是一个艺术了。事实上,在美国一个上市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它的首要任务并不是替公司管账,而是和华尔街沟通。他应该能用财务的语言,将他的公司的长远规划向华尔街讲清楚并树立华尔街对他的公司的信心。

从好的一方面理解,华尔街对上市的科技公司的追捧也好打压也好,从客观上帮助了科技行业的优胜劣汰。一个真正管理得好的并且有竞争力的公司,应该能抵御得住多次金融危机或者投机人恶意打压。它既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又要在短期内让投资人有信心,同时能很好地和华尔街沟通。另一方面,一个科技公司又不能刻意迎合华尔街的短期期望,这样它的发展会很被动。这样的公司一旦在一两个季度里未达到预期,则会被华尔街抛弃,反而适得其反。

你可能感兴趣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