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实现降维

0. 前言

上篇博客通过举例说明了降维如何实现,下面将学习PCA这种降维算法。

1. PCA介绍

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分分析,即找出一个最主要的特征,进行分析。
PCA使用方差作为信息量的衡量指标,使用特征值分解来找空间,降维时,它会通过一些数学方法将特征矩阵X分解成三个矩阵: Q ∑ Q − 1 Q\sum Q^{-1} QQ1 Q Q Q Q − 1 Q^{-1} Q1是辅助矩阵, ∑ \sum 是对角矩阵(对角线有值,其余为0),故对角线上就是方差。降维后,PCA寻得的每个新的特征向量就是“主成分”,而那些被删掉的特征向量就是信息量很少的。

关于降维过程的实现,可以看见上篇博客

2. 调用sklearn库实现

对于鸢尾花数据集,其特征矩阵是四维的,是肉眼没法观察的,所以希望通过降维再将其可视化,以查看其数据的分布。

  1. 数据集

此处采用鸢尾花数据集,该数据集有150个样本,每个样本4个特征,有3个类别。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pandas as pd

# 加载鸢尾花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print("数组维度:", X.shape)  # 二维数组
iris_dataFrame = pd.DataFrame(X)  # 四维特征矩阵
print("特征矩阵:\n", iris_dataFrame)

输出结果:

数组维度: (150, 4)
特征矩阵:
        0    1    2    3
0    5.1  3.5  1.4  0.2
1    4.9  3.0  1.4  0.2
2    4.7  3.2  1.3  0.2
3    4.6  3.1  1.5  0.2
4    5.0  3.6  1.4  0.2
..   ...  ...  ...  ...
145  6.7  3.0  5.2  2.3
146  6.3  2.5  5.0  1.9
147  6.5  3.0  5.2  2.0
148  6.2  3.4  5.4  2.3
149  5.9  3.0  5.1  1.8

[150 rows x 4 columns]

根据输出结果可以看出,通过.shape返回2个数字,所以这是一个二维的数组;且对其特征矩阵输出,是一个四维的特征矩阵。

  1. 调用PCA建模

参数
n_components:表示降维之后需要的维度,也就是降维后想保留的特征数目。

pca = PCA(n_components=2)  # n_components设置降维后的特征数
pca.fit(X)  # 拟合
X_new = pca.transform(X)  # 获取新矩阵
print("降维后的矩阵:\n", X_new)
print("降维后的维度:", X_new.shape)

输出结果:

降维后的矩阵:
 [[-2.68412563  0.31939725]
 [ 1.41523588 -0.57491635]
 [ 2.56301338  0.2778626 ]
 [ 2.41874618  0.3047982 ]
 [ 1.94410979  0.1875323 ]
 [ 1.52716661 -0.37531698]
 [ 1.76434572  0.07885885]
 [ 1.90094161  0.11662796]
 [ 1.39018886 -0.28266094]]
降维后的维度: (150, 2)

由于数据太多,所以删除了一部分,根据(150, 2)可以看到,成功将4维特征降至2维了。

数据本身是有3类(3种鸢尾花:0,1,2)的,上面的二维特征x1,x2是三种花的特征,如果需要画它们的分布,也就需要从特征矩阵中将这3类分别取出来。可以通过下面这种方式:

# 表示取出标签为0的第一个特征
X_new[y == 0, 0]
# 表示取出标签为0的第二个特征
X_new[y == 0, 1]
  1. 可视化
# 3. 可视化
plt.figure()  # 获取画布
# 画0这类
plt.scatter(X_new[y == 0, 0], X_new[y == 0, 1], c='red', label=iris.target_names[0])
# 画1这类
plt.scatter(X_new[y == 1, 0], X_new[y == 1, 1], c='blue', label=iris.target_names[1])
# 画2这类
plt.scatter(X_new[y == 2, 0], X_new[y == 2, 1], c='green', label=iris.target_names[2])
plt.legend()  # 显示图例
plt.show()
  1. 可视化结果

PCA实现降维_第1张图片
根据上面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到像分簇分布,且簇间的分布也比较明晰。所以这个数据集用来分类效果一般都会很好。

  1. 降维后的数据分析

前面通过降维实现了可视化鸢尾花数据集的分布,下面对降维后的数据查看其相关属性。
① explained_variance_:降维后的每个特征向量的方差。

print("方差:", pca.explained_variance_)

"""结果"""
# 方差: [4.22824171 0.24267075]

前面我们将4维特征降至2维,所以是2个方差。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特征方差很大,其上带有更多的信息量。

② explained_variance_ratio_:可解释性方差贡献率,也就是降维后的新特征信息量占原始数据信息量的比例。

print("可解释性方差贡献率:", pca.explained_variance_ratio_)

"""结果"""
# 可解释性方差贡献率: [0.92461872 0.05306648]

所以大部分有效信息集中在第一个特征上。

对上面两个比例求和,就可以得到在降维之后信息量占原始数据信息量的比例:

print("降维后信息量占原始比例:", pca.explained_variance_ratio_.sum())

"""结果"""
# 降维后信息量占原始比例: 0.9776852063187949

也就是说降维之后信息损失了不到3%.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学习)